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4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1,4-双(咪唑基-1-甲基)-苯(bix)、2,6-萘二磺酸(nds)和CdCl_2为反应物,采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一种全新的具有三维网状框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Cd(bix)(nds)]_n.用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方法对其晶体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分子具有中心对称性,每个Cd(Ⅱ)离子的配位数为6,处于扭曲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中;相邻的Cd(Ⅱ)离子通过bix配体连成一种一维链;相邻的链通过磺酸根离子的桥连作用形成二维面状结构;相邻的二维面再通过磺酸根的桥连作用进一步形成三维网状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32.
利用sol\|gel法得到SiO2介孔固体, 浸泡热分解后获得Zn不同质量分数的Cd1-xZnxS/SiO2介孔组装体. 吸收光谱表明, 随着x的增加, 吸收边向短波方向移动, 这是由于Zn离子进入CdS取代了Cd离子, 使Cd1-xZnxS能隙增大所致. 由于量子尺寸效应, 荧光光谱中发光峰的宽化现象较明显,  同时发光强度随x增大而增强, 这是由于Zn离子使α相比例减少而有利于发光所致.    相似文献   
33.
Cd单一及Cd、Zn复合污染对玉米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不同浓度Cd单一及Cd Zn(0.50 mmol/L)复合污染对玉米叶绿素、脯氨酸、MDA含量及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d对叶片的影响比根部明显,随着Cd浓度的增加,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增加,有效的活性氧自由基清除系统的平衡被打破,叶片中MDA含量增加;而根部的活性氧自由基清除系统的平衡未被打破,MDA含量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Zn能部分缓解Cd对玉米体内活性氧消除系统的毒害作用,降低MDA含量,但Zn和Cd共同对叶绿素的含量表现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4.
Cd1-xMnxTe富碲溶液的平衡蒸汽压是设计优化生长装置和获得最佳生长条件所不可缺少的.本文用缔合规则溶液(RAS)模型估算了Cd1-xMnxTe富碲溶液的平衡蒸汽压,并且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定性比较.  相似文献   
35.
铅、镉及其复合污染对小麦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离子浓度分别为0、5、10、20、50 mg·L-1的Pb2+、Cd2+处理液及离子浓度为0、5+5、10+10、20+20、50+50 mg·L-1的Pb2+、Cd2+复合处理液分别处理经过珍珠岩栽培后又在1/2 Hoagland培养液进行培养的小麦幼苗,10 d后对其叶片的保护酶SOD、POD和CAT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Pb2+、Cd2+单一及复合污染下,根系活力不断降低,细胞膜透性(CMP)不断升高,对SOD、POD及CAT活性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6.
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载体,对变形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a)C-18进行固定化,制备固定化生物吸附剂,用于去除原水中高浓度的镉离子。分别研究交联剂、固定化时间、粒径对固定化吸附剂性能及其吸附Cd(Ⅱ)能力的影响,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去除镉离子的固定化吸附剂较为适宜的交联剂为3%~4%CaCl2-饱和硼酸,固定化时间为24h,粒径大约为3mm。  相似文献   
37.
山东省鱼台水稻生产基地土壤镉分布现状及来源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鱼台优质稻是山东的著名优质农产品之一。但经济发展导致的污染已使鱼台优质稻生产基地土壤环境质量日趋下降,有害元素呈明显的富集状态,影响到鱼台优质稻米质量安全。研究显示,鱼台生产基地Cd的高浓度值多呈点状分布,其分布现状受成土母质影响有限,土壤中过高的Cd含量主要与人为因素有关。在表层土壤中的Cd含量由西南—东北方向呈现增高趋势。古环境分析认为自西南向东北,可能属于古湖泊的边缘区向湖心变化的方向。湖心较湖边重金属Cd沉积富集的可能性大一些。Cd的来源区域范围内由成土母质控制,受沉积物来源的影响,其次是农业灌溉、大气沉降的影响,还有采矿活动及其他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Cd1-xZnxS 能带第一性原理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计算出 Cd1-xZnxS(0≤x≤1)固溶体催化剂的能带结构,以理想晶体结构和原子取代方式构建了Zn的摩尔分数逐渐变化的计算模型,使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平面波赝势方法的CASTEP 软件进行了计算.从计算所得的能带图上可以得出,Cd1-xZnxS(0≤x≤1)为在G(0,0,0)点的直接带隙半导体,费米能级位于禁带中,距离导带底 0.475 eV 的位置.费米能级和带隙宽度均随 Zn 的摩尔分数增大而增加,其变化规律分别为线性和二次曲线关系.将计算所得的带隙宽度随Zn 的摩尔分数的变化规律与实验规律进行比较,得到了与实验规律符合较好的结果,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 Cd1-xZnxS(0≤x≤1)固溶体的光学本征吸收特点.  相似文献   
39.
自然水体生物膜生长环境与其吸附铅、镉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一水体不同水深以及同一水体不同时间培养的生物膜对铅、镉吸附的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膜上主要化学组分与相应水环境中的化学物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生物膜吸附铅、镉主要是由膜上铁氧化物、锰氧化物控制的,即生物膜的生长环境对生物膜吸附重金属的能力起到了制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新型多孔多胺化交联壳聚糖对镉(Ⅱ)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和制备了一种新型多孔多胺化壳聚糖 (P-CCTS),用FTIR和X射线衍射法表征了产物的结构,研究了P-CCTS对镉(Ⅱ)离子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CCTS对镉(Ⅱ)离子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pH为6左右P-CCTS对镉(Ⅱ)离子的吸附能力最强,溶液中适量NaCl的存在能够显著提高P-CCTS对镉(Ⅱ)离子的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