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2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4篇 |
丛书文集 | 8篇 |
教育与普及 | 7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篇 |
现状及发展 | 4篇 |
综合类 | 15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21.
针对中国运载火箭型谱规划,提出了运载火箭体系定位、火箭划代和规模划分,明确了运载火箭型谱规划的重点是第3代和第3.5代中大型一次性运载火箭,以及第4代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分析了运载火箭技术发展需求和能力发展需求,明确了运载火箭的动力配套、火箭构型、发射成本、运载能力、载荷包络和发射容量等。针对技术需求和发展需求,提出了第3代一次性运载火箭型谱共7型火箭、第3.5代一次性运载火箭型谱共6型火箭、第4代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型谱共2型火箭。同时提出了第2代、第3代、第3.5代和第4代运载火箭型谱之间的演进策略以及更新换代策略,即第2代运载火箭持续使用到2030年前后,第3代运载火箭持续使用到2035年前后,第3.5代和第4代运载火箭持续使用到2045年前后,最终完成对第2代和第3代运载火箭的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22.
徐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0(2):197-201
对美国国家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的开发过程、内容构成和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在对其框架定义发展模式和执行策略推进模式这两大核心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美国国家智能运输系统的体系框架在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和与具体实施的关联性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并从以上几个方面出发,对我国在发展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的完善过程中应注意的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3.
城市道路网三维视景是城市道路交通仿真中的重要部分。以平面中心线模型、平面法线模型为基础,与纵断面模型相结合,运用参数化图形建模方法对城市道路网建立城市道路路段、各类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等模型。基于VC和OpenGL开发了城市道路网三维虚拟视景生成系统,可以构建道路网三维视景并动态演示,通过调用视景库模型可以自动布置道路交通三维虚拟视景。结果表明,运用本系统构建大规模城市道路网三维虚拟视景可以明显缩短周期,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24.
一、煤矿辅助运输系统设计基本原则煤矿辅助运输系统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充分考虑矿井的地质条件、井巷开拓方式等相关因素。但其根本要充分考虑安全性、经济性、技术性等原则,根据工作经验,大致要遵循下列原则。1.通盘考虑,全面规划从设计开始就必须对矿井的辅助运输 相似文献
25.
智能运输系统研究发展动向与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智能运输系统研究发展动向与启示ProgressintheResearchof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sandTheirProspects陆化普(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教授北京100084)史其信(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教授北... 相似文献
26.
基于Petri网的井下煤仓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etri网原理、针对矿井运输系统中柔性部件-煤仓,建立其Petri网模型,并通过随机过程理论计算了煤仓的有效度,从而给出了计算煤仓有效度的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28.
智能运输系统(ITS)的发展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智能运输系统(ITS)概念及目前发展状况,并根据中国近年来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中国智能运输系统(ITS)的进一步发展和与国际接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9.
30.
该文就露天矿山胶带运输系统在设计、削造、实验,使用中的可靠性分析,提出提高胶带运输系统可靠性的途径,完善其在露天矿输送作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