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5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1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曲姿璇  扎西 《西藏大学学报》2022,(3):142-148+161
西藏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着倡导践行革命理想信念、建立民族平等、促进团结进步、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改善民生福祉的价值追求。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伟力、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与中国各民族“和合”文化一脉传承,又赋予中国共产党赓续革命精神的优秀品质。其不仅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凝心聚力,也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方向指引,并在实践中体现出政治为上、发展为要、教育为基、认同为魂、法治为本的经验启迪,为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72.
当代西藏文学中地域文化的嬗变过程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的发展史,也是西藏这一地域本身在现代社会中的变迁史。研究西藏文学中地域文化的变迁对探究当代以来地区文化发展进程和社会经济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追溯当代西藏文学中地域文化的嬗变历程可以发现,西藏文化中体现的地域特征对于作家创作的影响具有基础作用,而文化源流和宗教信仰则引起作家对于民族文化与人类文明、人性与生命的深度思考,从而影响作家对人的精神追求的地域性文学表达。  相似文献   
973.
近年来,国际舆论屡屡误读、歪曲中国形象,尤其是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西藏一直是西方歪曲和刻意建构的对象。这极不利于我国边疆稳定和国际形象。目前,国内外学界出于不同背景和目的,对“西方人眼中西藏形象”的主题有所批判,相关研究成果仍在不断产出,并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与局限性。通过对相关研究的考察可以认为,国内学者面对相关研究时,应减少对“东方主义”理论的依赖,避免陷入西方的逻辑陷阱;使用多样化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力求形成中国的话语体系,以此与西方有效对话、加强舆论导向,从而打破西方的话语霸权。  相似文献   
974.
建立了高山深谷地区基于物理机制的流域分布式模型,模型描述了坡面流和壤中流沿坡向的变化,从而可以反映出高山深谷地形上的长坡面和陡坡面水文信息沿坡向或垂向变化.模型初步应用于拉萨河流域,对1999和2000年汛期的产汇流过程进行了并行计算,模拟效果良好,初步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75.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新阶段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当代中国建构和谐社会的整体战略和宏观结构之中,西藏由于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长期面临的反分裂斗争形势,其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实践不仅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而且必然会有其特殊的内涵和特定的要求。文章基于上述分析,立足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阐述了构建和谐西藏面临的特殊矛盾和问题,并提出了构建和谐西藏的突破口和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976.
西藏巴嘎雪湿地春季藻类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5~7月,在西藏达孜县巴嘎雪湿地选择了7个采样站点,分两批采集水样28个,用活体观察和固定染色方法结合鉴定藻类的物种,用直接计数法统计藻类的数量,研究了巴嘎雪湿地藻类群落特征。共鉴定到藻类263种(包括12个未定名物种),隶属于7门9纲19目36科79属。其中双壳缝目(Biraphidinales)有66种,占25.10%,为优势类群;四胞藻目(Tetrasporales)有40种,占15.21%;无壳缝目(Araphidiales)有28种,占10.65%,为次优势类群;根金藻目(Rhizochrysidales)、双星藻目(Zygnematales)为罕见类群;其余各目为常见势类群。优势种类主要有小型黄丝藻(Tribonema minus)、湖沼圆筛藻(Coscinodiscus lacusteris)、窗格平板藻(Tabellaria fenestrata)、双头针杆藻(Syned amphicephala)、尖针杆藻(Synedra acus)、新月桥弯藻(Cymbella.cymbiformis)、小桥弯藻(Cymbella laevis)、尖异极藻(G..acuminatum var.coronata)、缢缩异极藻(Gomphonema constrictum)、纤细异极藻(Gomphonema gracile)、棒形鼓藻(Gonatozygon monotaenium)。结果表明:巴嘎雪湿地的藻类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湿地环境健康状况良好。对藻类群落特征参数与水环境主要理化因子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H与EC(p〈0.01)、TDS(p〈0.01)、Sal(p〈0.01)呈极显著的负相关;EC与TDS(p〈0.01)、Sal(p〈0.01)呈极显著的正相关;TDS与Sal(p〈0.01)、种类数与丰富度指数(p〈0.01)、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p〈0.01)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丰富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P〈O.05)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977.
2008年8月在西藏境内进行鱼类资源调查时,采到澜沧江西藏芒康县江段的彭氏爬鳅(Balitora pengiHuang),这是西藏境内首次记录的平鳍鳅科(Homalopteridae)鱼类。采集到的两尾彭氏爬鳅标本特征如下:体稍长,前部较平扁,后部渐显侧扁。口下位,中等大,呈弧形。吻端圆钝,边缘较薄。唇较薄。口前具吻沟和吻褶。吻褶发达,吻褶分3叶,中叶较大,叶间有吻须2对,外侧1对较长,口角须1对,唇具有明显乳突。眼小,侧上位。侧线完全,自体侧中部平直的延伸到尾鳍基部。背鳍短,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部为近,腹鳍起点显著在背鳍起点之前。臀鳍末端压倒后缘不及尾鳍基部。偶鳍宽大平展,末端圆钝,鳍基部具肉质鳍柄。腹鳍左右分开,不连成吸盘。尾鳍叉形,下叶较长,其长度约等于头长。标本保存于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平鳍鳅科鱼类已知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云南等省区,彭氏爬鳅主要分布于澜沧江水系支流流沙河南,此次在西藏境内采到彭氏爬鳅,使西藏自治区成为平鳍鳅科鱼类新的省级分布区,并增加了彭氏爬鳅在西藏境内澜沧江上游的分布记录。  相似文献   
978.
本文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当今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出发,着重论述了西藏自治区如何在这个大战略中抓住机遇,从本地区实际出发,进行西藏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提出西藏应在重点解决教育和基础设施这两个约束西藏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的同时,将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此外,生态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同步进行,否则将严重影响西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全国的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979.
本认为西藏传统养生体育不仅理论独特,而且具有竞技运动和生命的整体优化观的特点,西藏传统养生体育在思想、精神、意识以及维护人体健康、增强人体体质等方面有着显的健身意义。  相似文献   
980.
西藏东南部第四纪冰川形成的环境条件和现场调查获得的有关冰川活动的证据,分析了西藏巴河冲久地带垄状堆积物系冰川终碛堤堆积,巴松湖为冰碛物堵塞的湖泊,为西藏冲久-雪卡水电站的工程地质评价提供了地质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