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4 毫秒
41.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在四川拉拉地区天生坝铁矿露天采场发现铜矿化。铜矿化主要表现为黄铜矿-黄铁矿细脉沿围岩裂隙分布和黄铜矿-黄铁矿星点状分布于角砾之间,脉状矿石铜品位0.05%~0.44%,平均0.28%;角砾状矿石铜品位1.54%~1.60%,平均1.57%。黄铜矿交代磁铁矿和黄铁矿,黄铁矿呈交代残余包裹于黄铜矿中。矿石具有较低的初始~(143)Nd/~(144)Nd比值(0.510 626~0.510 811)、负ε_(Nd)(t)值(-2.89~-6.51)和均一的硫同位素(δ~(34)S_(CDT)∶1.4‰~2.0‰)。总之,天生坝铜矿化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均与落凼铜矿特征一致,具有典型的铁氧化铜金矿床特征。天生坝铁矿铜矿化的发现,表明拉拉地区F1断层以南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天生坝铁矿深部的河口群变质火山岩值得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42.
赞比亚东部省奇帕塔地区扎里拉铁铜矿带产在超基性岩体与中酸性岩体的接触带,通过对地质背景、矿化特征分析,认为其成因属与超基性岩地有关的铜矿床,有一定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43.
CO2 mineralization and utilization is a new area for reducing the CO2 emissions. By reacting with natural mineral or industrial waste, CO2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valuable solid carbonate (such as calcium carbonate or magnesium carbonate) with recovery of some products simultaneously. In this paper, a novel method was proposed to mineralize CO2 by means of magnesium chloride with small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is method, magnesium chloride was firstly transformed into magnesium hydroxide by electrolysis. The formed magnesium hydroxide showed high reactivity to mineralize CO2. In our study, even at low concentration, CO2 can be effectively mineralized by this method,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directly mineralize flue gas CO2, avoiding the expensive process of CO2 capture and purification. Moreover, valuable products such as hydromagnesite and nesquehonite can be recovered by this method. Because of the wide distribution of magnesium chloride in nature, largescale CO2 mineralization is potential by means of magnesium chloride.  相似文献   
44.
通过几年的野外勘查工作,大水沟矿区在找矿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矿区内圈定了2处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通过异常查证,目前发现了3条矿化蚀变带,圈出金矿体5条、铜矿体1条、钼矿化体1条、铅锌银矿化脉1条。其中金矿体主要赋存于蚀变的碎裂岩中,对发现的矿体沿走向进行了槽探揭露、钻探深部验证控制,矿体沿走向、倾向具一定延伸,深部品位变富,与邻近五龙沟金矿田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说明该矿区具有较大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45.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是吉林省东部一个大型的浅成热液型金铜矿床,矿床主要受NW向的帚状断裂构造系统控制。在研究小西南岔矿区地质及北山矿段矿体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其矿化富集规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总结,指出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赋存于五道沟群、花岗岩与闪长岩接触带、闪长岩体内密集裂隙带及闪长玢岩脉上下盘,矿体及围岩变形强烈的部位、金和铜矿化及其近矿围岩蚀变叠加部位品位相对较高,以期对该区外围及深部进一步找矿勘探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以江西九岭南缘古阳寨地区铍矿化伟晶岩为研究对象,选取规模较大的藏龙洞铍矿化伟晶岩脉,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LA-ICP-MS测定独居石U-Pb年龄测定,初步了解了九岭南缘古阳寨地区花岗伟晶岩地质特征。结果表明,九岭南缘古阳寨地区铍矿化伟晶岩成岩成矿年龄为(138.57±0.78) Ma,归属于早白垩世。铍矿化伟晶岩侵入于九岭南缘古阳寨中细粒含斑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内部,形成时代略晚于燕山期古阳寨岩体,显示两者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推测古阳寨地区铍矿化伟晶岩为古阳寨岩体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结晶分异而成。建议针对古阳寨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内部和外接触带0~5 km范围内,加强调查力度,以期实现该区域内伟晶岩型铍矿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47.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铀矿化及异常的详细解剖、总结及测试数据的综合分析,系统研究了该区铀矿化类型,探讨了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与铀成矿的关系。将区内铀矿化划分为白音高老型(火山岩型)和花岗斑岩型(次火山斑岩型)两种类型;中晚侏罗世的火山岩浆活动为本区成矿作用提供了部分铀源和热源,早白垩世是铀矿化形成的主要时期,早期的火山事件与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事件应是同一期构造-岩浆热事件的产物。小尖山地区的主要含矿层为白音高老组的凝灰岩、熔结凝灰岩、角砾熔岩及鱼脊山岩体晚期的花岗斑岩;花岗斑岩型铀矿化受断裂-火山构造及潜火山岩控制,主要产于石英二长斑岩与花岗斑岩内外接触带。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铀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48.
三—丹金锑汞矿化带是贵州一特殊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矿化带,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室内研究,综合分析其成矿条件,得出了金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密切相关;金矿化产于次级南北向构造透镜体中和近东西向的剪切带中,成矿作用受剪切带空间控制;区内有矿源层,成矿构造,是较好的成矿远景区,并指出了该区的找矿方向和提出了矿石的辨别标志。  相似文献   
49.
采用温和的水热法、三种不同的矿化剂成功合成了稀土铕(Eu)掺杂的氧化锌(ZnO)样品,并利用XRD、SEM、TEM和XPS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稀土Eu离子以+3价成功地掺入到ZnO晶格中.并且采用不同矿化剂可以得到了不同形貌的ZnO材料,三种矿化剂生长的ZnO的形貌分别为纳米棒、纳米针和纳米片.  相似文献   
50.
江西省兴源冲铜矿区资源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省兴源冲地区地处于九岭南缘多层次大型构造叠置成矿地质环境的西段,北东东向慈化—宜丰板缘深断裂带及大型推(滑)覆构造西段往南急速弧型大转折与湘赣边界北北东向走滑推覆冲断带复合部位,为形成多次成矿叠加、多类型聚合铜多金属矿床有利的异常构造、岩浆岩、矿源层及赋矿层、矿化异常等多种控矿因素耦合区,为区域1:20万和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的Cu,Pb,Zn高异常区。1:2.5,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已圈定出Cu,Pb,Zn,Au,Ag元素异常多处,综合异常4处,1:1万激电异常明显,具有明显的地、物、化、遥找矿信息。少量探槽、钻孔控制求得333+3341资源量已具小型规模,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及物、化异常综合分析本区深部铜矿资源潜力较大,有望达到中型以上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