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2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99篇
教育与普及   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69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31.
132.
突水是煤矿生产安全的主要灾害之一。在煤矿生产实践过程中,提出一套合理的坊治水措施,以减少矿井正常涌水量,降低生产成本,合理回收煤炭资源,预防和消除矿井水对煤矿建设和生产的影响,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3.
我国煤矿企业多达8 000多家,可谓数量众多.如何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尤其是高瓦斯矿井,为了保证其斯抽采系统的正常运行,设备选型非常关键,因为它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先介绍了什么样的矿井属于高瓦斯矿井,并以开采3号煤层为例,对高瓦斯矿井瓦斯抽采泵站中设备选型的应用实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简要介绍了高瓦斯矿井瓦斯抽采系统,并对瓦斯泵流量、瓦斯泵压力和抽放泵选型进行了详细介绍.这些内容对于其他矿井瓦斯抽采泵站中设备选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4.
浅谈矿井突水原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祥琨  郭盛彬  宋旭 《科技资讯》2009,(17):134-134
矿井突水现象在我国煤矿生产部门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在华北、东北、华南尤为严重。因此我们不断分析研究各种突水现象的原因、机理,总结矿井突水规律,进行突水预测,这对下一步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5.
张成新  刘建新 《科技信息》2011,(1):I0315-I0315,I0363
本文针对矿井井架基础的难点,重点阐述采用计算机AutoCAD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6.
比较了目前矿井中常用的瓦斯传感器的优缺点.介绍与剖析了UL264气体传感器的性能,并对其作为矿井瓦斯传感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7.
周占宇 《科技资讯》2013,(3):160-160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种矿山资源丰富,煤炭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三,有关煤炭开采的煤矿建设在我国较为普遍。由于煤矿大多是对地下几百米甚至近千米的开采,实际矿山建设开采中存在较大的风险。随着煤矿的建设,有关井下一系列的安全保障救生系统正在完善。而煤矿的矿井通风系统是井下作业的生命保障,如何做好煤矿矿井通风管理已经成为事关煤矿井下安全生产的必要保障。本文通过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特点和当前国内在矿井通风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浅显的探讨通风管理在煤矿矿井的重要性和保障通风系统正常运行所应当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8.
袁春晓  于军 《科技资讯》2010,(22):49-49
医院的改建扩建工程,受到原有建筑结构等方面的限制,在扩建过程中总是存在一些难题,黄骅市人民医院在改扩建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找到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9.
以松藻矿区打通一矿为例,对松藻矿区区域构造与打通一矿矿井构造的关系以及井田构造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找出了断裂构造的分布规律,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0.
关于矿井生产集中化指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出现有“集中化”指标的利弊,认为以G=A/L.P作为评价指标,按地质条件不同分类的比较,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