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21篇 |
免费 | 179篇 |
国内免费 | 362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96篇 |
丛书文集 | 323篇 |
教育与普及 | 17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45篇 |
现状及发展 | 58篇 |
研究方法 | 1篇 |
综合类 | 68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131篇 |
2022年 | 124篇 |
2021年 | 157篇 |
2020年 | 118篇 |
2019年 | 108篇 |
2018年 | 65篇 |
2017年 | 89篇 |
2016年 | 126篇 |
2015年 | 185篇 |
2014年 | 293篇 |
2013年 | 274篇 |
2012年 | 299篇 |
2011年 | 361篇 |
2010年 | 357篇 |
2009年 | 425篇 |
2008年 | 493篇 |
2007年 | 433篇 |
2006年 | 374篇 |
2005年 | 330篇 |
2004年 | 320篇 |
2003年 | 279篇 |
2002年 | 292篇 |
2001年 | 293篇 |
2000年 | 232篇 |
1999年 | 228篇 |
1998年 | 196篇 |
1997年 | 186篇 |
1996年 | 152篇 |
1995年 | 136篇 |
1994年 | 124篇 |
1993年 | 99篇 |
1992年 | 100篇 |
1991年 | 94篇 |
1990年 | 78篇 |
1989年 | 73篇 |
1988年 | 61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91.
【目的】对青钱柳产黄酮内生真菌进行鉴定,探究提取黄酮类物质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组织分离对青钱柳枝、叶、根、皮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用不同培养基进行培养,观察其形态特征进行初步分类;通过显色反应、薄层层析(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内生真菌的发酵产物进行分析,筛选产黄酮类物质的内生真菌,并测定总黄酮产量。根据菌株的形态学特征,结合真菌rDNA的居间序列(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的系统进化分析鉴定。【结果】分离得到67株内生真菌,通过菌落形态和显微形态观察,隶属于3纲、4目、6科、10属;最终确定4株产黄酮物质的内生真菌:PZ06、CY12、CP06、PP03,其中黄酮产量最多的是菌株PZ06,产量为3.61 mg/L。分子鉴定结合4种菌株的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PZ06、CP06、PP03均属于链格孢属(Alternaria),CY12属于正青霉属(Eupenicillium)。【结论】青钱柳产黄酮的优势菌群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该研究对植物内生菌的开发利用有着重要参考意义,产黄酮类物质的内生真菌的发现为活性物质的提取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2.
斯仁道尔吉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9(1)
基于一般椭圆方程解的分类和比较系数法,推广了变量分离方程法,使得变量分离方程法成为求解非线性演化方程的最简单的直接代数方法。作为方法的应用,验证了mBBM方程和KdV-mKdV方程的精确行波解。 相似文献
993.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在多孔聚乙烯瓶上沉积聚丙烯腈(PAN)纤维膜,制备了具有高效油水分离性能的分离膜装置。利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ITR)和接触角测试对PAN纤维膜的形貌、表面官能团、亲疏水性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吸油实验、油水分离实验评价了分离膜装置对不同油类的吸收性能及不同油水混合物的分离能力。结果表明分离膜装置表面的PAN纤维膜具有大量孔结构和表面亲油疏水特性,其赋予该分离膜装置优异的油水分离性能,对多种油水混合物实现近100%分离,且循环分离稳定性好。分离膜装置内部的多孔聚乙烯瓶为分离膜装置表面PAN纤维提供了有效力学支撑,同时可作为收集器存储经膜分离的油或水。分离完成后可利用适宜的除油剂清洗、再生,再生后的分离膜装置结构完整,仍能保持很高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994.
叶松涛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12,(2):2-3
现有的废烟支烟丝回收设备存在着烟丝造碎率高、烟丝中纸片含量高、烟丝回收率低、需人工分拣整盘等问题,为此设计了FY36废烟支处理机柔性螺旋物料分离系统。该系统是一种利用旋转的柔性螺旋面完成物料输送与分离的装置,物料进入工作腔后,由因橡胶打棒旋转而形成的柔性螺旋面对物料轴向输送,在输送过程中橡胶打棒对物料柔性拍打,在导流风扇的作用下实现物料的输送与分离。实践表明,经饱和水蒸汽处理过的废烟支,落入工作腔内,在导流风扇和橡胶打棒的作用下,实现了烟丝与纸筒的分离。与NTMS400型废烟支处理机相比,烟丝造碎率由不低于15%降低到8%以下,丝中纸片含量由80片/Kg降低到20±5片/kg,烟丝回收率提高了30%,且回收烟丝的质量基本不破坏。能够满足卷烟企业处理回收各种废烟支的需求。 相似文献
995.
为了使本征值问题的求解更加完善,利用Iserles在2008年提出的修正傅里叶级数的三角基函数,使数学物理方法中的分离变量法成为一个全新的求解方法.利用这一方法对一类定解问题进行求解,最终得到了该问题的修正傅里叶级数解,验证了所提出的新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6.
水力旋流器利用密度差实现两相分离,具有结构简单、分离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原油预脱水处理等油水分离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鉴于此,通过分析和收集水力旋流器相关文献,对油水分离领域水力旋流分离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包括水力旋流分离器的发展历程、基本结构、内部流场和工作原理等相关方面;同时,对油水分离领域不同类型的水力旋流分离器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在水力旋流器的结构参数优化以及内部液体流动规律等方面,单一结构的参数优化或单一、静态的系统分析不能系统全面地反映实际复杂工况。 因此,将计算机仿真模拟和相关先进检测技术相结合,用于旋流器的参数优化、内部液体流动规律分析以及构建预测模型等方面,对于旋流器的结构设计优化、分离效率提升等方面意义重大;另外,目前的研究多着重于旋流器的结构和流体特性等方面,对于旋流器内部的磨损、疲劳损伤等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最后,对水力旋流分离器在油水分离方面研究的不足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997.
探究了水力碎浆过程中材料质量分数、搅拌时间、搅拌速率和温度等因素对纸纤维分离率的影响,并在碎浆体系中引入了表面活性剂、无机盐和无机碱3类活性介质.结果表明,添加活性介质后,纸纤维分离率提高了7.31%~38.80%,长纤维比例提高了11%.其中,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使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解决颗粒分离的解释机制众多、尚未完全统一的问题,进一步揭示剪切分离更深刻的机制,采用开源软件LIGGGHTS构建三维离散元剪切模型,分析大颗粒周围的空间排列结构,探讨摩擦力、壁面、尺寸差异、惯性等因素对空间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颗粒能够向上爬升是在2种机制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小颗粒群在竖直方向存在速度梯度,层与层的动量传递发生损耗;大颗粒的尺寸效应体现在对前上方小颗粒动量传递模式的改变,由此产生空隙;大颗粒前期靠挤压上升,空隙的产生是大颗粒上升的充分条件;大颗粒后期在后传递颗粒的旋转传动下,沿着小颗粒表面上升。 相似文献
999.
为提高噬菌体的分离效率和保留分离噬菌体的生物多样性,试验以大肠杆菌为指示菌和噬菌体P1为模型,顶层培养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采用2×2(Ca2+×琼脂)试验设计,研究顶层培养基不同水平的Ca2+和琼脂对菌斑生成量和形态特征的影响。顶层培养基Ca2+的添加量分别为0、2m M,琼脂的添加量分别为0.35%、7.0%。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Ca2+对菌斑生成量影响显著提高(P<0.01),而菌斑目测直径最大;培养基中琼脂浓度对菌斑生成量影响显著(P<0.01),琼脂浓度对菌斑生成量呈负效应,与生成量相同,菌斑目测直径也呈负效应;Ca2+和琼脂的协同作用对菌斑生成量影响显著(P<0.01),也对菌斑目测直径具有影响。说明Ca2+、琼脂及其协同对噬菌体P1的成斑状态具有显著的影响,可为今后噬菌体分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当前砷碱渣处理过程砷碱分离效果差、分离的砷酸钠或钙砷渣安全处置难等问题,提出“水浸-水热沉砷-碳热还原”回收金属砷新工艺。以湖南某冶炼厂砷碱渣为对象,开展砷碱渣水浸砷锑分离、氧化钙水热沉砷砷碱分离、沉砷渣碳热还原回收金属砷等环节的工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浸出时间30 min、液固比3:1、浸出温度45℃、搅拌速度600 r/min的水浸条件下,砷、锑浸出率分别为95.3%和1.6%。在初始pH=11、水热温度180℃、反应时间6 h、Ca/As物质的量比为24:1的水热沉砷条件下,沉砷率达95.3%,沉砷渣主要为碳酸钙、氢氧化钙和砷酸钙。在碳粉添加量10%、温度1 000℃、还原时间3 h条件下,砷挥发率为93.1%,挥发产物砷质量分数达92.0%。砷碱渣“水浸-水热沉砷-碳热还原”新工艺,具有可实现砷锑碱梯级分离、砷以无毒的单质砷回收、沉砷剂氧化钙可循环使用、全流程未引入难处理的阴阳离子等优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