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本文从设计、招标、施工和监理等方面论述了建设单位对河道疏浚工程的质量控制情况,建设单位通过采取这些科学而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来达到控制整个工程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2.
利用岸边设立的验潮站得出的潮汐信息,运用天文潮加余水位订正的方法推算满足精度要求的在建莱州港5万吨航道内任意点的瞬时潮高,以此来指导疏浚施工作业和应用于航道的水深测量。  相似文献   
83.
受污染河道疏浚泥浆离心脱水上清液净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污染河道吸入式水力疏浚泥浆经离心脱水可减量为易于运输与消纳的泥饼 ,但离心上清液含有以颗粒物为主的高质量分数的污染物 .为提供对上清液的有效净化工艺 ,通过实验研究 ,探索了最适混凝参数、旋流接触澄清过程的操作参数以及澄清—砂滤—超滤组合工艺的澄清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 :依次加入聚合氯化铝(PAC) 10 0mg·L-1,聚丙烯酰胺 (PAM ) 30mg·L-1,双调理混凝能有效澄清颗粒物 ;双调理混凝旋流接触澄清在水力停留时间 2 5min时能有效去除离心上清液中的颗粒物 ;旋流澄清尾水经砂滤可达污水排放二级标准 ,再经超滤可达作生活杂用水的回用水质要求 .  相似文献   
84.
板桩码头浚深改造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实际板桩码头工程,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浚深改造方案进行了比选研究.研究发现,原码头浚深后,板桩的弯矩和桩顶沉降增大;在3个改造方案中,在板桩底进行土体加固的方案1中板桩弯矩过大,在板桩墙的后侧设置一排遮帘桩的方案2的板桩顶沉降过大,方案1和方案2相结合的方案3能满足各方面的要求,整体稳定性较高,特别是将面板上的荷载增加1倍后,板桩弯矩、桩顶沉降、桩顶水平位移等仍较小.结果表明,板桩底加固和板桩陆侧设置遮帘桩相结合的方案是该板桩码头较好的浚深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85.
近来疏浚工程不断发生变化,规模扩大,致使疏浚设备也不断发展和创新,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疏浚机具需求.  相似文献   
86.
通过自行研制的模型试验装置,进行了16组不同控制条件下的透气真空排水室内模型试验,得出了采用透气真空排水法各试验的淤泥试样表面水层厚度.在相同试验容器内进行相同初始含水率疏浚淤泥的自然静置沉降试验,对比了自然静置沉降试验与透气真空排水试验的表面水排出率.结果表明:透气真空排水试验的表面水层厚度大于自然静置沉降试验中的表面水层厚度;透气真空排水法能够促进淤泥向上表面排出水分.通过排水面和淤泥颗粒受力分析,从颗粒絮凝的"絮凝-断裂"沉降过程以及下部支撑淤泥层的"抽空"效应解释了透气真空排水法促进表面水排出的机理.  相似文献   
87.
吴向明  郝思东 《科技信息》2010,(31):I0291-I0293,I0249
本文介绍了真空预压工艺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分析比较了一次真空预压和两次真空预压的特点,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讨论了真空预压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相似文献   
88.
夏杨玲 《科技资讯》2010,(25):51-51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航道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多波束测量系统在广州某航道测量的应用为研究北京,分析了多波束测量系统的特点,结合广州某航道疏浚验收项目,介绍了多波束系统的工作流程,分析了该系统在航道疏浚验收中的各种优势,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9.
绞吸挖泥船疏浚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疏浚系统仿真是目前疏浚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工艺辅助决策和疏浚科学研究的先进手段。主要针对绞吸挖泥船设备组成、作业环境和施工特点,提出了绞吸挖泥船疏浚系统仿真的基本构思,分析了实现该系统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技术及难点。研制的多通道环形柱幕绞吸挖泥船施工模拟系统已投入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0.
疏浚工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疏浚泥浆,其浓度低、颗粒细小、长期悬浮难以沉降,占用大量土地。利用聚丙烯酰胺(PAM)为混凝剂加速泥浆泥水分离,通过沉降界面高度、沉降速率及沉降后上覆水的浊度,确定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利用激光粒度仪和显微镜对絮体粒径及絮体形态进行分析,探究疏浚泥浆的混凝沉降特性及混凝机制,并提出混凝沉降模式。结果表明,在PAM作用下,疏浚泥浆在高混合强度、短时间内即形成较大、较密实的絮体,5 min内基本处于沉降稳定状态;PAM最佳投加量与泥浆含固量有关,为0.8wt%,此时沉降高度最高、沉降速度最快、上覆水浊度最低、絮体粒径基本保持不变、絮体分形维数为最大值。疏浚泥浆的混凝沉降过程经历快速沉降、缓慢沉降、稳定三个阶段,即絮团的沉降、压缩、自重固结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