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21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8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对宝钢一转炉炼钢厂铁水预处理脱硫工序进行了综合研究,编制了《宝钢炼钢厂铁水脱硫模式预定系统》离线运行软件,本软件设计为全开放系统(Open System),脱硫模式的预定过程以脱硫综合成本为目标函数,采用令牌管理(Toeken Mana-gent)规则,该软件的实验室模拟运行和现场离线运行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低碳含铝钢20Mn2精炼过程的取样分析,得出精炼渣的熔化温度偏高,渣中存在大量固相CaO,并导致钢中含有CaO类夹杂物,精炼渣吸附夹杂物能力差. 利用FactSage热力学计算,从渣的低熔点区域控制和渣-钢反应这两个方面对渣系进行研究与优化. 结果表明,CaO/Al2 O3 质量比在1. 5左右添加质量分数为3% CaF2 可以有效降低渣的熔化温度,渣的熔化温度随着CaF2 含量的升高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MgO的质量分数控制5%左右低熔点区域面积达到最大. 在SiO2 质量分数大于30%区域,钢中氧含量大体上随着CaO/Al2 O3 质量比的增加而降低,在SiO2 的质量分数低于30%区域随着CaO含量的升高而降低,钢中酸溶铝含量在SiO2 含量高的区域随着Al2 O3/SiO2 质量比的增加而升高,在SiO2 含量低的区域随着CaO/SiO2 质量比的增加而增加. 根据热力学分析结果得出合理的渣系范围:CaO 50% ~60%, Al2 O3 20% ~35%, SiO2 5% ~10%, MgO 5% ~8%, CaF2 0~5%. 优化渣系的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渣系熔化温度降低,钢中夹杂物数量、面积和平均尺寸均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3.
采用共存理论、动力学分析和实验验证的方法,研究转炉冶炼超低碳钢吹炼末期炉渣成分对终点[ C]含量的影响规律,建立1853~1973 K时终点[ C]与炉渣成分和温度的回归模型. 结果表明:FeO活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主要受炉渣成分的影响;脱碳动力学条件主要受炉渣成分和温度的影响. 炉渣碱度增加,终点[ C]含量升高;渣中FeO含量增加,终点[ C]含量迅速降低,渣中FeO质量分数应控制在12. 0% ~18. 0%之间;渣中MgO质量分数在7. 0% ~13. 0%范围内逐渐增加,钢液中[ C]质量分数增加值不足0. 01%;随着温度的增加,钢液中[ C]含量降低. 回归模型对冶炼超低碳钢的转炉终点[ C]含量的预判平均误差率为± 15. 25%,[ C]含量误差在± 0. 01%以内的炉次占69. 19%.  相似文献   
104.
结合生产中的炉料配比、冶炼工艺参数技术、炉渣铁料的消耗等方面的诸多因素,总结出了现代冶金企业中炼钢工艺优化的一些新理念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5.
在直流电弧炉炼钢过程控制系统中,由于它的复杂机理,高度非线性加大了建模的难度,为提供适用于直流电弧炉炼钢过程优化控制的模型,提出了一种引入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并蒋其用于某厂直流电弧炉钢过程模型的建立,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给出了基于现场实测数据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06.
对鞍钢采用氧气顶吹转炉(BOF)冶炼、非调质工艺开发的N80级油井管用钢进行了系统的工艺设计、实验室研究、工业实验及工业生产研究.提出了V、N微合金化取代常规淬火和回火工艺,设计了非调质N80的化学成分,确定了符合鞍钢氧气转炉大规模生产非调质N80的冶炼工艺以及各工序的工艺控制要点,特别是确定了实际工况下氧气转炉终点碳、氧、温度的回归公式以及VD底吹增氮动力学模型等关键工艺要点.连续生产的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非调质N80冶炼工艺稳定可行,化学成分、冶炼工艺设计合理,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均满足API Spec 5CT及油井管生产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07.
本文简述了攀钢钢渣的基本特性、攀钢钢渣利用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目前国内外钢铁企业钢渣综合利用技术的动态、经验,并结合攀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攀钢钢渣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8.
1、开炉前应通知中频机组操作人员起动机组,同时应检查炉体、冷却水系统、中频电源开关、倾炉机械和吊包运行轨道等是否正常。地沟盖板是否缺损、盖好。  相似文献   
109.
分析了转炉冶炼过程中的质量平衡与热平衡,建立了转炉静态机理模型,利用此模型预侧各典型钢种在各种冶炼条件下合适的原料加入量,并对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节能降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0.
全连铸生产调度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具有离散事件系统特征的全连铸车间生产调度系统,通过建立其仿真模型进行试验,实现了借助计算机仿真全连铸生产过程,编制了相应调度程序软件,给出多种优化调度方案图,可供实际生产调度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