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065篇 |
免费 | 731篇 |
国内免费 | 741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440篇 |
丛书文集 | 413篇 |
教育与普及 | 357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08篇 |
现状及发展 | 86篇 |
综合类 | 111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4篇 |
2023年 | 207篇 |
2022年 | 231篇 |
2021年 | 314篇 |
2020年 | 294篇 |
2019年 | 239篇 |
2018年 | 126篇 |
2017年 | 182篇 |
2016年 | 225篇 |
2015年 | 350篇 |
2014年 | 617篇 |
2013年 | 626篇 |
2012年 | 653篇 |
2011年 | 747篇 |
2010年 | 831篇 |
2009年 | 888篇 |
2008年 | 892篇 |
2007年 | 802篇 |
2006年 | 653篇 |
2005年 | 654篇 |
2004年 | 558篇 |
2003年 | 503篇 |
2002年 | 455篇 |
2001年 | 435篇 |
2000年 | 368篇 |
1999年 | 297篇 |
1998年 | 210篇 |
1997年 | 220篇 |
1996年 | 172篇 |
1995年 | 131篇 |
1994年 | 104篇 |
1993年 | 83篇 |
1992年 | 82篇 |
1991年 | 84篇 |
1990年 | 59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设计了一个新混沌系统实现反控制的非线性控制器,根据Lyapunov稳定性定理,证明了同步误差系统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利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结果显示,所设计的非线性控制器能有效地实现混沌同步. 相似文献
122.
SDH网是同步工作的网,其采用同步复用方式和灵活的复用映射结构,使得上/下业务非常简便,但由于指针调整产生的相位跃变,容易导致信号的抖动以及漂移。假如网络的定时信号抽取不正确,则会引起一系列的传输通道误码问题。 相似文献
123.
针对实际应用中常遇到的脉冲性噪声问题,以α稳定分布模型进行描述,提出了一种基于共变序列的自适应时延估计方法,简称CAED.该方法通过求取两个观测序列的互共变和一个观测序列的自共变,去除了不相关脉冲噪声,保留了观测序列间时间延迟的信息;将自共变、互共变序列作为两个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入信号,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控制下,由收敛的两个滤波器权系数矢量峰值位置之差可获得源信号到达两个接收端的相对时延.通过计算机仿真对比实验验证了该算法在强脉冲噪声、低信噪比情况下的优良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124.
简要回顾了基于粒子滤波的同频混合信号盲分离算法.着重研究了混合信号的定时问题,提出了基于Gardner算法的定时方法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其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Gardner定时+粒生子滤波+Viterbi序列检测的同频混合信号实时盲解调方案,其中Viterbi算法可以根据粒子滤波估计出的信号参数,对信号符号作进一步估计以达到更好的解调效果.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5.
126.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编码传送方法.在外部模块用脉宽调制的方法将需要传送的数据进行编码,通过BPSK调制和解调方式传送到体内模块后使用时钟检测器、时钟分频器、脉冲宽度计数器以及脉冲逻辑判决器进行解码.这样体内模块和体外模块可以工作在不同时钟,使得电路的设计和验证大为简化.该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植入式无线神经信号获取系统的板级电路中,波形测试的结果显示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7.
128.
用电场刺激离体蟾蜍心肌收缩,观察到心肌收缩张力随刺激频率增大而产生倍周期分枝现象,且观察到收缩张力的递次相关,证明了心肌收缩在刺激频率达到一定水平时是一个混沌系统。对临床心衰或心律失常病人出现的交替脉现象在动力学水平作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29.
高密度信号重频分选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进行的信号分选,是电子对抗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就雷达信号的重频分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包括算法特点与应用中的一些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0.
小小一张蛛网,并不只是小昆虫的陷阱。一只波西亚毛蜘蛛闯入蛛网,用8条长腿和两只毛茸茸的触角,不停地拨动蛛丝,模仿一只落网的蚊子在挣扎……蛛网主人终于被吸引过来了……这一次,它还没有看清自己的“猎物”,就落入了波西亚毛蜘蛛的口中。波西亚毛蜘蛛的每一次捕猎,都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科学家们不免置疑:“这是波西亚毛蜘蛛的本能,还是它真的具有超群的智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