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6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274篇
系统科学   546篇
丛书文集   181篇
教育与普及   7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38篇
综合类   396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针对现有认知无线网络功率控制算法在离散功率空间内无法收敛的问题,提出一种定步长功率控制算法。在离散功率空间内,将认知用户的目标信干扰比 (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由具体的目标数值扩展为目标窗口。为了最大化系统容量,在满足系统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建立了滑动窗口机制。通过认知用户总干扰与干扰温度域上下限的比较,动态调整中值SINR,从而实现目标窗口的滑动。对于确定的目标窗口,采用定步长迭代算法进行发射功率的调整。仿真实验表明,算法达到了预期效果,并取得与最优算法相近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872.
研究了废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的各种处理方法.研究了环境中的自然降解、吸附法、生物降解、光化学氧化和光催化氧化等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光催化氧化技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73.
【目的】森林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林火干扰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驱动因子,影响植被结构变化及森林演替方向,从而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密度及碳周转产生重要作用,进而影响森林碳循环与碳平衡。笔者定量研究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科学阐明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机制,为火烧迹地恢复与森林碳减排增汇提供参考。【方法】以广东省佛冈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样地比较法、化学分析法,在森林生态系统水平上,定量测定不同林火干扰强度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细根生物量的影响,对林火干扰后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化进行定量研究,探讨林火干扰对土壤有机碳密度以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机制,深入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的循环与分配过程。【结果】林火干扰对马尾松林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细根生物量均有影响,不同林火干扰强度下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对照>轻度林火干扰>中度林火干扰>重度林火干扰。轻度林火干扰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而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则显著降低土壤有机碳密度(P<0.05)。林火干扰的马尾松林土壤细根生物量均低于对照样地,变化趋势为重度林火干扰>中度林火干扰>轻度林火干扰,轻度林火干扰只显著降低土壤表层细根生物量(P<0.05),而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显著降低了土壤表层和浅层细根生物量(P<0.05)。【结论】林火干扰减小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减少幅度随土壤剖面深度增加而逐渐变小。轻度林火干扰仅显著降低了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而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显著降低了土壤表层和浅层土壤有机碳密度,进而导致土壤有机碳密度显著变化。林火干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产生了影响。林火干扰后马尾松林4种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仅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差异显著。活性有机碳含量各组分随林火干扰强度增加沿土壤剖面递减的幅度呈现一定差异,重度林火干扰后的递减趋势最强。此外,林火干扰还降低了马尾松林土壤细根生物量。  相似文献   
874.
页岩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缝间应力干扰全三维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多裂缝应力干扰分析模型多基于二维或拟三维假设,该类模型只能考虑裂缝沿水平面的扩展与水平方向的就地应力大小,同时对裂缝形态有较强约束。为了更加准确地分析三维空间多裂缝干扰模式,建立了基于三角形单元位移不连续方法的全三维多裂缝扩展数值模型,对采用二维与三维模型预测的应力干扰强度进行了比较,计算了多裂缝扩展引起的三维空间应力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全三维压裂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刻画地层应力分布与裂缝形态。与二维模型预测的结果相比,三维模型预测的裂缝间应力干扰更弱,预测的裂缝变形诱导应力变化和裂缝扩展速度更小。  相似文献   
875.
为了解决交流变频驱动系统在使用中对其它电气线路造成干扰的问题 ,对干扰形成的根本原因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典型驱动电路的辐射特性。结果表明变频器换流时产生的高次谐波是驱动系统电磁干扰的主要原因 ,它通过静电耦合、电磁感应、辐射和地线传导等途径对其它控制和测量电路形成干扰。根据电气线路对干扰的敏感程度 ,对电气线路进行分类 ,在具体使用环境中对不同类型的电气线路有选择性的采取屏敝 ,合理接地和加装滤波器等措施 ,可以有效地防治电磁干扰。  相似文献   
876.
消除电网工频信号干扰的陷波电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频干扰存在于各种数据采集系统中,直接影响被测信号的测量精度.针对电网频率波动的实际情况,基于双T型阻容有源陷波电路,设计了可以滤除频带在49.5~50.5Hz之间工频干扰的陷波电路.详细地分析了所设计陷波电路的陷波深度与被测信号失真的关系,并给出了其幅相特性.提出的陷波电路信噪比可达60dB以上.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设计的陷波电路具有较好的滤波效果.  相似文献   
877.
基于时变换域分布的码分多址复用系统干扰抑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时频分布能同时分析信号在时间域和频率域的特点,针对CDMA Overlay通信系统中时变窄带干扰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广义的时域分布-时变域分布,利用接收信号的时变换域分布获得干扰的瞬时频率,并据此设计相应的时变滤波器对干扰进行抑制,在干扰为频率随时间变化的线性调频信号时,对时变干扰抑制方案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地抑制系统中的时变窄带干扰。  相似文献   
878.
针对超密集部署时小小区用户之间在资源复用模式下将产生强烈干扰的情况,提出采用双向干扰图的方法建立小小区用户间的干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势博弈的资源分配算法.为减小资源分配过程中的计算开销,同时进一步抑制干扰,提出了资源分配效用矩阵和效用值更新方法,在算法执行过程中对资源块状态进行分类,减少小小区用户在博弈策略空间中的尝试次数.仿真结果表明:与原博弈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在保证蜂窝用户服务质量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容量,同时明显提升了边缘用户可获取的速率,大幅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879.
针对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的控制,将几种适用于有源滤波控制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简要介绍了比例积分控制、滞环控制、无差拍控制、三角波调制、单周控制、空间矢量控制、变结构控制及滑模控制、重复控制、预测控制、模糊控制等几种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控制策略.在分析其工作原理的同时,指出各自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并对部分控制算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性阐述.  相似文献   
880.
以京津冀山地暖温带灌丛为研究对象, 基于网格化的坡度、气候和植被类型的数据, 利用分段线性回归模型, 分析灌丛的面积百分比与坡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网格内灌丛的百分比与坡度的关系之间存在一个拐点, 而不是单调的线性关系。在缓坡上, 灌丛的百分比随坡度增加而增加, 可能是因为坡地在一定程度上屏蔽了人类活动的干扰。在陡坡上出现两种格局: 除荆条酸枣以外的灌丛的百分比随坡度升高而降低, 主要体现陡坡对资源的限制作用; 荆条酸枣灌丛的百分比没有下降趋势, 可能是因为荆条酸枣灌丛在海拔分布上的差异导致。此外, 研究还发现, 当不考虑气候条件的空间差异时, 除荆条酸枣灌丛以外的类型均分布在15°附近;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 拐点的位置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