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1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610篇
系统科学   725篇
丛书文集   366篇
教育与普及   6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9篇
现状及发展   51篇
综合类   8590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460篇
  2013年   435篇
  2012年   495篇
  2011年   589篇
  2010年   568篇
  2009年   602篇
  2008年   729篇
  2007年   586篇
  2006年   492篇
  2005年   459篇
  2004年   404篇
  2003年   351篇
  2002年   279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31.
为解决以多维矢量形式存在被测对象的测量质量评定问题,该文应用测量不确定度理论和多元概率统计方法,将测量不确定度理论进行了向多维的拓展;对多维情况下的测量不确定度传播律进行了推导;论述了多维不确定度的表示方法及空间几何意义;提出了以多维不确定度比较不同测量结果质量的方法;并给出了常用多维测量方法,如等精度独立多维测量和不等精度独立多维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理论分析及仿真算例表明,所提出的理论具有较完备的体系,能够满足测量实际中常用多维测量方法的不确定度评定需求。  相似文献   
32.
计算机化简逻辑函数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计算机化简逻辑函数普遍存在操作复杂、存贮容量大、运算速度慢等问题,该文用改进的重复包含算法寻找逻辑函数的质蕴涵,选择极值法求最小覆盖,并对循环函数进行处理。实验表明,这种算法可以减少存储容量、加快运算速度,而且可以增大算法的应用范围。因此,该算法在数字电子设计自动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3.
LabVIEW在曲线拟合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LabVIEW中用于曲线拟合的子模块,对各子模块的曲线拟合理论作了介绍,重点介绍了非线性Lev-Mar拟合理论,并以例子辅助说明.  相似文献   
34.
35.
完善关联交易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了大量侵害中小投资者及债权人利益的违法事件,其最主要原因是过于频繁、数额巨大的关联交易。拟从关联交易的利弊分析,提出规范关联交易的对策。  相似文献   
36.
以铂电阻分度函数为基础,利用最小二乘法算法,给出了拟合多项式,很好地解决了石油闪点检测系统中铂电阻不平衡电桥法测温方案中的非线性误差,其方便性和实用性已在应用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37.
身世相近命运迥异的人物———简·爱和林黛玉 ,她们从小父母双亡 ,都住在舅父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相似的身世造就了她们独立与叛逆的性格 ,但这一品格并未给她们带来相同的命运结局。  相似文献   
38.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开始独立,具体表现在文笔说的变迁、对文体特征进行探讨、文体分类趋细 和永明声律论的创建这几个方面。文体独立的原因与魏晋时期审美意识的变化息息相关,具体表现在审美心理 结构的变化和审美风尚的变迁。  相似文献   
39.
用“多化一”最小二乘法建立吸附动力学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若干个一元最小二乘法,建立多元经验公式;以吸附动力学方程为例,取得了预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40.
共相问题是逻辑学和哲学研究的根本问题之一。对共相本质的争论源于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代表了在该问题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三世纪,波菲利提出了关于共相的三个最根本的问题,但他没有做出结论。六世纪初,波爱修斯着力于用逻辑的方法再论共相的实质,但他的结论动摇于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之间,并最终归于柏拉图主义。他的这一结论加剧了对共相问题的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