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4篇
系统科学   35篇
丛书文集   79篇
教育与普及   6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42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结构吸力及非饱和土的总有效应力原理探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结构吸力也是随含水状态及饱和度的改变而变化,由此提出了可变结构吸力和本征结构吸力的概念,指出在研究有效应力时,要研究的是随饱和状态而变化的可变结构吸力。基于Шукин的土结构强度理论,分析了可变结构吸力计算方法和测试方法。研究表明,可变结构吸力除受饱和状态的影响外,还受土颗粒几何结构的影响。基于可变结构吸力和湿吸力,分析并给出了非饱和土总有效应力公式及总有效应力原理。  相似文献   
992.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噻唑烷并手性恶唑硼烷催化剂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选用Hartree-Fock,在STO-3g基组下对体系进行了全优化说教 化剂具有扭曲的椅式构型,反应中首先在N原子处与硼烷配位生成催化剂-硼烷加合物,然后再与芳香酮形成具有3种构型的催化剂-硼烷-芳香酮加合物,其中最有利于H转移,并决定还原产物手性的构型具有次低的能量。H转移后形成的催化剂-烷氧基硼烷加合物中含有  相似文献   
993.
动力系统实测数据相空间重构的改进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本征值分解技术对动力系统实测数据嵌入空间矩阵的本征值进行了计算,提出了具体计算嵌入空间矩阵本征值及其本征向量的改进计算方法,以及嵌入空间矩阵基的改进选取方法,并将所得到的动力系统实测混沌数据向已正交化、单位化了的本征向量上投影,从而完成了动力系统实测混沌数据的相空间重构工作。  相似文献   
994.
介绍了机器人臂与多指灵巧手集成系统的图形仿真,对系统建模、传感器仿真、运动规划、面向虚拟现实的人机接口设计以及在遥操作中应用进行了研究,并介绍了已经完成的工作。  相似文献   
995.
虚拟现实技术在机器人臂/灵巧手遥操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胡海鹰  李家炜  王滨  王捷  刘宏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10):2305-2308
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机器人臂/灵巧手遥操作系统中,完成了环境建模、人-机接口、精确的图形碰撞检测和抓握稳定性分析,并实现了对虚拟环境中模型的实时误差校正。利用该虚拟现实系统,结合视觉反馈和力反馈,完成了按按钮、拉抽屉、抓握灯泡等遥操作任务。  相似文献   
996.
运用三角势近似且计入电子向势垒的隧穿,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求解定态薛定谔方程,研究流体静压力影响下有限深势垒ZnSe/Zn1-xCdxSe应变异质结中电子的本征态问题,讨论了其基态、第一激发态和第二激发态本征能量及相应的各级本征函数,同时与无应变的情形进行了比较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应变使电子的能级降低,能级间距减小,且导致波函数的隧穿几率增加.静压效应显著降低能级和能级间距.因此,讨论电子在应变型异质结构中的散射问题时,需要计入材料间由于晶格不匹配而产生的应变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对手外伤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手外伤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肌间沟组、锁骨下组、肋锁间隙组,每组30例,术后实施不同入路的连续臂丛阻滞,观察阻滞即刻、术后1、12、24、48 h,不同时间点患者疼痛VAS评分及前臂的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进行感觉刺激测试;利用超声影像判断导管尖端是否移位、脱出;观察是否有神经损伤、膈肌麻痹、霍纳综合征和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结果 阻滞即刻、术后1、12 h疼痛VAS评分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和48 h,肋锁间隙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肌间沟组和锁骨下组(P<0.05).在肌皮神经感觉测试中,术后24 h和术后48 h,肌间沟组阳性率高于锁骨下组和肋锁间隙组(P<0.05);在桡神经感觉测试中,锁骨下组阳性率高于肌间沟组和肋锁间隙组,但在术后24 h肌间沟组阳性率高于肋锁间隙组,在术后48 h肌间沟组和锁骨下组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肋锁间隙组;在正中神经感觉测试中,术后24 h和48 h,肌间沟组阳性率高于锁骨下组和肋...  相似文献   
998.
考虑[0,π]上一类带一般分离型边界条件的右定S-L问题本征的渐近表示,利用函数论方法,解决了其本征值的存在与分布,得出其本征的渐近表示.  相似文献   
999.
利用稀疏自编码器网络对典型目标一维高分辨距离像(high resolution range profile, HRRP)进行了学习训练, 基于各层权重系数矩阵定义了一种综合权重系数, 通过综合权重系数和降维特征与散射中心特征的对比分析, 发现稀疏自编码器深层特征与散射中心特征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并对综合权重系数和深层降维特征的物理意义进行了解释。首先针对HRRP构建稀疏自编码器网络, 经过深层学习后获取训练后的权重系数和降维后的特征, 并与散射中心的位置特征和强度分布特征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 综合权重系数矩阵为与散射中心密切相关的类字典系数矩阵, 反映了距离域强散射中心位置随角度变化的可能的分子集; 降维特征能够实现对强散射中心的学习和提取, 反映了强散射中心位置和强度随角度的变化。最后分析了网络训练层数和降维维数对学习训练结果的影响, 可指导后续网络参数的选择。文章首次针对雷达HRRP数据开展深度学习特征的可解释性研究, 为后续深度学习在雷达数据处理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导引。  相似文献   
1000.
振荡电四极子在磁各向异性媒质中辐射时,功率的角分布较为复杂.通过缜密的数学推导得到了磁各向异性媒质中电四极子沿极轴振荡时,其辐射功率角分布的表达式.当媒质为各向同性时,计算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吻合,从而验证了推导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