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18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7 毫秒
251.
今年是明代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对于人类历史上这次规模空前的航海活动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中外学术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充分阐述.笔者在2004年第9期<知识就是力量>撰文<郑和的船队是否到过美洲?>,拙文主要根据文献和考古发现,探讨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航线,显然这是评价郑和航海探险重大意义的前提.正如许多学者所指,郑和七下西洋的目的首先是政治性很强的外交活动,是明朝政府一次大规模地联络东南亚、南亚、西亚及东北非洲各国的睦邻邦交,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盛举.  相似文献   
252.
王峻 《创新科技》2005,(12):16-17
企业文化在当今社会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企业界,有关企业文化的探讨和研究一直非常热门。有关企业文化现象的研究,企业文化的测量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文章和书籍随处可见。企业的经营者最关心的问题是企业文化是否会影响企业的绩效、企业文化能否为企业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253.
 感谢张勤教授写了一篇题材重要、观点鲜明、论述清楚的好文章——“中英文‘一稿两投’的道德问题思考”,感谢《科技导报》发表了这篇文章并组织讨论相关学术规范。这正是我思考再三、有话想说的题目。  相似文献   
254.
本刊是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哲学类核心期刊,科技哲学学科的专业性、理论性刊物,在学术界和知识界享有盛誉。本刊热诚欢迎国内外学人踊跃投稿,来稿须知如下:1.本刊欢迎经过作者潜心研究而  相似文献   
255.
杨晋 《世界知识》2010,(24):64-64
11月2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墨西哥坎昆召开。在各国代表为如何落实《哥本哈根协议》争论不休的时候,在学术界,围绕着一根"曲棍球杆"的大论战也在无止无休地进行着。美国《每日科技》杂志不无担忧地说:“这些天来有关气候变化的学术争论越来越不像知识分子间的探讨,而像是肮脏的政治了。”  相似文献   
256.
周俊华 《科技信息》2010,(35):I0286-I0286
1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争议关于学校与未成年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我国立法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导致人们对学校法律责任的性质认识不一,不仅学生家长与学校这一利益攸关的双方持有不同的看法,学术界、司法界也是见仁见智。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是监护关系论,另一种是教育管理保护关系论。  相似文献   
257.
探讨了创新与创造概念之间的异同。认为创新与创造虽然都具有新颖性这一共性,但它们之间仍有一定的区别,即创新概念的外延比创造要小。从学术上讲,人们不应该误把创新等同于创造,更不应该不顾其原始含义,完全用创新去取代创造。  相似文献   
258.
李白与杜甫,是学术界公认的唐代涛国中的“双子星座”。两人白天宝三年夏在梁园初识后(详见拙作《李杜初识时地探索》一文,载《四川师大学报》1987年1期),一见如故,即结下了“怜君如兄弟”的交往情谊,而且,这种情谊直到二人的晚年,都不曾有丝毫之破裂与损伤。但是,我们若从年龄的角度考察,知李白大杜甫十二岁,杜甫于李白本应称兄,  相似文献   
259.
白垩系和第三系(K/T)界线时期发生了显生宙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生物绝灭和劫后复苏.自Alvarez等人根据UT界线的Ir异常提出生物大绝灭的小行星撞击假说后,K/T界线的精确时代、重大地质事件和生物大灭绝及其内在联系一直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K/T界限时期(约65Ma)的冲击石英和微玻球粒的广泛分布以及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发现同时代的Chicxulub陨石坑,使得撞击说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广泛的赞同.然而,另一些研究人员则认为由地幔柱引发的大规模火山岩喷发、地幔去气,  相似文献   
260.
对"中介"论与"一分为三"之关系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承认“中介”的有很多,但多数人还是不承认“一分为三”;既承认“中介”也承认“一分为三”的人确有不少,可他们对于“中介”的理解又有所不同;而更多的人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论证“一分为三”,不过并未涉及到“中介”。“一分为三”并不完全等于“中介论”,因为它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