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61篇
  免费   369篇
  国内免费   626篇
系统科学   398篇
丛书文集   693篇
教育与普及   6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2篇
现状及发展   109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5540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80篇
  2022年   278篇
  2021年   300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745篇
  2013年   706篇
  2012年   852篇
  2011年   1007篇
  2010年   920篇
  2009年   995篇
  2008年   1122篇
  2007年   1025篇
  2006年   881篇
  2005年   806篇
  2004年   715篇
  2003年   719篇
  2002年   704篇
  2001年   655篇
  2000年   433篇
  1999年   403篇
  1998年   303篇
  1997年   323篇
  1996年   279篇
  1995年   259篇
  1994年   221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82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25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62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7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层阻尼功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CVD技术制备了具有不同界面层的C-f/Al金属基复合材料,获得了一种界面层阻尼功能设计的新方法. 研究发现具有特殊界面层的C-f/Al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阻尼性能比无界面层时都有明显增加,并且不同界面层的效果不同. 碳层对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提高效果最大,硅层的提高效果不如碳层,碳硅混合层的效果居中. 涂层的厚度也影响了阻尼提高的效果,较厚的碳层效果更好,这是由于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阻尼应变振幅效应而产生的. 研究认为发生在界面层的微滑移是其主要的阻尼机制.  相似文献   
62.
63.
氧化物和盐类在载体表面的自发单层分散及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相似文献   
64.
改进学生政治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新时期学生工作的特点,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改进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5.
首先给出反例说明Li Xiaozhong等人提出的基于模糊δ规则的神经网络学习算法中的基础引理是有缺陷的,然后直接对算法进行了改进,并证明了改进后算法的有效性.最后用数字例子对改进后的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66.
分析和讨论了一种新型角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该传感器是根据流动电热效应,直接将角加速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和其它形式的角加速度传感器相比,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好、稳定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7.
用麦克斯韦分布律讨论了气体分子分别作三维、二维和一维运动时的速率分布函数,并求出了这三种情况下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和最概然速率。  相似文献   
68.
对老式油压材料试验机进行技术改造的方案是利用原试验机结构框架和加载系统。改进落后的测试系统使其达到现代科技水平。本文论述了进行改造的项目、工作原理、实施方法。方案一经买施.对拥有大量老式油压材料试验机的我国.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将是十分可观的。  相似文献   
69.
地下含水层热储井位置选择和布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含水层热储开发技术面临一系列问题,寻找适合热储用的含水层和合理布置热储井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综合考虑含水层的地质结构特征,适合热储的含水层应该是承压含水层,热储应该采用同层方式.单个热储井的影响半径可以通过热平衡和热扩散原理求得.合理布置热储井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有效抵消原有地下水的流动以及渗流系数不一致的影响.利用井之间的渗流耦合作用,在热储井之间布置调节井,主动控制热储水的波及范围,可以实现热储井布置的相对"紧凑".  相似文献   
70.
朱玮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11-11,64
叙述了电力电缆护层厚度详细的计算方法,以及在计算过程中注意的问题、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