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7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8篇
系统科学   108篇
丛书文集   106篇
教育与普及   109篇
理论与方法论   42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57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傅明丽 《科技信息》2012,(3):292-292,282
虚拟机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在IT行业已经获得了一些成功的应用,但多集中在服务器等高端领域.随着虚拟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利用虚拟机应用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无法用语言表述清楚的知识点.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分析虚拟机的优势,探讨虚拟机及其应用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2.
113.
论述了地面数字模型DTM(Digital terrain model).结合建筑工程勘测设计(公路选线设计、管道选线设计和土地整平土石方计算等)试验,检核验证了DTM数据的精度和辅助计算程序解算精度.  相似文献   
114.
本文根据野外考察,指出陕北沙黄土区的现代土壤侵蚀过程表现为风、水两相营力的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具有风成和水成的双重性特征,在区域分布上具有交错性.这是由营力的季节性强弱对比和地表组成物质的区域差异所形成的.区内主要地面物质沙黄土可以分为细沙质沙黄土和粉沙质沙黄土,二者对风力和流水的抗侵蚀性不同.  相似文献   
115.
本文对沂、沭河中游地区的突出地貌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而对区内的地貌演进过程和新构造运动特征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6.
利用铁塔的梯度观测资料研究夜间干冷锋过境进时的边界层结构和部分地面锋面和特征。资料表明近地面,锋面与地表面近于垂直,同附近垂直运动很强,只比水平风速小一个量级,表征湍流变换强度的总体拖是曳系数CD和热量输送系数CH在锋面过境前后有明显的响应。并存在着明显的日变化,陆面上白天的CD和CH值较海面上大一个量级。  相似文献   
117.
118.
中国黄土高原坡度图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编制《中国黄土高原坡度图》的目的、意义、依据、方法与精度,通过面积量算提出了黄土高原地面坡度分级清单。并对黄土高原地面坡度概况分析认为,耕地面积即使维持概查数字,退耕界限也只能为20°左右。这样,现在坡耕地将来可大幅度退耕,它不仅可满足对耕地的需要,而且会促进林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9.
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防护体系近地面流场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地形和流场实测,研究了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铁路防护体系近地面流场沿NNW-SSE方向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地形变化以及人工植被和草方格的存在,防护带内等风速线沿风向呈逐渐变疏和抬高的趋势,各高度的风速总体上呈递减趋势,风速放大率为负;沙丘迎风坡风速放大率为正,流动沙丘迎风坡风速放大率高于固定沙丘迎风坡.沙丘背风坡2.5m高度内风速放大率总体为负.防护带内的固定沙丘背风坡气流通体减速,各高度的风速放大率全部为负,平均为一1.48%/m.防护带内地表空气动力学特征发生变化,其中沙丘迎风坡地表风速廓线接近于对数率;人工植被带地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显著高于流沙区.  相似文献   
120.
大庆油田地面系统的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庆油田地面系统中的硫酸盐还原菌(SRB)危害严重,SRB菌的分离鉴定尚属空白,针对其不同种类进行杀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应用Hungate厌氧操作技术、绝迹稀释法以及"滚管"培养,从大庆油田地面系统的3种介质类型中分离到80株具有硫酸盐还原功能的菌株.对其中20株进行形态、生理生化以及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研究发现,液体培养基外观存在两种特征:一种为附着生长的SRB菌占多数,另一种为非附着生长的SRB菌占少数;地面系统的SRB菌主要分布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菌纲(Clostridia)占总数的6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占总数的25%,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中的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和脱硫肠状菌属(Desulfotomaculum)占总数的10%.地面系统中SRB的种类比较新颖,存在新种的可能性很大,本源的SRB菌很少,大部分是具有硫酸盐还原功能的外源微生物.图2,表2,参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