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1篇 |
免费 | 75篇 |
国内免费 | 42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27篇 |
丛书文集 | 49篇 |
教育与普及 | 5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3篇 |
现状及发展 | 7篇 |
综合类 | 10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40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47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67篇 |
2013年 | 71篇 |
2012年 | 80篇 |
2011年 | 80篇 |
2010年 | 90篇 |
2009年 | 100篇 |
2008年 | 89篇 |
2007年 | 70篇 |
2006年 | 45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14.
为了解决遥感影像水体提取时易受到云干扰的问题,针对连续水体局部受云层干扰的影像图,采用高精度地形信息与高分一号卫星(GF-1)遥感影像两种数据相结合的方法重建水体。分别对高分一号卫星影像数据和高精度等高线地形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对缓冲区多次迭代提取未受云层覆盖的部分水体,通过对两种数据的地理配准、数学统计计算等图像运算确定水体还原水位值,从而还原云层影响下的水面面积。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消除云层的影响,7幅受云层干扰影像提取水体还原后的水体面积平均相对误差在5%以内,与参考值相比,水体面积平均差值为0.080 9 km2。该方法较准确地还原了云层干扰下的水体面积,可广泛应用于受云层干扰影像的水体提取。 相似文献
15.
结合坡面微地形变化,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角度研究典型缓丘区不同坡位上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了解微地形生境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趋势. 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培养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增长曲线呈现中坡位>坡顶>下坡位>上坡位>坡底的规律,中坡位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最高,坡底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基质的利用能力最低;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比较中发现,除McIntosh均一度指数变化不显著外,其余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坡位上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中坡位的Shannon丰富度指数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大,显著高于坡底指数值(P<0.05);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特征分析,氨基酸类利用率变化明显大于其他碳源,而胺类及酚酸类的利用程度较低,表明氨基酸类是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坡位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利用具有选择性,糖类、 氨基酸类、 聚合物类及酚酸类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贡献较大的碳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大型分层流水槽中下凹型内孤立波沿台阶地形演化的试验模拟,认识我国南海东北部内孤立波沿海底突变地形传播的规律。利用分层染色标识法显示内孤立波与台阶地形作用过程中的特征变化,采用多点组合探头阵技术对其结构进行定量测量。研究表明:突变地形作用导致内孤立波波幅在台阶附近显著增加,使内孤立波波形变陡并出现尾部波列和极性转换等现象。 相似文献
17.
南黄海辐射沙洲海底地形复杂多变,精细的数字地形模型、不同地形单元的立体可视模型及其定量统计值是进行海洋科学研究、海洋功能区与海域开发利用的基础.利用在辐射沙洲北翼进行的单波束测深获取的水深资料,根据残差分析,选择研究区现有水深数据最佳插值法——克里金法,生成海底地形的数字高程模型.运用水深分层设色法立体可视地表征了辐射沙洲的四种地形单元:浅滩、沙脊、潮流槽和宽谷.根据地形倾角可以定量地分析脊、槽等地形单元的坡形变化,整个沙洲以水平-微倾斜地形(倾角<5°)为主,占总面积的60%,分布在宽谷、沙脊顶部和潮流槽中部等.地形剖面曲率分层设色可以更细致地刻画脊、槽相间地形单元的微地貌,并可定量分析不同地形单元的面积及所占比例.地形平面曲率和切线曲率可以指示不同地形单元的海洋动力特征,即:负值区水深较小、流场较强;正值区水深较大、流场较弱. 相似文献
18.
在地形测量中,有很多种测量工具,也有很多成熟的测量技术。GPSPTK技术,在地形测量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在很多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GPS PTK技术的概要;然后对GPS PTK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最后认真对GPS PTK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无人机摄影测量中基于位置的图像匹配方法存在的误匹配和不充分匹配问题,提出一种模拟地形辅助的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图像匹配方法.该方法通过程序模拟生成测区的地面采样点集,利用采样点集和无人机POS数据,基于严格的成像模型确定影像间准确的匹配关系,并根据准确的匹配关系实现图像匹配和POS辅助全自动空中三角测量.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将fBm模型引入地形分析中,通过fBm模型的参数H和σ来描述地形的复杂度和起伏程度,以此特征来实现对地形的分类.仿真实验证实了在地形辅助导航中,以H和σ作为地形的特征参数,可以区别不同种类地形对地形辅助导航的影响,为航迹规划和飞行走廊地形的选取提供了依据和准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