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9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20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农民的信息需求该谁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 《信息化建设》2005,(12):34-34
前些时间,笔者特意关注过在北 京举办的以农业信息化为主题 的“2005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发现 作为农业信息化主要承受者的农民代 表并没有在与会者之列,作为实施信 息化的主体——IT厂商也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102.
《上海信息化》2006,(8):92-92
进入7月,PC市场的暑促也渐进高潮。国内二、三线品牌厂商的跳水价格暂且不论,单单戴尔、惠普、联想三大国际品牌之间的厮杀已经几近白热化。  相似文献   
103.
新能源汽车是随着各国以至于全球能源逐渐短缺而成为各汽车制造商研究的重点。汽车是在国外被普及之先,因此,国外的汽车厂商最早开始研究新能源汽车。然而,至今还没有一家国外汽车制造商公开宣称自己已经掌握了新能源汽车生产的技术并批量生产。因为,是否为新能源汽车,关键并不在于汽车,而是使用何种新能源。在我国,随着工业化速度的加快,能源短缺问题也被提上日程。随着各项法律、政策的出台,政府的引导,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也在不断提速。然而,"车与人争口粮"、技术不成热,新能源不能持续等问题也不断地困扰着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我国新能源汽车铺上了快速路,希望在此《发展规划》指引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能够"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104.
任何一个行业的竞争往往都离不开“标准”二字,无论该标准的推出结果是规范了行业秩序,仰或是变相加剧了行业的无序。而近日,在微利且竞争日趋“惨烈”的家电产业,围绕标准掀开的市场战更是令人目不暇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5.
中国每年的健康食品市场高达上千亿元,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却因这些健康食品的真真假假、厂商游走于法令边缘而大伤脑筋。你知道有太多久病不愈者,因为轻信所谓“见证者”的宣传信函,吃了一堆“健康食品”,花了大笔冤枉钱反倒损坏健康吗?其实,健康食品不应该是被用来“骗钱”的工具,因为理性消费、正确服用健康食品而远离疾病威胁者不在少数,但受到不肖业者不当营销手法的影响,使原本“健康”的健康食品蒙上了不白之冤。  相似文献   
106.
一个是全球3G领域的专利领导厂商,一个是中国最大的手机软件系统集成商,他们的联姻,会为中国的3G产业带来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7.
经过历时一年多的酝酿,2004年9月2日中国互联网协会正式推出我国第一个互联网应用服务规范——《中国互联网公共电子邮件服务规范》,并从2004年9月起正式施行,适用于互联网协会成员单位和其他遵守该规范的厂商。规范对电子邮件服务商承诺、服务过程规范、客户服务和服务标准指标等容易引起争端的部分作了规定,并对目前公共电子邮件存在的保密、反垃圾和第三方广告等诸多问题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8.
表面看来,宝德搭建分销平台和联想尝试直销模式无疑都是对自身服务器渠道架构的完善,但谁能最终经受起市场的考量还需时间来检验。  相似文献   
109.
游戏产业现在面临的状况堪忧,硬件产品的持续低迷使得支持者们焦虑不安。不过另一方面软件市场上各大公司却频传捷报,这也为忧心忡忡的业界吃了一颗定心丸,并且随着各大硬件厂商的降价政策,硬件产品有望在近期走出低谷,所以家用游戏平台的未来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110.
在对厂商学习与厂商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集群创新与厂商学习、知识积累之间的逻辑关系,认为知识积累对产业集群创新具有双重效应,而产业集群的网络化可以解决知识分工导致的创新难题。同时,对集群成员的知识基础与技术能力进行了分析,并对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成长的知识因素进行了剖析,最后以知识视角从微观的企业层面和宏观的产业集群层面提出了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