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4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采用基于协相关函数(CCF)的Hong(2001)方法和基于协整理论的误差修正模型(ECM)系统研究了全球原油市场的Granger因果关系与信息溢出.研究市场包括伦敦、纽约、迪拜(Dubai)以及东南亚的塔皮斯(Tapis)和米纳斯(Minas)原油市场,结果显示伦敦和纽约的原油期货交易在信息溢出方面占主导地位,东南亚、迪拜、伦敦和纽约四个市场的原油现货交易处于弱势地位.采用Hong(2001)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0%水平上,纽约WTI期货是伦敦Brent期货下跌风险的Granger原因,因此WTI期货略占优势.此外,在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和信息溢出方面,实证表明Hong(2001)方法优于ECM.  相似文献   
42.
原油掺炼对混合原油、馏分油及渣油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卡宾达和阿曼原油、卡宾达和马西拉原油、马西拉和大庆原油等3组混合原油,考察了原油混合后,在520°C前的拔出率、粘度、表面张力、密度、凝点、馏分油密度和折光率等性质。结果表明:不同原油掺炼比例适当时有可能使拔出率高于理论拔出率0.88%~3.87%;掺炼原油总拔出率的正增趋势对应着粘度、表面张力、密度和凝点的负增趋势,反之亦然;在最佳掺炼比条件下,原油掺炼会引起原油各馏分结构组成变化,而且对柴油、蜡油及渣油尤其明显,渣油略有变重;混合原油拔出率及原油、馏分油和渣油性质的变化不具有加和性。  相似文献   
43.
分光光度法测定原油中的钒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5-B r-PADAP)比色法对原油中的钒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5-B r-PADAP比色法的标准曲线为A=0.708 9c 0.017 8,R2=0.998 9,测得伊朗原油钒含量为54.45 m g/L,混合伊朗原油钒含量为30.92 m g/L;ICP-AES测得伊朗原油钒含量为54.68 m g/L,混合伊朗原油钒含量为30.46 m g/L。结果表明:比色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44.
含蜡原油管道停输再启动压力与原油结构强度密切相关。为了理论上描述胶凝原油屈服应力,以胶凝原油微元强度服从Weibull分布为基础,结合统计力学理论及重正化群模型,建立了胶凝原油临界损伤屈服应力计算模型,并利用胜利及苏丹原油在胶凝点附近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屈服应力对所建立模型进行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在胶凝点附近温度条件下,随着测试温度的降低原油屈服应变呈下降的趋势;在测试范围内随着油温的升高,胶凝原油屈服应力越来越小,油温与屈服应力整体呈现幂律关系;相同温度条件下,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胶凝原油屈服应力逐渐增大;利用所建立的胶凝原油临界损伤屈服应力计算模型对不同温度条件下胜利原油屈服应力进行拟合,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原油屈服应力,计算结果可为含蜡原油管道停输再启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王俊梅  艾宏承  钱梅 《甘肃科技》2006,22(11):131-132
原油破乳剂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用于电脱盐装置的原油破乳剂评价方案及评价项目,并对评价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性好,可用于电脱盐装置使用的原油破乳剂的评价。  相似文献   
46.
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船应用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大连远洋运输公司的72000 DWT双壳体原油船航行过程中,油舱货油自然冷却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根据非稳态导热集总参数法建立油船油舱保温数学模型,研制了油船货油保温计算软件.通过实船应用比较,软件计算的保温时间和实际的保温时间最大误差为13%.  相似文献   
47.
韩雪峰 《科技信息》2012,(24):421-421
针对大型原油码头引桥管道敷设工程,本文提出了大口径、长距离管道在实体或悬空桥面的“推送敷设”方案,主要解决施工过程中对引桥构件的损毁问题,确保安全,并节约投资、缩短工期。  相似文献   
48.
陕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10段油藏原油特征及其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陕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与侏罗系延安组原油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原油的类型进行了划分,重点对长10段原油的来源进行了分析。长10段油藏的原油具有低密度、低粘度和高含蜡的特征,族组分相对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饱和烃、芳香烃与非烃+沥青质,与其它层段原油特征明显不同。根据甾、萜烷生标物组成特征,陕北地区中生界原油可分为A和B两种类型,其中,B类原油为长10段原油,A类原油为其它层段原油。A类原油的17α(H)-重排藿烷<17α(H),21β(H)-30-降藿烷<17α(H),21β(H)-藿烷,并且17α(H)-重排藿烷的含量很低,Ts和Tm接近,三环萜类含量较低,主要来自长7段油页岩;B类原油的17α(H)-重排藿烷含量相对较高,有时可超过17α(H),21β(H)-30-降藿烷,Ts比Tm的含量高很多,三环萜类含量相对较高,与长9段烃源岩亲缘关系较近,长10段暗色泥岩也应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49.
吕修霞 《科技资讯》2011,(15):44-44
本文介绍了原油动态计量过程中人工误差对准确性的影响,主要从人工误差在流量计量、取样、温度、压力、密度、含水测量等方面造成计量误差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人工误差在原油动态计量中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50.
范兴斌 《科技资讯》2010,(14):68-68
论述了原油处理装置中消防系统设计的新思路,优化了消防系统方案,解决了原油处理装置中自动喷淋系统常见故障和物料自动切断问题,采用1∶1冗余中心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消防,提高了原油处理装置的安全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