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4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咔唑类化合物在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对含氮化合物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咔唑类化合物在油气运移中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而国内的研究尚属空白。根据前人的研究表明,含氮化合物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测定混合物粘度以确定沥青质沉积起始点的方法,考察了将正庚烷或甲苯加入油样过程中体系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随着正庚烷的加入,体系的粘度呈下降趋势,但在某一浓度时出现明显的偏离,该点即被定义为沥青质沉积的起始点.而用甲苯作溶剂时,体系粘度则始终呈平缓下降趋势,无偏离现象研究还发现,各种原油的沥青质沉积的起始点明显早于其相应的减压渣油,这表明渣油胶体体系比原油的更为稳定,上述结果借助显微照相观察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23.
未降解原油和生油岩中的25-降藿烷系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包建平 《科学通报》1996,41(20):1875-1878
藿烷类化合物是细菌细胞壁中的重要组分,其成岩衍生物在沉积记录中的分布极其广泛,是一类指示细菌贡献的重要生物标志物fa。25-降藿烷系列则是其中的一种,但对其成因和地球化学意义则颇有争议。由于25-降藿烷系列常检测于严重生物降解的原油中,因而常把它作为原油遭受严重生物降解作用的可靠标志。本文作者在某盆地上二叠统生油岩抽提物和未遭生物降解原油的饱和烃馏份中检测到了较完整的25-降藿烷系列和二降伽马蜡烷,并对25-降藿烷系列的成因和地质意义提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4.
介绍了基于原油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与原油凝点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测量原油凝点采用的电容法。叙述了非接触式电容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和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原油介电常数在原油的凝点附近达到一个峰值,这与实验室方法得到的结果相符,初步得出电容法测量原油凝点是可行的结论。为在线监测原油的流动性提供了一条实用化途径。  相似文献   
25.
碱法造纸黑液制备原油降粘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黑液的改性,即对黑液中的木质素进行磺甲基化的 ,研究了反应条件的影响,找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实验表明,该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其次是物料的浓度。  相似文献   
26.
随着油田的开发,我国大多数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原油高含水、含砂这一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如我们滨南采油厂的原油含水大多都在60%90%之间,过去使用的原油流量计由于计量介质的改变,使用中卡、堵、轴承磨损等故障现象急剧增加,已难以满足原油生产的正常计量,因此积极做好适合现场原油计量流量计的选型,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7.
原油沥青质吸附与沉积对储层岩石润湿性和渗透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油沥青质吸附引起的油藏岩石润湿性改变和沥青质沉积对储层孔喉的堵塞是造成储层损害、导致油井产能下降的重要机理之一。首先,采用改进的自吸速率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原油沥青质吸附所引起的砂岩岩样润湿指数的变化;然后,利用岩心流动实验方法,定量评价了稠油沥青质沉积对储层岩石渗透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岩心润湿指数随沥青质吸附量的增加而减小,从而导致油相的相对渗透率降低。地层水的离子组成是影响水湿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地层水所含无机阳离子的化合价价数越高,它与沥青质的协同作用所引起的润湿指数下降的程度越大。储层岩心油相渗透率下降的程度与沥青质沉积量和储层岩心的原始渗透率有关,沉积量越大或原始渗透率越低,则油相渗透率下降幅度越大。因此,对于原油中富含沥青质的油藏,特别是稠油油藏,尽可能抑制沥青质的吸附和沉积是保护储层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8.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了聚丙烯酰胺中的铬含量,并对影响铬测量值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加人交联剂可有效地提高聚合物溶液的粘度,改善聚合物的抗温、抗盐、抗剪切的性能,从而提高聚合物驱油效果。对空白试剂进行了考察,该测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试样加标回收率达到95%~105%。铬的检出限为0.016mg/L。实际测定了不同浓度聚丙烯酰胺中的铬含量,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  相似文献   
29.
原油生物破乳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制了一种原油生物破乳剂,并对其进行了室内与现场中试试验,考察了其对油田采出液的破乳及脱水效果。室内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与标样及目前现场常用的化学破乳剂相比,原油生物破乳剂具有优良的破乳及脱水性能。破乳后的油水界面清晰,脱出水中含油量低。对原油生物破乳剂的破乳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破乳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胞体。  相似文献   
30.
我国盛产含蜡原油,在低温(凝点温度附近)条件下,含蜡原油具有一定的粘弹性。概述了国内外含蜡原油低温粘弹性研究的主要进展。含蜡原油粘弹性起因于其内部形成的蜡晶结构。振荡剪切实验方法最适合于含蜡原油的粘弹性测量。粘弹性与胶凝温度、胶凝强度、屈服应力和触变性等参数有关。含蜡原油经历的热历史、剪切历史以及析蜡特性是影响粘弹性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在含蜡原油低温粘弹性认识上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建议进一步研究含蜡原油粘弹性与屈服应力、触变性的关系,在机理研究方面加大力度;通过研究粘弹性与热历史、剪切历史的关系。建立管道运行和停输期间含蜡原油胶凝特性的预测模型,以更加有效地指导管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