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9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315篇
系统科学   631篇
丛书文集   91篇
教育与普及   60篇
理论与方法论   44篇
现状及发展   45篇
综合类   3203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41.
近年来,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受到广泛的关注,针对数据实时性和准确性差、信息交互共享难问题,设计了一种人车路协同的智能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形成人车路智能协同的工作环境。为解决智能交通结构化多源信息融合,提出了一种由卡尔曼(Kalman)滤波和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两种信息融合模型——KD-SF模型,发现采用KD-SF模型信息融合结果与GPS车载采集实际测试数据近似相同,信息融合更精确。通过系统应用验证表明,人车路协同系统与交通服务信息融合后,在高峰时段公交线路平均运行车速明显提升,乘客平均候车时间明显缩短,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4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移动应用程序通常处理的是计算密集型任务,然而传统的云推理和端推理方式在低时延和高准确率方面仍面临着挑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端协同的CNN推理框架,它能让一个端设备和多个边缘服务器协同工作以提供CNN推理服务。该方法综合考虑高度动态的网络带宽和设备负载情况,分步决策出模型多个最佳分割位置以优化计算和通信权衡。基于硬件测试平台的实验评估表明,相较于3种流行的CNN推理方法,该方法实现了14.3%~67.5%的推理加速,提升边缘服务器的计算资源利用率100%。  相似文献   
143.
为了解决传统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中评分矩阵稀疏及近邻搜索耗时长导致的推荐准确性及时间效率有待提升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融合PCA降维和均值漂移聚类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PMCF。该算法用主成分分析法PCA保留最能代表用户兴趣的维度,以缓解评分矩阵稀疏问题;用均值漂移聚类算法在降维后的低维向量空间上对用户聚类,以减小目标用户最近邻的搜索范围。在Movielens数据集和HetRec2011-Movielens-2k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PMCF算法能够有效地提升推荐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具有较高的时间效率。  相似文献   
144.
基于产学研耦合协调度测度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以及动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运用2013~2017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以知识积累为门限变量时,产学研协同发展水平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当以知识积累水平为门限变量时,产学研协同发展水平与技术创新效率间存在明显的双门限效应;随着知识积累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5.
一种面向协同设计系统的访问控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访问控制模型不能完全满足协同设计系统访问控制需求的实际,在对基于消息通信协同设计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协同设计系统的访问控制实现为目标,以基于角色访问控制(RBAC)模型为基础,提出一种面向协同设计的消息驱动访问控制模型(MDACM).该模型应用消息实体作为权限表达,以消息实体与过滤规则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静态的配置方式实现动态的资源控制,解决了协同设计系统分布性和动态性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此外,通过流程控制基作用于消息实体使模型能够支持协同设计系统的工作流程管理,并通过应用示例说明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6.
提出利用湍流团聚的方法实现2种污染物(PM10和痕量元素)的协同脱除.采用数值模拟优化湍流装置的结构,在燃煤热态试验平台上进行湍流团聚促进电除尘脱除PM10的研究,同时测定PM10样品中痕量元素的含量,发现PM10粒径和痕量元素含量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扰流涡片耦合作用对PM10具有更好的团聚效果;湍流团...  相似文献   
147.
城市道路中信号控制路段行人过街往往因不合理的信号导致行人不愿遵守交通信号规则,造成机动车与行人通行冲突,给道路交通带来了极大地安全隐患.通过对路段行人过街现状调研分析,以人车协同控制为目标,充分考虑不同行人数量下行人过街的等待时间、过街需求及机动车的通行效率,设计了一套基于人车协同的感应式路段行人过街信号控制系统,通过...  相似文献   
148.
本文在港口竞争力评价模型中同时引入港口硬件竞争力和软件竞争力指标,进一步完善了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国内9大港口综合竞争力与其腹地发展的协同机制,基本克服了现有港城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单角度、单维度和单主体问题.研究表明:港口综合竞争力存在惯性,较弱港口实现超越较难,但可通过充分结合腹地供需结构和贸易特色提升软实力来以长补短.腹地经济结构以及贸易和物流发展水平对港口综合竞争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港口综合竞争力提升又会改善腹地经济结构,而腹地区域产出水平并不是港口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揭示港口综合竞争力提升应从以基建为核心的要素驱动转变为结合创新和服务驱动,通过整合港口与腹地资源来优化港口竞争力结构,做到港口-腹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9.
本文引入了量子博弈的分析范式来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量子博弈模型.对是否考虑纠缠态的情形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考虑了纠缠态后,努力的一方不必再承担对方"背叛"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经典博弈中的"囚徒困境"问题.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情境下,协同双方需要在协同开始前商榷并委托第三方确定可被观测到的、易于量化的相关绩效指标,并签订"纠缠合同",确保协同双方均没有动机去采取非量子策略,这时采用最大努力程度的完全量子策略对协同双方来说均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150.
目前,机器人巡检技术的智能化程度很高,能够解决变电站巡检任务的艰巨性、重复性和高风险所带来的大部分问题。但是,由于作业现场的复杂环境及天气变化、巡检对象的多样性等原因,要求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作业能力和作业范围覆盖变电站巡检任务的所有方面是不现实的。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用于检测变电站设备状态以及弥补变电站巡检机器人作业范围不足的新型智能传感器,并将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现有变电站状态检测系统和新型智能传感器进行协同和信息融合,构建了变电站智能化人工智能巡检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