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5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区域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开发建设的重要工具.该文探讨了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特点、重点以及循环经济基本原则,分析了当前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产业结构生态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分析以及废物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评价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应用循环经济理念和技术方法,探讨了区域生态产业链、物质流分析法、循环经济指标、循环经济框架模式在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采取动态半连续流中温厌氧消化试验,进行污泥减量化及资源化的中试研究。对系统进行每天定量投配生污泥,考察不同停留时间污泥系统中pH值、VFA、碱度、固相及液相COD的参数变化情况以及COD、VSS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锦州石化公司剩余活性污泥有较好的消化性能,消化周期为20~25d,COD去除率为70.3%,VSS去除率为55.6%,1kgCOD产气量为0.33m3。污泥混合物实现了剩余污泥的减量化与资源化。  相似文献   
13.
14.
《安庆科技》2005,(1):26-26
青藏铁路、西气东输、三峡工程等大工程的实施,直接带动了我国工程科技的进步。未来的工程科技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在近日出版的《2004科技中国》一书中给出了回答:未来的工程科技应该走绿色制造道路,工程科技的发展要从20世纪单纯追求规模、效益的模式转向“4R”方向,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制造。  相似文献   
15.
赵郁聪 《科技资讯》2011,(27):112-112
应用Pro/EINGINEER建立塑料包装容器的三维参数化模型,运用Pro/e mechanic结构分析功能模块对容器进行仿真模拟,通过分析容器在适当的约束和载荷下的变形,给出结构优化设计方案,实现塑料包装容器的减量化。  相似文献   
16.
在这环保宣传月里,循环经济再度引起关注。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离不开循环经济。所谓循环经济,即指在经济发展中,遵循生态学规律,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达到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7.
国内首次实现城镇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处理的“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开发研究项目”,于2000年12月15日在成都正式通过国家验收。专家认为:该项成果达到国内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其工艺组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我国城市垃圾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国外城市垃圾管理的立法措施,提出了解决我国城市垃圾问题的主要措施是改革城市垃圾的管理体制,坚持走市场化运营的道路,建立垃圾处理企业化模式和垃圾分级收费制度.关于垃圾处理的技术措施,应积极采取减少垃圾源和垃圾减量化的有效措施,同时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和有效利用,大力推广终端处理垃圾的焚烧技术。  相似文献   
19.
绿色供应链是供应链概念的拓展和延伸,它是以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和保护环境为概念的新型供应链.为了研究不同市场结构下的绿色供应链效率,应用博弈论分析了单一制造商和单一供应商组成的绿色供应链减量化生产效率问题,分别得到了两种非合作博弈的均衡解(斯坦克尔博格均衡和纳什均衡),并比较了两种博弈情况下的效率优劣.  相似文献   
20.
酸循环水解制备剩余污泥水解蛋白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武汉市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为材料,在121℃下经单次酸水解所得蛋白的浓度为45.442 g.L-1,不能达到实际应用要求(70 g.L-1),采用酸循环水解工艺水解蛋白浓度可达75.379 g.L-1,并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该方案更为经济实用,而100℃下酸循环水解不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