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8篇
系统科学   62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4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分析了全球定位系统(GPS)载波相位模糊度固定对接收机钟差解算的影响,并利用GRACE-FO实测数据基于不固定模糊度、固定单差模糊度和固定双差模糊度三种方法解算了三组钟差,最后通过与官方产品比较和重叠弧段比较两种方法进行了质量评估.结果显示:固定单差模糊度和固定双差模糊度所解算的相对钟差与官方产品差异的标准差(17.2和13.2 ps)比不固定模糊度(32.8 ps)分别减小了48%和60%;重叠弧段差异标准差(2.3和0.7 ps)比不固定模糊度(11.4 ps)分别减小了80%和94%,比官方产品(3.6 ps)分别减小了36%和81%.以上结果表明固定GPS相位模糊度可显著改善相对钟差精度.  相似文献   
82.
对于城市车辆GPS导航来说,其很大的一个缺点是跟踪卫星的信号常常由于建筑物、隧道及树木等的遮挡而使GPS的定位精度大大降低,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的定位。为此,提出了基于DSP的GPS/DR组合定位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法、组成和软件设计思想。最后进行了采用联合卡尔曼滤波器的GPS和DR系统的组合定位的仿真实验。实验证明,采用联合卡尔曼滤波算法的GPS/DR组合定位系统的转度明显高于GPS单独定位方式。  相似文献   
83.
基于GTM900I模块的车载监控终端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车辆定位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处理以及其数据通信等功能特点,使用华为GTM900I一体化模块实现了一个结构紧凑、功能齐全的车载监控终端的实现方案.利用该系统可以远程无线监控、调度所有在GPRS/GSM网络覆盖范围内的移动车辆目标,满足物流、客运、安防等行业的监控、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84.
《科技导报(北京)》2005,23(6):30-30
2005年5月22日11时,21名我国重测珠穆朗玛峰高度的专业测量队员和专业登山队队员一同成功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之巅,标志着我国重测珠峰高程工作进入高潮。这是继1975年我国测定珠峰高度为8848.13m之后,30年来我国第二次科学测量珠峰高度。  相似文献   
85.
基于MapX的GPS和GIS位置信息实时标注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在电子地图中实时地标注GPS的位置等信息,提出将GPS与GIS进行集成化开发。以MScomm控件为通信接口,Mapx控件为图形平台,在VB环境下开发了一个GIS。通过海上实验,验证了本系统能够实时地精确地标注出地理位置等信息。  相似文献   
86.
旅游服务系统中的车辆监控与调度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旅游景区游客难以抉择旅游景点、食宿地点、行驶路线及交通工具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景区车辆监控与调度以实现旅游导游服务的方案:根据游客约车电话、景点游客统计量及其它信息调度车辆;通过车辆广播指引游客旅游路线.旅游服务系统中的车辆监控与调度系统集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集群移动通信技术于一体,它是一类新的融合了旅游服务系统中的客房预订管理系统和景点游客统计系统的综合车辆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87.
基于NiosII软核处理器和Altera的FPGA芯片技术,以SOPC技术为实现手段,对GPS中频信号的采集和网络传输进行了研究与设计。用FPGA硬件逻辑资源实现了ADC的控制和数据量化,量化后的数据通过两个乒乓操作的双口RAM进行缓存。自定制双口RAM的读取组件,以实现信号采集模块与SOPC系统的对接。为了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由DMA控制器完成数据的搬移。利用以太网控制器LAN91C111设计了基于NiosⅡ的以太网通信接口,实现了数据的网络传输。  相似文献   
88.
针对GPS接收机天线的发展需要,结合目前宽频化与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称U型槽的GPS微带天线。利用在辐射贴片上加载非对称U型槽缝,实现了圆极化与宽频化设计。重点分析当天线左右槽缝长度做非对称变化时,对天线轴比(axial ratio,AR)和圆极化等性能参数的影响。天线仿真及测试结果表明,3 dB圆极化带宽为21 MHz(1.562~1.583 GHz),在中心频率处的右旋圆极化轴比为1.19 dB,天线E面(φ=0°)与H面(φ=90°)的3 dB空域覆盖分别达143°(-76°~67°)和176°(-90°~86°),且右旋圆极化(right-handedcircular polarization,RHCP)电平均大于其交叉极化左旋圆极化(left-handed circular polarization,LHCP)电平,具有较好的阻抗带宽和广角圆极化空域分布特性、较强的抑制交叉极化和抗多径干扰的能力,能满足GPS接收机的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89.
万永生  吴吉虎 《科技信息》2013,(4):500-500,504
本文对吴江市地理现状和D级GPS平面控制网的设计做出了综合阐述,并且详细介绍了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以及控制网布设的基本步骤、观测时应注意的事项和网精度的检验方法。最后,布设了吴江市D级GPS控制网。  相似文献   
90.
为了验证与分析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联合定位相较于GPS单系统定位在亚太地区的优势,利用GPS/北斗双频双模接收机开展不同模式下的动/静态单点定位实验和实时动态差分法(RTK)实验,并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给出了北斗导航卫星对GPS单系统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GPS/北斗双系统卫星观测相对于GPS单系统在卫星可视数量、卫星对于测站的几何分布、扩大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网的作用范围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而且双系统组合定位算法有效地提高了接收机的定位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