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0篇
系统科学   50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本文通过例题说明在用“可能——满意度”的方法进行多目标决策时评价指标临界值的确定对评价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并根据数学分析的原理提出了在保证评价结果具有可靠性的前提下确定临界值变化范围的一种方法。通过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442.
李兰娟 《今日科技》2009,(8):I0002-I0003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为国家传染病学重点学科。实验室始建于1956年,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拥有厚实的基础,为我国传染病防治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实验室主任、学术带头人李兰娟教授是我国传染病学领域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443.
讨论了一类含潜伏期,染病者有因病死亡且具有双线性传染率的SEIR传染病模型,得到基本再生数R0.当R0≤1时,系统仅存在无病平衡点且局部渐近稳定;当R0>1时,系统存在惟一的地方病平衡点,且是局部渐近稳定的.  相似文献   
444.
砂岩在冲击荷载下,损伤量D通常在小于1的情况下就发生破坏,存在损伤临界值.本文首先根据分形几何理论和砂岩结构特征,建立2×3的元胞模型,理论解析出砂岩的不稳定损伤临界值为0.4,阶段变化的损伤临界值为0.119.然后通过直径50 mm的SHPB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砂岩动态损伤演化过程中有两个临界点,第1点为从线形损伤阶段到加快损伤阶段的临界点,对应的损伤量约为0.1;第2点为从损伤阶段到破坏阶段的临界点,对应的损伤量约为0.4,与理论研究十分吻合.该研究揭示了砂岩在损伤演化过程中发生破坏的临界问题.   相似文献   
445.
利用耦合的技巧,建立了Ising模型与基本接触过程的联系,并由此来估计二维和三维基本接触过程的临界值,它们分别是1/3≤λ^(2)≤3.10,1/5≤λ(3)≤0.52,特别对三维基本接触过程的上界得到了改进。  相似文献   
446.
应用变分方法,将一类无阻尼Duffing方程周期边值问题转化为与之等价的非线性泛函的临界点问题,并利用山路引理证明了这类Duffing方程2π-周期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447.
研究一类具有垂直传染和因病死亡的传染病模型,得到了地方病平衡点存在的阈值,当时,仅存在无病平衡点且局部渐进稳定;当时,除存在不稳定的无病平衡点外,还存在唯一的正地方病平衡点且全局渐进稳定.  相似文献   
448.
为了进一步提高传染性疾病传播模型的实用性,研究了考虑个体运动的疾病传播模型.基于二维平面空间,首先介绍个体运动模型,然后将运动个体嵌入到标准的SIS(susceptible—infec—ted—susceptible)传播模型中,利用平均场理论分析得到改进SIS模型的传染临界值,并通过大量的数值仿真加以验证;其次,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长程运动对传染临界值的影响;最后基于改进的SIS模型,提出一些可行的抑制疾病传播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449.
针对真实市场间所具有的非线性、尾部极值相依性及时变性等相依特征,本文以2015年6月中国爆发的股灾为背景,从传染效应的存在性、传染强度、传染方向三个视角深入研究中国股市对日本、美国、韩国三个重要经济体股市的金融传染效应.首先,将极值理论(extreme value theory,EVT)与时变Clayton Copula函数相结合构建时变Clayton Copula-EVT模型,估计下尾极值动态相依系数,并进行统计检验,发现中国股市对日本、美国股市存在风险传染效应,而对韩国股市不存在风险传染效应;进一步地,量化中国股市对日本、美国股市的风险传染强度,发现中国股市对日本、美国股市的传染强度都较大,且中国股市对美国股市的传染强度明显强于其对日本股市的传染强度;最后,利用基于时间延迟的去趋势交叉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中国股市与日本、美国股市之间的风险传染方向,发现股灾后市场间风险传导方向发生了改变,风险主要由中国股市传染至日本、美国股市.上述实证结果为深入研究市场间金融风险传染的非线性相依特征机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50.
将连续方式的接种、剔除和隔离干扰引入模型,建立了一类具有非单调传染率的SIQR传染病模型;首先,通过计算得到了疾病流行的阈值R_0及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存在的条件;其次,当R_01时,采用Routh-Hurwitz判据和极限方程理论证明了无病平衡点具有全局渐近稳定性,当R_0 1时,运用Liapunov函数和LaSalle不变集原理证明了地方病平衡点E~*也具有全局渐近稳定性;接着,为了进一步说明理论研究的正确性,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最后,借助阈值R_0的偏导数,对连续方式的接种、剔除和隔离策略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