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21篇
  免费   730篇
  国内免费   1547篇
系统科学   2434篇
丛书文集   755篇
教育与普及   16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0篇
现状及发展   158篇
综合类   20476篇
  2024年   200篇
  2023年   718篇
  2022年   689篇
  2021年   751篇
  2020年   659篇
  2019年   635篇
  2018年   349篇
  2017年   459篇
  2016年   513篇
  2015年   793篇
  2014年   1372篇
  2013年   1336篇
  2012年   1406篇
  2011年   1462篇
  2010年   1502篇
  2009年   1554篇
  2008年   1626篇
  2007年   1430篇
  2006年   1030篇
  2005年   826篇
  2004年   653篇
  2003年   602篇
  2002年   514篇
  2001年   558篇
  2000年   409篇
  1999年   368篇
  1998年   335篇
  1997年   254篇
  1996年   209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35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Xue-Jian  福宝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24(16):6963-6972
地膜的使用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大量的残膜同时也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白色污染,而目前针对残膜的降解处理研究又极为缺乏。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绿色的污染物处理方法,可以通过在反应空间生成大量高能电子和活性物质对污染物进行降解。本文首先采用高频交流针板电晕放电结构,针对电极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反应空间内的电场强度的电子密度。然后通过电晕等离子体降解技术对地膜进行处理,最后对比了不同的放电功率、空气湿度、针膜间距、放电间距对地膜降解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针尖的形状和针针之间的距离会对电子密度和电场强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当针尖斜率为3.33,针针间距为12mm时,电子密度和电场强度最大,分别为1.55×1013m-3和1.2×106V/m;放电功率的增大会导致空间内能量密度的提高,从而提高空间内高能电子和活性物质的产生效率,提高地膜的降解效率,当输入功率为64W时降解效率达到0.96%,但能量效率会随着输入功率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当输入功率为56W达到最佳能量效率为34.29(μg/w·h);空气湿度的增加不仅会导致放电形态发生变化出现稳定的微放电,也会提升活性物质的产生效率,当空气湿度达到70%RH时,地膜降解效率提升1.04倍;地膜与针尖的之间的距离也会导致稳定的微放电产生,将降解效率由0.43%提升至1.02%;此外,针板电极的间距也会对降解效率产生影响,当放电间距为15mm时可以达到最佳的等离子体的辐射范围和辐射强度,使降解效率和能量效率均达到最大,与仿真条件一致,分别为2.3%和68.18(μg/w·h)。  相似文献   
922.
以氧化锌原胞的晶格优化为例,比较VASP计算程序包中2种晶格优化方法的差异:一种是状态方程拟合法,先设置参数ISIF = 2,保持晶格体积不变,优化离子位置,对体积进行缩放计算得到能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图(E-V关系图),然后通过Brich-Murnaphan状态方程(BM状态方程)拟合E-V图得到平衡体积,最后通过平衡...  相似文献   
92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也在逐步提高,消费领域在不断扩展,因而提出拓展消费这一新的概念。同时改变现有的在研究消费效用最大化时对周期阶段划分的方法,把拓展消费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借以引入各阶段倾向的效用模型,并运用多阶段最优动态规划和变分法原理来探讨完全行为个人整个生命周期谋求拓展消费效用最大化时各阶段的最优消费解。通过研究,得出了在次优消费解的选择下,得以实现现实最优构成的结论。  相似文献   
924.
本文结合算例对框架结构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多面体优化方法的基本计算过程和程序设计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25.
针对X射线图像裂纹缺陷的分割问题,研究了基于图像灰度变换的OTSU阈值优化算法.通过引入灰度变换函数,建立图像灰度变换与最大类间方差之间的关系,解决由灰度分布不均匀产生的图像分割问题.通过OTSU阈值优化问题的设计,在图像灰度变换与图像分割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策略,找到使类间方差达到最大的阈值及对应的灰度变换函数,由此得到...  相似文献   
926.
建立了某轿车车门的有限元模型,利用灵敏度分析筛选出对模态和刚度性能比较敏感的关键钣件厚度作为设计变量,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进行样本设计,使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模型拟合车门质量、垂向刚度、侧向刚度及一阶模态频率响应的近似模型.以车门质量最小和侧向刚度最大为目标,以车门垂向刚度和一阶模态频率为约束,应用多目标遗...  相似文献   
927.
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hina Fusion Engineering Test Reactor, CFETR)中心螺线管模型线圈(central solenoid model coil, CSMC)低温测试系统的研制是保证CSMC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文章以换热器总综合传热数(UA)值、透平功率、压机功率、循环效率和换热器最小换热温差为优化变量,选取透平路分流量、透平出口温度与压力以及节流前的温度为优化目标,对CFETR CSMC低温测试流程中的900 W/4.5 K氦制冷流程进行优化分析。优化后的氦制冷流程循环效率在19%以上,换热器总UA值为37.84 kW/K,总制冷量达到1 kW以上,为CSMC低温测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28.
电控限滑差速器中的多片离合器受到摩擦和润滑油的双重作用,工作环境复杂,对多片离合器的耐热和耐压性提出较高的要求。文章依据热传导和热流分配原理建立多片离合器热力学仿真模型,分析不同压力下摩擦副表面和润滑油温度分布,并构建了一套多片离合器试验台架进行验证;利用热力学模型进行不同设计变量下的正交仿真模拟,并以结果为原始数据进行二次响应曲面设计,通过后退法使各系数显著性均低于0.05;利用遗传算法对设计变量进行优化,最终得到当摩擦衬片为32块、厚度为1.678 mm、内外半径差为7.408 mm时目标方程值最小,此时对应的温度和热应力分别为83.165℃、47.028 MPa。  相似文献   
929.
对纯电动汽车的换挡控制进行优化.基于四挡AMT参数设计,优化纯电动汽车的AMT传动系统的结构,对参数进行设计;对常规和特殊工况的换挡规律进行设计,并采用PD控制器对换挡的速度和挡位进行闭环控制.  相似文献   
930.
提出基于Petri网的购物储值卡流程优化方法.通过分析模型中各种行为之间的关系,查找现有购物储值卡模型存在的问题,通过增加相关的控制结构对其进行优化,使得优化之后模型具有安全性、有界性等性质,实现购物储值卡的实名化和可挂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