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21.
通过建立概化坡面模型,设置不同坡度下的单层无限深均质各向同性梯形壤土剖面,在不考虑蒸散发和土壤水分滞后效应的前提下,假定若干初始土壤含水量,借助Hydrus软件,在给定时空分布均匀降雨的条件下对Richards’方程进行数值计算以探索坡度对霍顿型降雨产流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产流基本随坡度增加而减小,而初始土壤含水量增加将抑制坡度对产流的影响,用幂函数可以较好地近似产流和坡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2.
运用灰色理论以定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因子影响小流域产流、产沙序更进行以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径流量是影响小流域产沙的首要因子,降雨复全因子PI10、PI30对产沙量的影响仅次于径流量;降雨复合因子PI为影响小流域产流的首要因子,降雨复合因子PI30对产流量的影响仅次于PI,降雨历时对小流域产流、产沙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3.
1《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立足本校,面向国内外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4-1263/N,国际标准连续刊号为ISSN1009-4490,它以反映自然科学各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成果和具有创新性的学术成果为己任,以繁荣科学文化、促进学术产流、发现和培养人才、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宗旨.主要刊登数学  相似文献   
24.
动用灰色理论对定西黄土丘陵区降雨因子影响坡面产流、产沙的序列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坡面产流的主要因子,降雨动能是影响坡面产沙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5.
通过室内小尺度坡面(4m×1m)人工降雨物理模型,设计沿坡面上下移动的移动降雨工况进行产沙产流过程比对试验,对产流产沙量时空特性及侵蚀泥沙粒径特性进行分析,探讨不同降雨移动方向条件下结皮对坡面产沙过程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结皮发育造成产沙显著减少;降雨向上移动时,结皮发育成熟使峰值产沙提前出现,而向下移动时产沙峰值始终随产流峰值一起出现;向上移动降雨工况在雨强3.6×10-5 m/s时达到产沙峰值和等效泥沙浓度的最大值,而向下移动工况则对应更大的降雨强度;结皮发育在降雨初期对产沙成分的影响最明显,总体上产沙成分保持特定比例结构,粉粒最易受侵蚀,粘粒次之。研究表明:结皮发育是影响移动降雨条件下坡面产沙时空特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6.
以蓄满产流为例,介绍利用excel表格的计算功能进行产流方案的建立、方案的评定的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27.
本文运用数值逼近方法,建立了一个下渗的数值逼近模型,并将这一模型应用到海南岛中部的乘坡流域进行产流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8.
根据半干湿地区的特点,介绍并分析了流域综合产流模型,将它与蓄满产流模型在模型的建立上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把这个模型应用到半干湿的文峪河流域,使之与蓄满产流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流域综合产流模型从结构和应用上更适合于半干湿地区;究其原因:综合产流模型所描述的产流规律是超渗与蓄满的结合,降雨率大于入渗率便产流,随着入渗量的累计,又使得流域逐渐蓄满。  相似文献   
29.
水循环综合模拟系统的降雨产流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阐述国内自主研发的水循环综合模拟系统(HIMS,hydro-infomatic modelling system)降雨产流模型的新发展。HIMS原有产流计算主要是基于降雨动态入渗机制的LCM模型,该产流模型是通过大量野外小流域观测试验提出的经验模型。为进一步揭示其物理机制,HIMS研究团队基于物理机制清晰的Green-Ampt模型,提出了新的GAF模型。从理论上通过GAF模型可以直接推导出LCM模型,以及SCS-CN模型,并证明了LCM模型是GAF模型的高精度幂指数近似,而SCSCN模型是GAF模型的倒数线性近似解简化;通过对GAF模型解析解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两参数SCS-CN修正模型,使之包含了雨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山坡地分布型降雨下渗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山坡地的降雨下渗特性,利用质量、能量守恒定理,并结合坡地的地貌条件,建立了描述山坡地潜水层水充运动规律的剖面二维偏微分方程,采用加辽金有限元数值方法求解模型,模拟了坡地下渗和土壤表层水流运动过程,计算结果能够揭示山坡地产流过程和下渗过程的特点与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