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2篇 |
教育与普及 | 42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6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海生贝类壳体生长层的高分辨率同位素记录研究——以南海北部典型贝类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南海北部贝壳生长层高分辨率分析表明,贝壳生长率、成分和同位素组成存在着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和趋势变化,季节性变化主要是气候变化所致,而趋势变化主要反映贝类的生理趋势.由于大多数贝类成年后的生长比较缓慢,所以在整个生长序列中都存在生理趋势,分离生理趋势后可获得环境的季节性变化.与环境变量对比分析表明,贝壳氧同位素组成季节性变化主要受海温影响,并与之有较好的相关性,因而是高分辨率研究海洋环境的替代性指标.在本研究的贝类中,鳞砗磲与海蜗牛氧和碳同位素的变化基本是同步的,并且与温度的季节性变化有较好的相关性,指示着在温度控制下它们的氧碳同位素发生了平衡分馏,而褐带鹑螺则相反,意味着其碳同位素还可能受代谢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海绵相关微生物是药物开发的重要资源.本文利用6种培养基对汕头南澳普遍存在的海绵Halichondria sp.的共附生放线菌进行分离和培养,共得到36株放线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些放线菌分别属于Streptomyces、Nocardiopsis和Micromonospora属.抗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分别对Staphylococcus aureus、Bacillus subtilis和Escherichia coli等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同时分子方法筛选显示这些放线菌具有潜在产生聚酮类、角蒽环类和非核糖体多肽类的能力.本研究结果为海绵相关微生物在药物开发方面积累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3.
24.
在湘东北中生代陆内拉张带中发现了一组特殊的钠质煌斑岩.岩石以富Na 2 O,高TiO 2 和Nb,Ta,Nd,LREE弱富集以及不出现负铕异常为特征.测得Rb-Sr同位素年龄为136Ma.Sr同位素初始比值为0.705331,Nd同位素初始比值为0.512639~0.512654,ε Nd (t)值为+3.5~+3.8.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组成具有洋岛玄武岩(OIB)地幔源区性质,构成特殊的钠质煌斑岩地幔源区.推测钠质煌斑岩形成于板内软流圈地幔上涌的地幔热点式构造环境,来自软流圈含挥发分的流体/熔体与下地幔的交代作用可能是制约钠质煌斑岩形成和陆内拉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5.
从陆架泥质沉积中寻找高分辨率的全新世东亚季风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对全新世东亚季风的研究,一是重造了不同地区的季风气候与环境特点,分析、划分了不同的阶段并总结了各阶段的特点;二是通过高分辨率的气候代用指标进一步开展定量古气候研究,揭示其变化与周期,探讨其驱动机制.已有的研究主要来自陆地,而利用海洋沉积物研究季风则集中在深海;且主要体现的是气候整体变化特征或侧重于夏季风,而专门论述全新世东亚冬季风的报道则较少;尚未在短时间尺度上有效地确定全新世东亚冬、夏季风的关系及其驱动机制.该文指出,可以利用中国边缘海陆架泥质沉积开展全新世高分辨率的东亚古季风研究,其粒度和Rb/Sr比值等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可分别作为高分辨率的东亚冬、夏季风演化的替代性指标. 相似文献
26.
与造礁石珊瑚共生的虫黄藻(Zooxanthellae)的密度和色素变化是珊瑚礁白化的最主要特征.通过对海南三亚鹿回头、小东海和广东省大亚湾海区共12科21属39种石珊瑚的共生体虫黄藻密度分析,得出:(ⅰ)与珊瑚共生的虫黄藻平均密度变化于0.67×106~8.48×106cells/cm2之间,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性,其中枝状珊瑚的共生体虫黄藻密度相对较低(0.67×106~2.47×106cells/cm2),而块状珊瑚的共生体虫黄藻密度相对较高(1.00×106~8.48×106cells/cm2);(ⅱ)水深4m以内珊瑚共生虫黄藻密度普遍比水深7m左右接近海底的珊瑚的高;(ⅲ)相对高纬度的大亚湾(~22°N)与三亚(~18°N)相比,海温相同的环境下,与珊瑚共生的虫黄藻密度的纬度差异不明显;(ⅳ)局部白化的同一珊瑚个体,未白化部分的虫黄藻密度>半白化部分>完全白化部分.进一步分析认为:(ⅰ)块状珊瑚与枝状珊瑚虫黄藻密度的差异性可能是导致枝状珊瑚易于白化的主要原因,如低密度共生虫黄藻导致枝状的鹿角、杯形珊瑚等易于白化死亡;(ⅱ)珊瑚共生体虫黄藻密度受人为因素制约,如沉积物增加、潜水活动造成海水浑浊、海产品养殖活动引起的硝酸盐、磷酸盐增加等都可能导致共生虫黄藻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27.
大容量气枪震源在海陆联测中的应用:南海北部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利用海上大容量气枪震源和陆上地震台站在南海北部进行海陆联测试验尚属首次. 试验结果表明, “实验2号”调查船新枪阵的信号传播距离最远为255 km, 信号有效范围达5×104 km2, 覆盖了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比旧枪阵在信号强度、传播距离和有效范围等方面都有大幅度提高, 说明气枪震源的更新改造是成功的. 与其他地区已有的试验结果相比较, 发现新枪阵的激发效果达到了国际同类震源的最好水平, 特别是在利用陆上固定地震台站接收远距离海上气枪信号方面有新的突破, 这对于沿海地区三维地壳结构的探测和“地震雷达”概念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8.
白垩纪同褶皱重磁化组分揭示中扬子褶皱带构造旋转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中扬子褶皱带的变形过程, 对重庆万州地区中三叠世灰岩和中晚侏罗世砂岩进行了古地磁研究. 系统热退磁表明, 侏罗纪样品受现代地磁场重磁化严重, 三叠纪样品分离出3个重磁化组分: 低温(0~200℃)、中温(200~360℃)和高温(400~460℃)组分. 低温组分分布于现代地磁场方向附近, 可能为黏滞剩磁. 逐步展平褶皱检验显示: 中温组分在褶皱展平至 33%±8%时获得, 相应古地磁方向为 Dec = 11.2°, Inc = 45.2° (α95 = 4.5°, N = 34), 对应古地磁极位置79.3°N, 219.5°E (dp = 3.6°, dm = 5.7°); 高温组分在褶皱展平至50%±27%时获得, 在95%置信范围内取褶皱展平至 70%, 相应古地磁方向为Dec = 24.2°, Inc = 49.0° (α95 = 3.6°, N = 23), 对应古地磁极位置为69.2°N, 195.5°E (dp = 3.1°, dm =4.8°). 与白垩纪参考古地磁方向或极位置比较, 上述重磁化组分揭示该地区在褶皱变形的中期经历了12.8°±3.5°的顺时针旋转, 而变形后期以来没有发生旋转. 结合前人数据, 认为中扬子褶皱带万州-香溪段部分弯曲是由弯山构造引起的; 湖北蒲圻地区在褶皱变形末期以来经历了27.5°±5.8°的顺时针旋转, 因此至少50%的构造旋转是由于弯山构造导致的. 中扬子褶皱带发生于侏罗纪末期和早白垩纪的褶皱造山事件也揭示了华南-华北地块碰撞可能一直持续到早白垩纪早期. 相似文献
29.
海洋细菌 Aeromonas hydrophila和Vibrio vulnificus对单萜柠檬烯的生物转化产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南海海洋细菌嗜水性气单胞菌Aerom onas hydrophila(5-213)和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13-203)在培养基中添加单萜(D)-柠檬烯后提取产物的组成变化情况。经GC-MS分析发现该两细菌对(D)-柠檬烯有显著的生物催化转化作用,能对底物进行不同程度的氧化、还原、水解、酯化、开环等反应,并产生丰富的系列结构不同的其它萜类化合物:包括单萜、倍半萜、二萜、以及三萜等。通过单萜微生物转化和生物合成必将获得新的活性萜类产品,也为丰富的天然单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0.
南海演变与季风历史的深海证据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汪品先 翦知湣 赵泉鸿 李前裕 王汝建 刘志飞 吴国瑄 邵磊 王吉良 黄宝琦 房殿勇 田军 李建如 李献华 韦刚健 孙湘君 罗运利 苏新 茅绍智 陈木宏 《科学通报》2003,48(21):2228-2239
用深海记录中的地球化学、微体古生物和孢子花粉等多项指标, 获得了东亚季风演变历史, 揭示出近8, 3.2, 2.2和0.4 Ma等事件, 证明东亚和南亚季风的演变有十分相似的阶段性, 主要区别在于冬季风信号的强盛; 而南海南部季风变化的频谱, 显示出低纬海区的特色. 大洋钻探184航次还取得了南海演变的沉积证据, 发现深海相渐新统, 证明海盆扩张初期已经有深海存在; 渐新世晚期地层有4次间断, 并经历明显的成岩作用, 说明是该区最强烈的构造运动; 通过沉积类型和速率的对比, 发现今天南海南北沉积环境的强烈差异, 要到300多万年前方才出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