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提高分类的精确度,提出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增强学习型分类器。采用分割算法对训练数据集中连续的属性进行离散处理;利用粗糙集理论获取约简集,从中选择一个能提供最高分类精确度的约简。对于不同的测试数据,由于离散属性值的变化,相同的约简可能达不到最高的分类精确度。为克服此问题,改进了Q学习算法,使其全面系统地解决离散化和特征选择问题,因此不同的属性可以学习到最佳的分割值,使相应的约简产生最大分类精确度。实验结果表明.该分类器能达到98%的精确度.与其它分类器相比.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文本数据具有高维、稀疏、海量的特性,给传统的聚类算法带来了极大挑战.提出一种基于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t-SNE)的文本聚类方法.首先通过t-SNE将高维文本数据嵌入到低维空间,使得高维空间相似度较低的文本对应的映射点距离较远,而相似度较高的文本对应的映射点距离较近;然后根据低维空间映射点坐标,再采用传统的聚类分析算法进行聚类,得到最终的聚类结果.在多个基准文本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微尺度激光喷丸是一种灵活、精准的加工工艺,能够广泛应用于微电子设备中的电子微器件中,以改善电子微器件的强度及可靠性要求。为了研究微尺度激光喷丸对电子微器件的强化机制,对电子微器件常用加工材料铜箔进行微尺度激光喷丸强化。微尺度激光喷丸及未喷丸铜箔材料表面轮廓度、变形情况及显微硬度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光斑的搭接率对铜箔微变形深度有一定影响,随着激光光斑能量的增加,铜箔微变形深度逐渐增加,经过微尺度激光喷丸强化的铜箔表面显微硬度得到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4.
提高人脸识别算法的识别率,提出一种基于半监督局部线性嵌入(Semi-Supervised Locally Linear Embedding,SSLLE)的人脸图像识别方法。针对局部线性嵌入(Locally Linear Embedding,LLE)算法非监督学习的缺陷,引入半监督思想,在构造邻域的时候利用部分样本的标签信息来重新调整距离矩阵;使用调整后的距离矩阵进行线性重建从而实现数据降维。在Yale和ORL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能有效的提高人脸识别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空间目标的相对位置与姿态探测是航天器对接领域的研究重点,探测方法主要分为遥测法和光学测量法两大类.其中,后者依靠其速度快、稳定性高、信息量大等优势,成为了近距离位姿探测的主要方法.我们通过双目视觉模型可计算出空间合作目标上特征光点深度信息,再根据特征光点间已知的结构、尺寸等约束信息,实现对目标姿态的解算.本文依据PSD相较于CCD和CMOS传感器,有无需图像特征提取过程、响应速度快、位置分辨率高等优势,且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的仿生学结构可直接获取到探测目标的深度信息,提出了采用双PSD视觉模型,并配合特征光点的亮度与顺序联合调制实现对空间合作目标的位姿探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当光标靶姿态调整±30°时,系统的平均测量误差为2.541°,当姿态角小于15°时,俯仰角和偏航角的平均偏差分别为0.923°和0.563°;大于15°时,受限于光源发散角度的影响,俯仰角和偏航角平均偏差分别增加至4.566°和4.106°,系统能够快速、稳定解算光标靶的空间位姿. 相似文献
16.
张成彬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4):39-42
针对基于Intemet/Intrant的网络CAI课件的开发问题,给出了三层C/S机构的网络CAI课件的体系结构。并在讨论网络CAI课件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普通高校现有教学资源和CAI课件开发现状,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网络CAI课件开发方案,给出其总体结构,并就有关技术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分布式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重点从系统体系结构和软件功能两个方面给出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并对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流量控制技术,分析了令牌桶算法和RED算法的优缺点;给出了一种P2P流量控制算法,并且提出一种数据包调度策略和带宽配置策略,为用户合理分配了网络带宽资源,缓解了资源紧张现状,实现网络资源的按需分配;最后给出了实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9.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的师德人格对大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具有重大意义,应当加强高校辅导员良好师德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网络编程技术》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编程技术》教学实践中在教学内容涉及面广,新技术多,实验时问有限等问题。本文从课程教学的实际出发,阐述了网络编程技术课程的学习目的,并对网络编程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对《网络编程技术》的课程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