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2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已不能满足高校师生时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针时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的特点,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应如何开展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12.
李颖 《科技信息》2007,(19):19-20
文章以江苏省高校科研工作现状及转化情况为例,以数据指出中国高校科研成果多,转化率低的事实;然后着重从观念转变(包括社会各界、高校领导、科研管理部门科研人员本身)和加强科研管理(包括管理法制化和内部管理体制及加强科研管理部门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来论述如何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3.
赵慧  刘娣  卞万荣 《科技资讯》2012,(27):146-146
本系统以Atmega32为核心,通过GPS获取当地的经纬度,DS1302获取实时时钟,计算出实时的太阳高度角及方位角,并以此来控制两个方向的步进电机,实现主动式追日的目的。此外,在阴天时能停止对太阳收集装置的角度校正,减少了能量的损耗。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斜拉荷载倾斜角度和叶片埋深对螺旋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基于ABAQUS软件构建了砂土中螺旋桩的有限元模型,通过螺旋桩水平承载机理砂箱试验与竖向拉拔试验数据,对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设置4组不同叶片埋深的螺旋桩模型,分别施加不同角度的斜拉荷载,探讨了砂土地基中螺旋桩的承载性能与斜拉角度、叶片埋深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砂土中螺旋桩的极限承载力随着斜拉角度的增大不断减小;当斜拉角度小于30°时,螺旋桩极限承载力与斜拉角度的关系曲线近似呈线性;螺旋桩极限承载力存在一个临界埋深比,当埋深比大于等于4时,承载力不随埋深比的增大而变化。推导了深埋状态下螺旋桩受斜拉荷载作用的极限承载力公式,经验证该公式能较好反映螺旋桩极限承载力随斜拉角度增大而逐渐下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燃气轮机的一次调频能力对于电网频率的稳定十分重要。针对燃气轮机一次调频的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自抗扰控制策略。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出量直接反馈的自抗扰控制结构,并推导出其参数稳定域的计算公式。在介绍NSGA-Ⅲ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个控制性能指标的多目标参数优化流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燃气轮机机组的一次调频控制策略设计中。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自抗扰控制策略在保证鲁棒性的前提下能够提高燃气轮机机组一次调频的性能,显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苹果采摘机器人手眼协同作业过程中手眼关系的精度是影响机器人作业效率和作业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传统手眼标定方法求解精度低、线性化求解时解耦精度丢失和非线性求解时累积误差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CP算法的手眼标定方法.以Tsai〖CD*2〗Lenz法的求解结果作为ICP匹配算法初值,通过确定ICP匹配算法中误差阈值和迭代次数最优组合得到精确的手眼转换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避免了求解时精度丢失和误差积累等问题,与Tsai〖CD*2〗Lenz算法相比,旋转精度提高了13.6%,平移精度提高12.47%.  相似文献   
17.
综合利用课件与Multisim软件进行《模拟电子技术》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正 《科技信息》2009,(33):168-168,175
利用Mulfisim作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手段,因其直观生动,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使学生避免复杂的公式推导,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电路的工作原理;运用多媒体课件,便于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和记忆。  相似文献   
18.
19.
培养毕业生工程师背景下的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且国际互认的工程教育与工程师认证已成为教育界、工程界的广泛共识.探讨了在学历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相结合的高等工程教育背景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改革过程中的几点思考,旨在探索与培养毕业生工程师相适应的力学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20.
随着理工科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作为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之一的课程设计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进一步改革细化。为了提升专业课课程设计教学质量,解决现有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学生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能力不足、考核方法粗放、课程设计学时较短等问题,探索合适的专业课课程设计教学中教与学的方法,着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更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