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随着高强螺栓的出现以及制造工艺的进步,螺栓连接在钢桁梁桥中逐渐占据主体地位,然而钢桁梁桥螺栓脱落的情况较为严重。本文对预紧力、螺栓腐蚀和螺栓缺失等因素对螺栓受力特性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外荷载作用下,节点板最外侧的第一排螺栓的拉应力最大,在养护过程中需重点关注;随螺栓预紧力的减小,螺栓应力呈减小趋势,在养护过程中,需关注预紧力的变化,防止其造成螺栓松动;随螺栓腐蚀面积的增大,螺栓的应力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会增大其断裂概率,需加强巡视并及时更换被腐蚀螺栓;一侧节点板螺栓缺失,会对另外一侧节点板相应位置的螺栓应力产生较大影响,需关注这些螺栓的异常。 相似文献
32.
配位聚合物不仅具有迷人的结构,而且在化学分离、气体的存储、磁学、光学、催化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芳香环羧酸含有大的π电子体系,利于电子的传递,此外,羧基配位模式丰富,易于构筑结构新颖的配合物。金属离子的配位模式,配体的种类是影响配合物结构和性质的决定因素,而反应物的配比、温度、浓度、pH值等因素在合成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利用三种含芳香环羧酸作为主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利用溶剂热和溶液法合成了几种配合物。我们利用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初步讨论了这类配合物的合成条件及规律。 相似文献
33.
水闸泄洪时,下泄水流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导致出闸水流的流速增加和水面下降,从而形成附加渗透水头.研究了闸孔泄洪条件下水跃区附加渗透水头对闸室基底渗流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保证工程安全,在进行闸基的防渗布置时不仅要考虑静态渗透水头的作用,还应考虑下泄水流水位变化所引起的附加渗透水头对闸基渗流稳定的影响.提出了减小附加渗透水头的工程措施,冒水孔应设置于消力池末端,而将消力池前段设为不透水底板,以利用跃后高水来提高渗流出逸点的压力水头,从而达到减小附加渗透水头的目的. 相似文献
34.
三级配混凝土单轴破坏的细观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将混凝土看成是由骨料、界面和砂浆组成的非均质复合材料,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arc对东江拱坝三级配混凝土试件单轴受拉、单轴受压破坏的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按照试件的实际配比计算出各种粒径骨料的数目,采用蒙特卡罗法对混凝土骨料进行随机投放,生成试件的随机骨料模型.研究中,单轴受拉时采用最大拉应力准则,并考虑了材料的软化;单轴受压时采用线性莫尔-库伦准则.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其内部的细观结构组成密切相关,材料的宏观破坏是细观结构破坏累积的结果,无论是受拉时的开裂还是受压时的屈服,几乎都首先发生在界面上. 相似文献
35.
36.
现代化图书馆“微笑服务”理念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治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1):66-67
探讨了图书馆微笑服务的内涵,针对图书馆传统微笑服务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立在先进技术手段基础上的现代化图书馆微笑服务的理念。 相似文献
37.
黄花水龙浮巢净化富营养化水体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黄颡鱼夏花培育水体为试验用养殖污水,黄花水龙作为净化水质的植物浮巢材料,分别设置了1,2,3kg/m^3三种水龙初始生物量的鱼草共生系统,并与传统的商业性养殖模式作同步比较,分析了黄花水龙对养鱼污水主要水质因子、鱼苗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经过6周饲养,试验结果为:试验组的鱼草共生系统水体水质优良,鱼类生长良好,试验终未水体中溶解氧浓度(DO)≥6.0mg/L,总氨氮(NH4^+ -N)≤1.22mg/L,化学需氧量(COD)≤96mg/L,悬浮固体浓度(髂)≤26mg/L,成活率≥70%;对照组的有鱼无草系统中水质逐渐恶化,鱼类生长受到抑制甚至生存也不能保障,试验终末DO=3.0mg/L,NH4^+ -N=3.8mg/L,COD=134mg/L,SS=80mg/L,夏花成活率仪为16%.研究结果表明:黄花水龙可有效净化水质,确保了夏花生产良性运行,还节约了水资源并达到无污染排放. 相似文献
38.
移动边缘计算可为用户提供低时延的服务.然而,随着用户的需求变得日益复杂多样,单个边缘服务器难以满足其需求.因此,多边缘服务器协作环境下的服务选择问题成为服务计算领域的热点难题.本文首先将该问题建模成带约束的最优化问题,然后提出了一种启发式的服务选择算法-LLMES算法.该算法是在边缘服务器网络中根据迪杰斯特拉算法求解当前本地服务器的邻居节点作为候选服务器,并基于低时延多有效服务的贪心选择策略选择为用户提供有效服务最多且时延最小的服务器作为当前最优服务器.从而选择出一组相互协作的边缘服务器集合共同为用户提供服务,即选中一组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最后,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LLMES算法性能明显优于其他3种具有代表性的算法. 相似文献
39.
40.
钢管砼拱桥在我国的应用仅有十几年的时间,但是在这短短的十余年时间里,它却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工程成品遍布我国的大江南北,是现阶段最为常用的桥梁形式之一.本文主要以某工程为例,对钢管砼拱桥中的尼尔森双吊杆结构体系的设计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