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9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双频介电测井资料解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新疆油田介电测井资料的解释质量,在综合考虑了岩石电阻率、介电常数及其频散特性与油气饱和度关系的基础上,构造了频散衰减指数法、饱和度差值法、饱和度连乘法、介电常数频散校正法、径向饱和度差值法、介电常数差值法、组合参数法、电阻率与介电常数比值法和相位差与幅度比交会图法9种定性的油气指示方法,并应用于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9种定性方法均有效果,特别是幅度比与相位差的交会图法效果更为明显,能很好地识别油气层。  相似文献   
142.
浅析市政工程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城市建设高速度、高质量、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市政工程质量好坏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公共利益,直接影响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根据市政工程质量的五大因素,从市政工程建设过程环节出发加强对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3.
油气藏流动单元研究属于地质学与油气田开发工程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的交叉性学术研究方向。对国内外近20年流动单元研究进展和现状作了简要述评,概述了不同角度提出的流动单元概念和研究方法,提出了对流动单元概念的理解及其基本研究思路;并在流动单元与岩石物理相的关系、关于流动单元的动态性、定量描述流动单元参数选择、应用FZI划分流动单元的探讨等方面也提出了认识和意见,以期能更深入有效的开展流动单元研究。  相似文献   
144.
利用镜像反映及势函数的叠加原理,导出了气顶油藏中任意一点的势函数,推出了气顶油藏中水平井井底势差和水平井的产量方程,研究了水平井的位置对气顶油藏水平井产量、临界产量及气锥时呵的影响,获得了气顶油藏中水平井的合理位置。  相似文献   
145.
通过成像测井资料并结合地质资料和常规测井资料分析,对16井区火山岩裂缝性储层有效性和渗透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火山岩储层空隙类型主要为裂缝和基质溶孔,储层模式主要为裂缝直接连通裂缝型、裂缝间接连通的孔隙—裂缝型,储层类型有低孔—裂缝型和孔隙—裂缝型2种;储层孔隙度较小,基质岩块孔隙度为2%~22%;裂缝为0.01%~0.08%,为低孔、低渗性储集层;储层主要分布在火山岩的中上部不整合面250 m以内。  相似文献   
146.
针对目前大多数低渗透油层的渗流研究都是通过岩芯驱替实验得到渗透率与启动压力梯度的关系,不仅费时费工,而且考虑的因素比较单一的问题。通过对中国西部某低渗油田不同渗透率岩芯室内驱替实验,从流体在低渗透多孔介质渗流机理出发,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回归分析,建立了新的物理模型,提出了一种求解启动压力梯度的新方法,得到求解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数学模型。由数学模型可以得到启动压力梯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驱动压力梯度、流体的流度,启动压力梯度与前者成正比关系,与后者成反比关系。利用求解启动压力梯度的数学模型,结合低渗透油田实际,研究了启动压力梯度对单井产量、极限注采井距和含水上升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7.
采用稠油井自偿式降粘技术解决了国内稠油超稠油开发中因粘度过高而影响产能的问题 .具体工艺是在井口设计安装了降粘设备 ,把不同比例降粘剂注入油套环形空间 ,降低了原油粘度和原油在井筒及管线的流压 ,提高了单井产量 .单井抽油时率由降粘前 80 3 %提高到 97 3 % ,降粘井周期产油量提高了 3 60t,抽油机耗电平均降低了 2 6 7% .该工艺流程简单 ,投资少 ,见效快 ,经济效益明显 .  相似文献   
148.
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区二叠系梧桶沟组和平地泉组储层发现稠油/沥青。原油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表明二叠系储层的稠油来自凹陷二叠系平地泉组源岩。分析了二叠系稠油的成因,指出该区稠油是低成熟与生物降解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立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区的成藏模式,指出稠油/沥青与岩性可形成封堵作用,进而在斜坡区的下倾方向可找到来自二叠系来源的正常油藏。  相似文献   
149.
首先对盆5井区凝析油气藏的凝析气和原油高压PVT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计算,确定了适合描述该凝析油气藏流体相态行为的流体组分特征参数;利用地质研究成果所确定的单井各层物性参数,结合构造形态和井位,建立了相应的三维地质模型;为了论证盆5井区凝析油气藏气顶合理开发技术指标,从6个方面对该凝析油气藏未来的开发指标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所得的研究结论有利于指导该凝析油气藏实际开发生产。  相似文献   
150.
岩心描述是油气勘探及地质研究中最基础、最重要、最关键的工作之一,迫切需要以岩心基础描述和含油气水分析相结合的现场综合岩心精细描述技术。该技术流程具体分为描述前准备和系统性地质认识、取心段整体观察和认识、岩心详细描述和显示情况分析、环境分析和油气水显示分析、沉积(微)相、物性特征以及油气水层初判与分析以及沉积储层和油气水层综合分析等步骤。其中,取心段整体观察和认识以及岩心详细描述和显示情况分析是现场取心综合岩心精细描述的关键。运用该技术,对准噶尔盆地达巴松地区达9井三叠系百口泉组以及莫索湾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第二段取心井段进行了岩心精细描述,明确了百口泉组扇三角洲和侏罗系三角洲不同沉积体系的相对优质砂体类型及其发育特征,系统地建立了不同沉积相类型与测井相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