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55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71.
提出了以风机变频增风稀释工作面超限瓦斯为核心的变频查找法.由稀释公式可计算出稀释瓦斯的所需风量,通过查找方法不断地从风机特性曲线库中选择曲线并带入风网解算程序,解算的风量不断地与稀释瓦斯的需风量作比较,最终选择出一条最接近且大于稀释风量的风机特性曲线.通过变频器调频将风机调至此特性曲线下运行,进而稀释瓦斯.搭建了实验模型,模拟瓦斯浓度超限时风机变频稀释瓦斯.实验表明风机所处的常态频率越小其稀释能力越大,在稀释能力范围内,可快速将超限瓦斯稀释到安全值,且调风比趋近于1.证明了变频查找法具有快速性、精准性、随动性、稳定性以及较好的稀释效果且风量利用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572.
遵循公共安全感的多维性,从城市治理、社会发展及居民日常生活等角度构建了公共安全感的测量指标体系,基于2021年CCPSD的调研数据资料,观测居民公共安全感的空间格局分布样态。结果表明:公共安全感的权重表明公众的安全需求集中在自然灾害、交通、治安及社会保障等领域;城市居民公共安全感总体偏低,且各地区间差距明显;不同维度的公共安全感亦呈现出复杂的现实格局。基于此,提出以提高居民安全感知绩效为抓手,从“重监管、促公平及精细化”三方面给出公共安全感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573.
为研究煤体动力灾害孕育发展过程的破坏特征及其前兆信息,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煤体受载破坏过程中的能量演化规律,对煤体失稳破坏的前兆特征进行了判识。结果表明:煤体受载破坏过程呈显著的非线性演化特征,能够判识煤体失稳破坏的临界点、失稳点与破坏点信息;煤体受载损伤不同阶段能量演化特征差异显著,进入弹性阶段后,输入能快速增加,弹性能占比呈升高趋势,耗散能变化较大,煤体失稳破坏时耗弹比呈“阶跃”式突变特征,其值从30迅速增至90;定义并计算了能量耗散率与能量释放率,该指标在煤体破坏的临界点、失稳点与破坏点同样出现了异常响应特征,破坏点处最为显著,Gd/Ge的值由20突增至100以上。受载煤体失稳破坏本质上是外界能量输入与驱动的结果,煤体能量指标能够更好地揭示试样损伤破坏过程的非线性演化特征,精细地捕捉煤体失稳破坏的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574.
程海涛  邹彪  刘嵩  李聪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0):13599-13604
秸秆是引起山火的常见典型可燃物之一。为了有效预防由秸秆火灾引起的大规模山火,有必要对秸秆燃烧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文章开展了直径为1 m、宽度从10 cm到60 cm的初始线性火源的秸秆燃烧实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火焰蔓延扩散过程,并对秸秆的质量损失速率、火焰温度等燃烧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秸秆燃烧过程呈现匀速蔓延的特点,蔓延速率与秸秆宽度成正相关关系;火焰前锋在宽度较窄时呈现凹形形状,在宽度较宽时呈现凸形形状。建立了秸秆的质量损失速率与火焰前锋横纵比的定量模型;火焰温度呈现“快速升高-缓慢降低”的趋势,秸秆表面温度超过500 ℃。研究结论有助于评估由秸秆燃烧造成的火灾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575.
为了揭示北淮阳地区古生界杨山煤系的构造热演化特点,探讨该区燕山运动以来构造-热历史,了解地壳浅部构造热过程提供依据,本文应用刻画温度与时间关系较好的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技术(FT),对该区杨山煤系的6个古生界碎屑岩进行热演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95 Ma±以前,北淮阳地区石炭系地层处于磷灰石径迹完全退火带温度范围内,至95 Ma±才抬升至脱离完全退火带的位置,并经历了一个缓慢的抬升过程,至31~47 Ma±快速抬升;较大年龄差异的存在极有可能是商城岩体异常高温所致;发生于燕山期的岩浆活动对锆石径迹发生退火作用有一定的影响,2个锆石样品开始脱离完全退火带的时间为130 Ma±和140 Ma±,对应的锆石年龄更可能是中生代印支-燕山期较强烈的构造-热事件的地质响应.  相似文献   
576.
577.
神华宝日希勒露天矿地处我国植物抗寒带二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和无霜期短等气候条件严重制约排土场的生态修复,根据当地气候立地条件做好植物引种是保障生态修复成功实施的首要条件.综合植物生长环境需求与神华宝日希勒露天矿排土场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冻害、活动积温和风场等气候条件是控制植物引种、影响植物生长与播种的关键因素.通过统...  相似文献   
578.
为解决铁路隧道机械化施工过程中设备选型、进度模拟及工况适应性分析等问题,利用达索公司3DEXPERIENCE平台下的CATIA和DELMIA软件模块,紧密结合当前BIM技术的研究热点,先期完成了不同LOD深度等级的地形地质三维模型及结构单元库的创建,随后开展了基于各工序的系列施工设备动作关系和工作行程设计,最终实现了隧道BIM场景下的成套设备机械化施工方案可视化表达,并对设备的选型、适应性及施工进度等关键要素进行了过程分析,成功解决了隧道钻爆法机械化施工所遇到的上述典型问题,为施工单位面临类似作业模式的隧道工程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79.
综述了国内外深部煤及煤层气勘探现状,认为深部煤及煤层气开采已成为必然趋势。从深部煤层气角度出发,认为深部特殊地质条件会影响深煤层气成藏机制与赋存状态,因此需要建立适用于深部煤层气的勘探思想,完善深部煤层气地质理论基础。阐述了深部多气共采、二氧化碳气体驱替煤层气及同步封存、深部煤层气智能排采等前沿工艺及相关技术难题。从深部煤炭勘探开发角度,探讨了深部煤炭流态化开采、煤炭地下气化耦合二氧化碳捕捉与封存、深部煤炭和地热资源协同开采等目前较为先进的技术。深部煤及煤层气开采正在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基础地质理论和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使深部成为未来勘探开发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580.
有坡度下持续泄漏溢油流淌火的特性研究可以为溢油流淌火灾事故的预防和救援提供重要理论支撑。该文通过点源持续泄漏溢油流淌火实验,观测了不同坡度下持续溢油流淌火的扩散和燃烧过程,并测量了扩散速率。根据实验中是否观察到稳定过程与收缩过程,将溢油流淌火的扩散过程随坡度的变化划分为3个阶段。通过分析扩散过程中重力、摩擦阻力与表面张力随角度的关系,对于玻璃表面上的正庚烷流淌火,3个阶段可以划分为坡度为0°~3°时表面张力主导的扩散过程、坡度为4°~5°时摩擦阻力主导的扩散过程以及坡度大于5°时重力主导的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