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430篇 |
免费 | 9016篇 |
国内免费 | 9208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190篇 |
丛书文集 | 274篇 |
教育与普及 | 3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7篇 |
现状及发展 | 314篇 |
研究方法 | 12篇 |
综合类 | 54795篇 |
自然研究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0篇 |
2023年 | 231篇 |
2022年 | 266篇 |
2021年 | 444篇 |
2020年 | 1072篇 |
2019年 | 3592篇 |
2018年 | 3690篇 |
2017年 | 3896篇 |
2016年 | 4100篇 |
2015年 | 3866篇 |
2014年 | 3996篇 |
2013年 | 3313篇 |
2012年 | 2703篇 |
2011年 | 2484篇 |
2010年 | 2677篇 |
2009年 | 2109篇 |
2008年 | 1439篇 |
2007年 | 1512篇 |
2006年 | 1001篇 |
2005年 | 1044篇 |
2004年 | 1685篇 |
2003年 | 1664篇 |
2002年 | 1932篇 |
2001年 | 1285篇 |
2000年 | 783篇 |
1999年 | 672篇 |
1998年 | 499篇 |
1997年 | 533篇 |
1996年 | 333篇 |
1995年 | 305篇 |
1994年 | 352篇 |
1993年 | 502篇 |
1992年 | 472篇 |
1991年 | 484篇 |
1990年 | 326篇 |
1989年 | 246篇 |
1988年 | 307篇 |
1987年 | 153篇 |
1986年 | 202篇 |
1985年 | 90篇 |
1984年 | 38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16篇 |
1977年 | 23篇 |
1976年 | 6篇 |
1972年 | 66篇 |
1970年 | 6篇 |
1969年 | 9篇 |
1968年 | 11篇 |
1967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本文应用众数回归方法来考虑非线性模型的估计时把调整参数当作常数, 在适当的条件下得到了估计量的 √n 收敛速度, 该结果改进了已有的众数回归估计(把调整参数当作变量)的结果. 本文还做了一定的模拟实验来证实众数回归估计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83.
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效果评估是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由于突发事件的突发性、机理复杂、信息不完全以及应对具有时间窗口等,多指标综合评估和仿真方法一般难以满足实际的评估需求。为此,采用构造时效性评估函数的方法,既能在不完全信息下借助专家经验进行评估,又能反映应急响应程序中一环扣一环的影响关系。基于前期研究,本研究构造了一种新型的时效性评估函数,构造算例验证了函数的有效性,且使得函数最优性质的分析更简便,为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相关决策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 为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控提供新颖的杀菌剂及其增效组合。方法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化学杀菌剂、拮抗菌发酵代谢物及其复配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 7种化学杀菌剂均对病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3种药剂对病菌抑制效果最佳,EC50分别达0.21、0.30和0.81 μg/mL,其次为吡唑醚菌酯、代森锰锌和嘧菌酯。多菌灵的抑菌效果最差,EC50为15.03 μg/mL。生防菌发酵上清液和发酵上清粗提物对病菌的EC50分别为2.38 μL/mL和0.53 μL/mL。发酵上清液粗提物和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的复配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体积比6∶4和7∶3达最大毒性比,分别为1.39和1.41。结论 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毒力最大。解淀粉芽孢杆菌SJ1606所产粗提物对化学杀菌剂代森锰锌和吡唑醚菌酯具有增效作用,为后续农药新制剂研发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石榴枯萎病是由甘薯长喙壳菌引起,对石榴有严重危害的土传病害。利用拮抗微生物抑制病原菌的繁殖是石榴枯萎病绿色防控的有效手段。通过筛选具有对石榴枯萎病原菌产生拮抗效果的微生物,研究其抑制菌作用,以期为石榴枯萎病生物防控提供菌种资源。方法 从石榴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出真菌,根据产孢量、生长速率、拮抗系数及平板对峙结果进行筛选,对防效较好的真菌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进行鉴定,通过盆栽实验评估其对石榴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 能有效抑制石榴枯萎病菌菌丝的生长的菌株T9经鉴定为非洲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afroharzianum),盆栽防治效果最高可达71.35%。结论 该菌株展现出了对石榴枯萎病的生物防治效果,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
提出了“‘三融合’ICT应用型人才培养”教改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背景、凉山民族地区高校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西昌学院为例, 介绍了“‘三融合’ICT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路径, 即通过专业融合、产教融合、两育融合,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实践教学、“双师”队伍、职业精神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8个方面进行实践,形成凉山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地方的“三融合”ICT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分析了该模式在凉山民族地区人才培养、产业发展、脱贫奔康和乡村振兴中所取得的积极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88.
丰田精益生产模式对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作为丰田现场管理的核心精益工具,5S改进活动被视为实现精益生产不可或缺的步骤。本研究以员工认知负载为视角对5S改进活动进行建模,发现其能够有效降低员工认知负载,减少生产决策时间,从而促进员工生产效率。同时,研究强调了在5S改进中持续改善和及时维护生产环境的重要性,为企业管理者在实施5S现场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89.
载姜黄素/阿霉素叶酸偶联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黄素(CUR)是一种天然植物多酚,具有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功效,与抗癌药物阿霉素(DOX)联合用药可以提高阿霉素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从而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以壳聚糖为载体,叶酸为靶向受体,三聚磷酸钠(TPP)为聚阴离子,姜黄素与阿霉素为药物模型,利用阴阳离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制备了叶酸偶联壳聚糖载双药纳米粒,以达到纳米粒同时具有肿瘤靶向性和抗多药耐药的双重目的。目标产物通过红外光谱、SEM、Zeta电位仪表征了结构和形态,同时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生成纳米粒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适宜反应条件(偶联叶酸的壳聚糖浓度和TPP的浓度分别为2.5 mg/m L和1 mg/m L,反应温度25℃,搅拌速度500 r/min,反应体系p H为5.0~6.0)下,得到载药纳米粒粒径约190 nm,Zeta电位为30.72 m V,阿霉素和姜黄素的包封率分别可达85.7%和93.9%,相比目前其他的一些双载药纳米粒,包封率具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