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10篇 |
免费 | 463篇 |
国内免费 | 208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26篇 |
丛书文集 | 139篇 |
教育与普及 | 12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0篇 |
现状及发展 | 27篇 |
研究方法 | 22篇 |
综合类 | 483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7篇 |
2024年 | 55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75篇 |
2021年 | 85篇 |
2020年 | 57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49篇 |
2017年 | 55篇 |
2016年 | 62篇 |
2015年 | 95篇 |
2014年 | 170篇 |
2013年 | 140篇 |
2012年 | 135篇 |
2011年 | 165篇 |
2010年 | 177篇 |
2009年 | 197篇 |
2008年 | 223篇 |
2007年 | 238篇 |
2006年 | 186篇 |
2005年 | 188篇 |
2004年 | 171篇 |
2003年 | 196篇 |
2002年 | 245篇 |
2001年 | 247篇 |
2000年 | 210篇 |
1999年 | 250篇 |
1998年 | 217篇 |
1997年 | 207篇 |
1996年 | 209篇 |
1995年 | 161篇 |
1994年 | 143篇 |
1993年 | 136篇 |
1992年 | 112篇 |
1991年 | 93篇 |
1990年 | 76篇 |
1989年 | 84篇 |
1988年 | 64篇 |
1987年 | 57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针对当前时隙分配策略具有算法单一、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泛化能力弱等问题,基于差分进化算法,引入了混沌算法、自适应变异交叉算法和问题解处理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时隙分配策略。利用混沌算法初始化种群,增加种群多样性避免算法过早收敛;利用选择概率参数使得交叉和变异过程更加灵活,使算法初期增加搜索范围,算法后期增加获取全局最优解的概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时隙分配均衡度、稳定性、算法效率和泛化能力均优于差分算法和遗传算法,时隙分配均衡度和算法效率更高、稳定性更好、泛化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972.
铅烷发生的酸性模式与碱性模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FI-HG-AAS系统对K2Cr2O7体系铅烷发生的碱性模式与酸性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观察反应中反应物摩尔量与铅烷产率关系后发现酸性模式与碱性模式有相同的规律,采用高浓度K2Cr2O7氧化,其还原产物Cr(Ⅲ)会生成CrBn沉淀,严重吸附铅离子,导致铅信号下降。 相似文献
973.
获取结合面实用切向阻尼参数的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参数精度和机械系统特性综合的观点讨论了获取结合面切向阻尼参数的方法。分析了结合状态、机械系统中除所研究结合面以外的其它零件以及不同因素处理方法的影响。提出了获取结合面实用切向阻尼参数和变量表达式的方法。这些参数和表达式可以满足实际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974.
975.
乳清酸的2.5次微分示波极谱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拟定了乳清酸的2.5次微分示波极谱测定新方法。结果表明:在0.8mol/LHCl介质中,乳清酸产生一灵敏的极谱还原波,峰电位Ep=-0.77V(vs.SCE);其2.5次微分极谱峰峰电流ep″与乳清酸浓度在4.0×10-8~4.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n=9),检测限为1.0×10-8mol/L;13次平行测量4.0×10-7mol/L乳清酸的峰电流,所得RSD为1.8%。该方法可直接用于测定牛奶中乳清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976.
论述了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眼检系统的要求及基本原理,并对OCT眼检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指出了进一步提高纵向分辨率的方法,给出了OCT眼检装置对人眼视网膜细微结构的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977.
给出梯度神经网络模型的电路实现 ,证明了网络平稳点集合的全局 Hopfield稳定性。对各个平稳点吸引域的几何估计得到了相关结果 ,这为网络初始输入的数量与方向判定提供了基本的量度参数准则。 相似文献
978.
Guo-fa Sui Jin-shan Li Hong-wei Li Feng Sun Tie-bang Zhang Heng-zhi Fu 《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2012,19(2):151-158
To solve the difficulty in the explosive welding of corrosion-resistant aluminum and stainless steel tubes, three technologies were proposed after investigating the forming mechanism through experiments. Then, a 3D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systematic simulations in the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nsition-layer approach, the coaxial initial assembly of tubes with the top-center-point the detonation, and the systematic study by numerical modeling are the key technologies to make the explosive welding of LF6 aluminum alloy and 1Cr18Ni9Ti stainless steel tubes feasible. Numerical simulation shows that radial contraction and slope collision through continuous local plastic deformation are necessary for the good bonding of tubes. Stand-off distances between tubes (D1 and D2) and explosives amount (R) have effect on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moving velocity, and bonding of tubes. D1 of 1 mm, D2 of 2 mm, and R of 2/3 are suitable for the explosive welding of LF6-L2-1Cr18Ni9Ti three-layer tubes. The plastic strain and moving velocity of the flyer tube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stand-off distance. More explosives (R>2/3) result in the asymmetrical distribution of plastic strain and non-bonding at the end of detonation on the tubes. 相似文献
979.
文中首先根据交叉口交通流参数时间序列的相关性对关联交叉口进行定义,给出关联交叉口短时交通流可预测分析的几个定量指标,以及交通流时间序列最大Lya-punov指数的计算方法;然后提出在短时交通流时间序列的可预测分析基础上,选取一组预测模型并建立基于RBF网络的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提出了关联交叉口短时交通流的组合预测算法;最后对实测短时交通流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方法相对于单项预测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980.
不同屋面雨水径流中PAHs污染特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南京市典型沥青屋面、瓦屋面径流中PAHs含量进行了9场降雨事件的现场取样监测,对比分析了2种不同屋面径流中PAHs的EMC值及其各组分的浓度,并对其初期效应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沥青屋面径流PAHs污染较严重,其平均浓度为4 261.7 ng/L,而瓦屋面径流PAHs平均浓度仅为351.2 ng/L.沥青屋面、瓦屋面径流中PAHs均以4环组分为主,沥青屋面径流中3环组分占较大含量,而瓦屋面径流中5环和6环PAHs浓度仅次于4环PAHs.大多数降雨事件中总PAHs及各组分均存在较显著的初期效应;前期晴天数对PAHs在屋面的累积影响最大,瓦屋面径流PAHs含量受降雨强度影响较大,而沥青屋面径流PAHs含量受降雨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