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13篇
  免费   501篇
  国内免费   583篇
系统科学   487篇
丛书文集   503篇
教育与普及   357篇
理论与方法论   88篇
现状及发展   56篇
研究方法   41篇
综合类   13362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241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316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371篇
  2012年   406篇
  2011年   488篇
  2010年   430篇
  2009年   532篇
  2008年   592篇
  2007年   628篇
  2006年   512篇
  2005年   481篇
  2004年   356篇
  2003年   341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386篇
  2000年   398篇
  1999年   831篇
  1998年   663篇
  1997年   770篇
  1996年   671篇
  1995年   634篇
  1994年   524篇
  1993年   469篇
  1992年   426篇
  1991年   373篇
  1990年   342篇
  1989年   298篇
  1988年   255篇
  1987年   196篇
  1986年   92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阐述了在高压汽水试验回路上进行的600MW超临界直流锅炉汽水分离器模型,在锅炉实际启动过程中介质对筒壁瞬态传热试验研究,试验参数范围为P=3~11MPa,质量流量M=0.2~0.35kg/s,干度x=0.2~0.8.在此参数范围内通过试验研究,由导热反问题方法根据试验数据拟合出动态过程中介质对分离器模型内壁的放热系数关联式,并按模化理论推广到实际设备,为计算动态过程中汽水分离器热应力和优化启动程序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62.
运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对涡流室柴油机的热力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平衡分析讨论了通道节流引起的不可逆损和副燃烧室传热损,并与理想的柴油机热力过程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影响涡流室柴油机热效率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63.
本文通过L变换,把多自由度动力反应的微分方程组,变为含复参数的代数方程组。然后经L~(-1)变换和逐次求解代数方程组的方法求近似解,方法简单、精度高。  相似文献   
864.
探讨数据信息服务中的计算机通讯;介绍了DNA网络结构,DDCMP通讯协议和以此协议为基础的EMUTX软件研制。  相似文献   
865.
本文讨论了风力机塔架相似模型的建立,并把强风瞬时风速记录变换为符合相似条件的风模型。采用激振器对塔架模型做模拟风激振试验以及在静风荷载作用下塔架模型的光弹实验。完成上述工作,即构成了完整的风致振动的模化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866.
根据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绕组接线方式和运行特点,研究了该变压器电流的变化规律,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差动保护接线方式,并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动模实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867.
提出齿轮变速机构中不同模数齿轮副齿数方案的CAD 方法,根据需要可给出符合传动比要求的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齿数方案,传动比存在许用误差的标准齿轮齿数方案,以及综合优化齿数方案。  相似文献   
868.
气动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在纺织工业部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涤纶长丝高速纺丝工艺与设备”中的关键设备——高速卷绕头气动程控系统的研究与试制。该气动程控系统所完成的自动化操作项目较多,而组成的系统又不复杂,不失为一种廉价、安全、可靠的控制手段。同时也说明了气动技术的应用对于量大面广的纺织工业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本文介绍了方案选择,运用“X/D”线图法进行主回路设计及有关回路设计,绘出了完整的气动程控回路图。最后列出了实际运行的情况和结论。  相似文献   
869.
应用键台图-状态空间分析法为 M7120A型平面磨床液压换向控制系统建立了数 学模型。针对“刚性方程”问题,在建立和求解数学模型时采用了“状态分段法”,有 效地减少了仿真计算时间;在数学模型中保留了主要的非线性因素,使理论分析的精 度提高,对系统的换向过度过程进行了数字仿真及试验验证,两者结果基本吻合。用此 数学模型分析了系统诸参数对动态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原系统动态特 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8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