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4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40篇
系统科学   91篇
丛书文集   28篇
教育与普及   6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研究方法   6篇
综合类   1924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制备了聚氨酯(PU)/环氧树脂(ER)互穿聚合物网络硬泡,研究了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硬泡的化学结构及微观结构形态.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IPN硬泡的网络间存在接枝反应.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发现,IPN硬泡泡孔结构形状都比较均一.循环压缩实验研究表明:随循环次数增加,应力下降,单次循环的能量损耗下降;随ER含量增加,IPN硬泡的压缩模量和强度提高,相同应变下应力增加,每次循环耗能增加;循环压缩的加卸载应力 应变曲线可用改进的Ogden模型表示;累积能量损耗可用Weibull方程表示.  相似文献   
182.
王培  张旭秀 《太原科技》2008,168(1):60-61
多用户检测技术是解决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多址干扰(MAI)的关键技术.对该技术在CDMA中的应用做了简要介绍,系统阐述了实现多用户检测技术的各种算法,并给出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183.
在自然语言生成任务中,主题文本生成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其主要难点在于:源信息量远小于目标生成的信息量.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一个基于外部知识筛选的主题文本生成模型Trans K,通过引入与主题词相关的外部知识来丰富源信息,进而提高生成文本的质量.本文为了解决引入外部知识的“一词多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变换的主题向量计算方法,用于筛选和主题词语义一致的外部知识;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外部权重计算方法,为每个外部词设定一个主题权重,使其更贴合文本语义;为了解决主题词(含候选词)在生成文本中反复出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头注意力机制的内部权重计算方法.在EASSY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与基线相比,Trans K生成文本质量的各项指标更优.此外,人类评估表明,该模型可生成与主题更相关、语言更连贯、且符合语义逻辑的文本.  相似文献   
184.
结合内镜检查,从粘液池抽取清晨、空腹胃液,以其pH、游离酸、蛋白酶、粘液、胆汁酸及DNA值绘制直方图,对比胃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胆汁(碱性)返流性胃炎各自的图型特征,并用微机进行多元直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组胃液成分呈游离酸、蛋白酶、粘液含量降低,而胆汁酸含量升高,尤其是DNA含量居各组之首,与pH值之升高程度相齐,从而呈拱门状图型;胆汁返流组的胆汁酸含量最高,与DNA柱相平,亦与pH值的柱高相平,故呈三个高柱柱高相齐的特征性图型。消化性胃溃疡组的胃液成分图型与正常组基本相似,但胆汁酸与DNA柱有明显增高;而十二指肠溃疡组的突出表现为游离酸柱居各种胃病组之冠,蛋白酶和粘液含量亦相应较高。  相似文献   
185.
186.
介绍了网络信息资源与知识组织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网络环境下知识组织的智能化服务。  相似文献   
187.
目前大多数无创血压测量采用的是袖带示波测量法,仪器携带不方便;通过气泵对袖带进行充放气,测量周期长,不能够对人体血压进行连续地测量,考虑研制穿戴式血压测量头带,对人体血压进行无创连续测量.采用高分辨率心电采集芯片ADS1292R采集头部微弱心电信号(electrocardiogram,ECG),同时使用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在眉骨处采集时间上严格同步的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photoplethysmography,PPG).分别定位ECG和PPG的特征点,计算PPG信号传播延迟(pulse wave transit time,PWTT),并和同一时刻血压值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建立血压测量模型,即可根据PWTT求得血压.对试验者进行实验表明,采用该便携式无创血压检测装置与传统无创血压测量法对比,误差维持在5%以内.该检测头带信号采集均在头部完成,穿戴方便,功耗低,舒适性强,是一种可行的便携无创连续血压监测装置;同时可将检测结果通过蓝牙实时传至用户手机或PDA装置显示并存储,完成长时间动态血压监护.  相似文献   
188.
基于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原始文献考证,将世界传真技术的发明分为以接触式扫描为特征的第一个发展阶段(1843—1902)和以硒光电管发报、以照相记录法收报为特征的第二个发展阶段(1902—1948)。在中国以清同治五年(1866)斌椿(1804—1871)、张德彝(1847—1918)的传真概念引入,以及《知新报》和《万国公报》的初步介绍为第一个发展阶段;以黄涓生(1894—1990)、倪尚达(1898—1988)、夏炎(?—?)等于1922—1927年间深入介绍传真机的结构、功能,并创办中国第一家传真电报公司为标志,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结论认为,传真技术的引进是西方前沿技术发展与传入中国大致同步的最为典型的案例之一,夏炎是这一历史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人物。夏炎通过创办前沿技术企业的形式,使其在中国生根,形成了引进西方先进科技的一个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89.
直喷汽油机喷嘴积碳对喷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纹影法,在定容燃烧弹中对直喷汽油机喷油器进行喷雾特性试验,对比了未积碳喷油器、积碳喷油器和物理清洗过的积碳喷油器在不同喷射压力下的喷雾形态、喷雾锥角以及贯穿距离.结果表明:积碳后喷油器雾化质量较差,喷雾锥角和贯穿距离明显小于未积碳喷油器的喷雾锥角和贯穿距离,提高喷射压力后这种差距有所缩小;积碳喷油器单束油束贯穿距离差别较大,积碳后喷油器流量显著降低,且随喷油压力的增加,积碳喷油器流量的变化更为显著;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喷油器各喷孔积碳程度不一致,经X射线能谱分析检测后发现,机油中的某些成分以及摩擦产生的金属碎屑对积碳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0.
主要解决了传统的人工标签检测中存在的成本高、速度慢以及检测率低的问题。与传统算法相比,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分类的快速标签检测算法。文章首先设计了自适应特征选择方法,能够在大规模的特征中自动选择鉴别力最高的特征,较好地区分前景和背景。在此引入了基于金字塔随机撒块的随机森林分类器,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多种标签的检测。实验结果验证了本算法的高速、高精度特性,适用于高速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标签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