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44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基于二次退火机制的改进多态蚁群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态蚁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优点提出一种新的融合优化算法。研究结果表明:模拟退火用于优化每轮迭代后的路径,使得信息素释放更好的反映路径的质量;退火思想同时用于信息素更新机制,避免算法早熟、停滞,较差的路径按照退火竞争机制释放信息素;由于每轮迭代最优路径释放信息素最多,对其进行3-opt优化,提高搜索效率。同时,新发现的最优路径允许释放更多的信息素,使得蚂蚁在后续迭代中能够记住这条新路径。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2.
针对sIB算法互信息与精确度的相关性不稳定问题,提出一种优化算法CF-sIB.CF-sIB算法用IB失真度量方法来度量文本的特征项和类别的共现关系,进而提取sIB共现特征解并对其进行优化,从而得到精确度更高的聚类结果.实验表明,CF-sIB可以有效提高sIB算法的精确度,并且可以使算法的互信息与精确度的相关性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33.
在概率阈值准则下马尔可夫策略的最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一种新的概率阈值准则下讨论马尔可夫决策的最优解的算法问题.采用基于增益的过去累积值的方法,求解马尔可夫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34.
讨论了可视化开发方法在开发Pmtri网工具中的应用,描述了Petri网的视化运行的表现形式,介绍了Petri可视化运行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5.
对新型有机二硫化物单体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讨论并分析其CE反应机理,在电化学反应为决速步时的条件下,利用电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推导其动力学方程,分析其动力学参数.由此可通过由旋转圆盘电极技术及静态实验方法测定出的动力学参数来确定其相应的电化学反应机理及电极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36.
埋地管道泄漏三维大地温度场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虑管道泄漏后渗流场与温度场耦合,建立了埋地管道泄漏前后的三维大地温度场的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给出了合理的热力学及流体力学边界条件.采用FLUENT软件进行埋地管道泄漏前三维稳态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埋地管道发生点泄漏的三维瞬态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埋地管道泄漏,大地温度场变化非常明显,泄漏点附近形成相当大的泄漏热影响区,该特征为光纤光栅温度传感技术及热红外技术检测埋地管道泄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7.
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的BP神经网络方法的结构损伤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基于误差曲面调整权值以及引入动量因子算法来避免出现局部极小,并通过自适应调整学习速率来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解决了传统BP神经网络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收敛速度慢和存在局部极小的问题.算例表明,该方法能够不仅较为准确的检测出结构的不同程度损伤,而且提高了计算效率,同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8.
针对湖南某电厂2 070t/h超临界对冲火焰锅炉燃用运行煤种出现的飞灰含碳量偏高的现象,对其锅炉进行了热态调整试验,研究了炉膛氧量、负荷、燃尽风量和煤粉细度的变化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炉膛氧量、负荷、燃尽风量和煤粉细度的变化对飞灰含碳量有较大影响。负荷增加、煤粉细度减小,飞灰含碳量降低;燃尽风量和炉膛氧量过低或过高都会使飞灰含碳量升高,运行中炉膛氧量和燃尽风量存在一个最佳值;而且,燃尽风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与负荷有关。依此对该锅炉运行进行优化调整,使飞灰含碳量降低到4.5%以下。  相似文献   
39.
证明了幺半群S是von Neumann正则的当且仅当所有满足条件(E′)的S^-系是平坦的。  相似文献   
40.
基于标准击实试验中几个值得注意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试验人员未能吃透规范规程,从而表现为主观随意性,造成因标准密度不准确而使压实度产生偏差。进而引起质量事故。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标准击实试验中容易忽视而又影响较大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压实度产生偏差,进而引起质量事故的深层次因素,对广大土木工程建设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