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40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753篇
系统科学   531篇
丛书文集   619篇
教育与普及   75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1篇
现状及发展   2034篇
研究方法   252篇
综合类   16829篇
自然研究   13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330篇
  2021年   322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410篇
  2014年   554篇
  2013年   484篇
  2012年   605篇
  2011年   691篇
  2010年   679篇
  2009年   805篇
  2008年   880篇
  2007年   829篇
  2006年   614篇
  2005年   677篇
  2004年   545篇
  2003年   506篇
  2002年   556篇
  2001年   647篇
  2000年   690篇
  1999年   939篇
  1998年   709篇
  1997年   766篇
  1996年   641篇
  1995年   621篇
  1994年   582篇
  1993年   462篇
  1992年   501篇
  1991年   442篇
  1990年   417篇
  1989年   350篇
  1988年   291篇
  1987年   185篇
  1986年   130篇
  1985年   124篇
  1979年   146篇
  1978年   134篇
  1977年   107篇
  1974年   98篇
  1973年   103篇
  1972年   89篇
  1971年   111篇
  1970年   100篇
  1969年   96篇
  1968年   95篇
  1967年   8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1.
The three-dimensional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Escherichia coli methionine repressor, MetJ, complexed with a DNA operator fragment is described in an accompanying article. The complex exhibits several novel features of DNA-protein interaction. DNA sequence recognition is achieved largely by hydrogen-bond contacts between the bases and amino-acid side chains located on a beta-ribbon, a mode of recognition previously hypothesized on the basis of modelling of idealized beta-strands and DNA, and mutagenesis of the Salmonella phage P22 repressors Arc and Mnt. The complex comprises a pair of MetJ repressor dimers which bind to adjacent met-box sites on the DNA, and contact each other by means of a pair of antiparallel alpha-helices. Here we assess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contacts, and also of contacts that would be made between the C-helices of the protein and DNA in a previous model of the complex, by studying mutations aimed at disrupting them. The role of the carboxy-terminal helix face in operator binding was unclear, but we demonstrate that recognition of operator sequences occurs through side chains in the beta-strand motif and that dimer-dimer interactions are required for effective repression.  相似文献   
22.
本文给出了函数单侧极值点的定义,并证明了连续函数的单侧极值点所成之集与实数集等势,且利用此完善了函数满足Lipschitz 条件的题设。  相似文献   
23.
以MnCl_2和NaOH为原料,采用胶溶法,制备了超微粒MnO_2制得的MnO_2超微粒为非晶态,直径6.0~10.0 nm,呈球状,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透明性,考察了影响氧化锰溶胶调制的因素,获得了最佳制胶条件,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用量与Mn迁移率的关系;通过X-光粉末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及差热分析,研究了产品的结构性能。  相似文献   
24.
本文探讨了以有机染料为着色剂合成彩色珠光粉的合成方法,并对金属氢氧化物吸附量、有机染料用量、搅拌时间及 pH 值等影响产品性能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5.
导出了光学孔径与波象差共同决定成象质量的一些关系式,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找出上述两参数的最佳匹配范围。文中得出的结果与以往传统的象质评价判据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26.
小麦群体连续选择效应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对由信谷核不育基因构成的异效群体内4个性状进行连续两轮歧化选择,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群体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整个群体的平均表现和变异程度未发明显变化;但群体分布状况有一定改变,尤其是每穗粒数的分布数化较为明显;株高和千粒重的有效因子数估计基本符合小麦遗传实际表现,每穗粒数的有效有效因子数估计略低,说明此性状遗传背景较为简单。  相似文献   
27.
纳米半导体量子点以其所具有的新颖光电性质与输运特性 ,正在成为量子功能器件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领域 .作为纳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自组织生长技术正在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而如何实现具有尺寸与密度可控纳米量子点的自组织生长 ,更为材料物理学家所广泛关注 .因为这是由自组织方法形成的纳米量子点最终能否实现器件实用化的关键 .本文将以纳米量子点→自组织生长→形成机理→尺寸与密度可控为主线 ,简要介绍近 1 0年来纳米量子点自组织生长技术的研究进展 .  相似文献   
28.
给出了极限的几个定理及其推论,可以解决或简化某类极限问题。推论2修正了数学通报11(1963)《关于极限的一个定理》。  相似文献   
29.
研究了环氧乙烷与四氢呋喃的共聚.使用BF_3络合物为催化剂,1,4-丁二醇为共催化剂.找到了溶液聚合和本体聚合适宜的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环齐聚物的生成量为8%左右.找到了方便易行的纯化方法,通过纯化可把聚醚的环齐聚物含量降到1%以下,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30.
本文合成了表面修饰的Mn2O3,超微粒子(UFP)有机溶胶,并采用简并的四波混频(DFWM)手段研究了Mn2O3有机溶胶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得到了较大的非线性极化率X3.最后讨论了Mn2O3超微粒子的三阶非线性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