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58篇
  免费   1196篇
  国内免费   1767篇
系统科学   1647篇
丛书文集   788篇
教育与普及   9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7篇
现状及发展   129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24913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492篇
  2021年   564篇
  2020年   549篇
  2019年   389篇
  2018年   374篇
  2017年   458篇
  2016年   503篇
  2015年   950篇
  2014年   1306篇
  2013年   1350篇
  2012年   1603篇
  2011年   1836篇
  2010年   1840篇
  2009年   1729篇
  2008年   2070篇
  2007年   2216篇
  2006年   1889篇
  2005年   1659篇
  2004年   1298篇
  2003年   932篇
  2002年   989篇
  2001年   926篇
  2000年   793篇
  1999年   36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51.
应用分子印迹技术,以吲哚乙酸为模板分子,吡咯为聚合单体,采用电聚合法在玻碳电极表面合成了性能稳定的吲哚乙酸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利用方波伏安法分析吲哚乙酸在该印迹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0.55 V(vs.SCE)处的峰电流与浓度为5.0×10-6~2.4×10-4mol/L的吲哚乙酸呈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2.0×10-6mol/L,响应时间为90 s;同一支印迹电极对吲哚乙酸响应值的RSD为1.7%(n=9);该印迹电极对吲哚乙酸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相对误差小于5%时,20倍的色氨酸、多巴胺和抗坏血酸以及50倍的组氨酸均对吲哚乙酸的测定不产生干扰。用该印迹电极对绿豆芽和黄豆芽进行分析,吲哚乙酸的浓度分别为5.07μmol/L和18.86μmol/L;对黄豆芽样品进行回收率测定,回收率在97%~104%之间。  相似文献   
752.
证明了对于一个环R,下列条件等价:(1)R是左凝聚的;(2)对任意正整数n,Mn(R)是左1-凝聚的;(3)Ext^2R(R/I,N)=0对于任意有限生成左理想I及F-内射模RN成立;(4)若N1≤N都是F-内射左R-模,则N/N1也是F-内射模.  相似文献   
753.
以泥鳅为原料,采用米酒糟制的加工工艺制备酒糟泥鳅。探讨了不同杀菌条件对酒糟泥鳅色泽、质构、风味、菌落总数及感官评分的影响,并对酒糟泥鳅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当杀菌温度115℃、时间15min,此时的酒糟泥鳅色泽鲜亮,酒香宜人,肉质酥软多汁,硬度和弹性均保持较好,感官得分85分。泥鳅经米酒糟制后,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新鲜泥鳅,其中甘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的含量提高了1倍以上,鲜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提高20%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泥鳅经米酒糟制处理后不仅味道更加鲜美,而且营养价值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54.
对于非线性系统的直接加权优化辨识算法,通过在原线性仿射函数形式中增加若干项关于输入观测数据序列的线性项,来增强逼近非线性,减少逼近的时间.对于增加若干线性项后展开式中的未知权重值的选取,分别从理论和实用上推导出这些未知权重值的选取过程.理论上的推导分析,可明确增加的未知权重值在整个逼近非线性系统的目的中起着辅助作用;实用上的推导分析,将某些复杂的最优化问题经过整理变换成常见的最优化问题,从而可利用最为基础的优化方法来求解.  相似文献   
755.
数字水印技术作为抵抗多媒体盗版的最后一道技术防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以及细胞神经网络(CNN)混沌理论提出了一种数字水印加密新算法。算法分两步进行,首先是利用5阶细胞神经网络混沌系统产生的随机序列辅助某种运算对彩色水印图像加密,然后利用分块离散余弦变换将加密以后的彩色水印图像嵌入到载体彩色图像中,以此来实现水印加密以及嵌入的过程。在仿真实验基础上,通过指标PSNR和NC的定量分析,结果证明新算法具有较强鲁棒性,不可感知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56.
激光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ICF)内爆过程多层靶球各个界面发生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是影响聚变点火成功的关键因素.为深入了解内爆过程这样不稳定性的发生、发展和它对聚变点火的影响,研制成了研究内爆多介质辐射流体力学过程的高精度二维(局部三维)大型LARED-S程序,并在长期研究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改善.该程序模拟结果与不稳定性线性和弱非线性解析结果,以及非线性激波管实验结果都很好符合.应用这一程序,进行了大量数值模拟研究,结合理论模型分析,获得了大量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发展和演化的重要结果和物理规律认识.获得了具有不同密度、速度、磁场分布的Rayleigh-Taylor(RT)和Kelvin-Helmholtz(KH)不稳定性的线性增长率,以及它们在不可压缩条件下的弱非线性发展的解析解,表明了两者在不同Froude数、密度过渡层厚度、速度剪切层下的竞争关系;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弱预热条件下烧蚀RT不稳定性二次谐波非线性发展导致不稳定增长尖钉(Spike)断裂的重要过程;数值模拟进一步揭露了强预热条件下,烧蚀RT不稳定性非线性发展导致不稳定增长尖钉出现射流状结构,气泡发生加速;还发现强烈的电子热传导使初始单模扰动的KH不稳定性大大削弱,然而却可能使两模扰动非线性发展增大混合尺度.在神光II激光装置上开展了一系列烧蚀RT不稳定性实验.平面靶烧蚀加速飞行轨迹实验结果与LARED-S模拟结果的比较表明腔壁辐射源能流明显小于激光注入孔的辐射能流,且辐射源的非平衡Planckian谱对靶的飞行轨迹和扰动增长有重要影响.实验分别观测到初始小扰动幅度烧蚀RT明显的增长和初始大扰动幅度尖钉变窄和气泡变宽的清晰物理图像.通过提高空间分辨率,实验获得了二次和三次谐波的增长数据.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合.神光II激光装置上开展的流体不稳定性实验考核了LARED-S程序的一维和二维计算.在上述理论和实验认识基础上,进行了ICF聚变点火靶物理研究.主要研究靶丸内外表面单球谐模扰动、辐射不对称性、内爆热斑界面不稳定性、黑腔辐射M带以及氘氚(DT)主燃料低阶模面密度不均匀性等物理过程对ICF内爆流体不稳定性的影响.对于ICF间接驱动初始烧蚀层外表面和DT冰内表面的单模粗糙度扰动和辐射驱动不对称性扰动,获得了不稳定性增长规律,提高了热斑界面扰动增长对点火影响和黑腔M带X射线能谱对内爆稳定性影响的物理认识.模拟研究表明DT主燃料面密度不均匀严重影响内爆动能转换为燃料内能的效率和内爆惯性约束时间.研究结果不仅对研究ICF内爆点火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对发生在天体和自然界中流体不稳定性的物理本质理解会有帮助.  相似文献   
757.
针对镀锌生产线的特点,介绍镀锌生产线中激光焊机的总体结构及工艺流程.镀锌生产线主站采用S7-400PLC作为控制器,通过Profibus-DP总线通信,实现主站与远程IO总线、交流变频伺服驱动系统、HMI人机界面系统的通信.其中远程IO总线主要负责焊前准备和焊后处理;其交流变频伺服驱动系统极其复杂,包含14个伺服电机,完成带钢间隙生产线方向调整、激光架生产线方向移动、带钢手动对中调整、带钢入(出)口对中调整、激光架过程梁方向移动、焊接头和剪切头竖直方向移动、压轮过程梁方向移动、带钢中性层调整;HMI人机界面主要负责焊机工艺参数的设定、焊机运行时的状态监视和焊接工作历史数据的查询.  相似文献   
758.
在不同条件下对 Li2 O降低保护渣熔点作用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 ,分析探讨其满足高速连铸保护渣熔化特性要求的配比及含量。实验表明 ,Li2 O是获得低熔点保护渣的理想助熔剂 ,其含量应在 2 %~ 5%范围内。  相似文献   
759.
抛物型积分微分方程的矩形网格混合体积元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使用矩形元的最低次R-T混合有限元空间,提出了二阶线性抛物型积分微分方程初边值问题的混合体积元格式,证明了该混合体积元格式解的一阶最优L^2模误差估计。  相似文献   
760.
深海采矿升沉补偿系统的自调整模糊控制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深海采矿升沉补偿系统的作业过程受海洋环境和自身工作原理的影响,具有复杂性、随机性等特点,采用自调整模糊控制方法,通过可调整因子α和β自寻优,改变量化因子Ke,Kec和比例因子Ka对控制性能的影响,使升沉补偿系统具有最优的动态性能,从而实现升沉平台和扬矿管系统纵向大幅振动的最佳控制。综合运用控制软件MATLAB和虚拟样机软件ADAMS,建立升沉补偿系统的振动控制仿真模型,进行不同海况下的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自调整模糊控制器的升沉补偿系统能更好地抑制振动,降低振动的强度,降低幅度达75%~85%,在调整时间、控制效果及适应性等方面的性能均优于常规模糊控制器的性能,完全符合升沉补偿系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