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98篇
  免费   914篇
  国内免费   1284篇
系统科学   921篇
丛书文集   575篇
教育与普及   257篇
理论与方法论   69篇
现状及发展   107篇
研究方法   24篇
综合类   18938篇
自然研究   5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320篇
  2021年   363篇
  2020年   303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307篇
  2016年   367篇
  2015年   571篇
  2014年   895篇
  2013年   916篇
  2012年   1092篇
  2011年   1203篇
  2010年   1175篇
  2009年   1285篇
  2008年   1488篇
  2007年   1430篇
  2006年   1294篇
  2005年   1137篇
  2004年   928篇
  2003年   787篇
  2002年   925篇
  2001年   903篇
  2000年   735篇
  1999年   486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59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78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8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4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A broker in an open e-marketplace enables buyers and sellers to do business with each other. Although a brok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marketplaces, theory and guidelines for matching between buyers and sellers in multi-attribute exchanges are limited. Therefore, a challenge for a broker’s responsibility is how to maximize a buyer’s total satisfaction degree as its goals under the consideration of trade-off between a buyer’s buying quantity and price paid to a seller, and other attributes. To solve this challenge, this paper proposes an economic model-based matching approach between a buyer’s requirements and a seller’s offers. The major contributions of this paper are that (i) a broker can model a seller’s price policy as per a buyer’s buying quantity through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broker and a seller; (ii) due to each buyer’s different quantity demand, a broker models a buyer’s satisfaction degree as per a buyer’s buying quantity based 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broker and a buyer; and (iii) to carry out a broker’s matching processes, an objective function and a set of constraints are generated to help a broker to maximize a buyer’s total satisfaction degre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good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钢筋屈服强度和混凝土抗压强度对钢筋混凝土(RC)框架边节点剪切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修正斜压场理论(MCFT),对某框架边节点的剪切应力-应变骨架曲线进行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在验证MCFT算法的精度后,研究钢筋屈服强度和混凝土抗压强度两个参数变化对RC框架边节点剪切应力-应变骨架曲线和峰值剪切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基于MCFT可以较好地模拟RC框架边节点的剪切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RC框架边节点的峰值剪切应力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变化更为敏感,但当试件的钢筋(HRB400)屈服应力下降幅度超过16.45%时,对钢筋屈服应力的变化更为敏感;当试件的钢筋(HRB400)屈服应力下降幅度超过10%时,节点发生钢筋滑移破坏,此时峰值剪切应力会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海上油田电泵举升结蜡井热循环洗井工艺井筒温度场分布规律,综合考虑潜油电机增温、电缆散热、热流体注入量、注入深度、注入温度、结蜡管段传热和海水空气导热的影响,基于热能守恒原理,建立了电泵井结蜡热循环洗井工艺井筒温度场计算模型,分析了热流体注入温度和注入量对混合产出流体的井筒温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注入量的增加混合产出液沿程井筒温度增加,随着注入温度的增加混合产出液沿程井筒温度增加。该方法可有效指导现场措施工艺的实施,达到延长结蜡井的清蜡周期、延缓产液/产油量下降速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教学实验设备难以满足课程需要的问题,将OptiSystem软件引入到光纤通信实验教学中.利用软件丰富的器件及仪器库,设计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研究型实验.综合性实验有利于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的课程体系,巩固知识点.设计研究型实验能够培养学生设计能力,通过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OptiSystem软件的使用,克服了传统单一实验箱实验教学的限制,增强了实验设计的灵活性,改善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5,10,15,20-四-(对羟基苯基)卟啉单体和5,10,15,20-四-(对羟基苯基)卟啉自组装二聚体,并通过化学模拟得到卟啉自组装二聚体分子的最优构象.结果表明:两种卟啉化合物中氧原子的类型不同;在单体卟啉中未检测到瞬态表面光电压信号,卟啉自组装二聚体表现出较好的瞬态表面光伏特性;卟啉自组装二聚体的光限幅性质优于卟啉1单体.  相似文献   
16.
流感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为探索预防新型流感大流行的有效策略,建立了北京市计算流行病模型,评估了边境口岸检疫,病例治疗,病例隔离,社会关系抗病毒预防以及免疫接种措施对四种新型流感大流行的预防效能.结果表明:边境口岸检疫对于预防新型流感大流行的作用非常有限;积极的病例治疗可预防传播能力类似于2009年A(H1N1)的新型流感大流行;高强度的病例治疗和病例隔离可预防传播能力类似于1957年A(H2N2)的新型流感大流行;对于传播能力类似于1918年A(H1N1)的新型流感,在高强度病例治疗和病例隔离的基础上须对病例的社会关系进行抗病毒预防才有可能预防大流行;而对于具有超级传播能力的新型流感(R_03.3),必须依靠有效的广谱疫苗才能预防大流行.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应急准备与处置计划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文中就虚拟样机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提出一种新的运动仿真算法,在基于场景图的虚拟样机产品模型中实现产品四连杆机构的运动仿真.其算法特点是:利用空间矢量运算原理和四连杆机构特性直接求出四连杆机构从动件的变换矩阵,再通过四连杆机构特征点构造的三角形面积变化求出从动件变换矩阵的偏离角,用偏离角补偿法校正从动件变换矩阵,实现四连杆机构的运动仿真.其算法简单,运算效率高,实现容易.  相似文献   
19.
结合工作实践,阐明基础化学实验技术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德、知识技术、业务能力等素质,并使素质结构不断完善和优化.  相似文献   
20.
郁达夫的散文创作贯穿着他短暂的一生。郁达夫虽以小说闻名于世,但是“郁达夫散文的艺术成就,实不在他的小说之下”,在他的散文中,始终蛹动着一个“述叙者”的形象,无论从内容到形式,在当时,都是开风式的格调,而最重要的是其散文忧郁隐藏着对祖国凝重的爱。这些独特性,是郁氏散文最为闪亮的光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