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93篇
  免费   1262篇
  国内免费   2387篇
系统科学   2320篇
丛书文集   1296篇
教育与普及   18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5篇
现状及发展   162篇
研究方法   3篇
综合类   38336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649篇
  2021年   735篇
  2020年   659篇
  2019年   550篇
  2018年   602篇
  2017年   649篇
  2016年   847篇
  2015年   1378篇
  2014年   1995篇
  2013年   2255篇
  2012年   2545篇
  2011年   2696篇
  2010年   2864篇
  2009年   3013篇
  2008年   3256篇
  2007年   3068篇
  2006年   2763篇
  2005年   2393篇
  2004年   1969篇
  2003年   1446篇
  2002年   1762篇
  2001年   1655篇
  2000年   1298篇
  1999年   573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5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Reciprocity principle is a common theory in electromagnetics and optics. It is also one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radiation transformation theory. However, in many remote sensing studies, this principle cannot be always supported by experimental data, especially when the scaling effect of the remote sensing image pixel is considered. The debate over the issue of whether the reciprocity principle can be used as a fundamental standard in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remote sensing observations has lasted for years. Using geometrical optics model, Li and Wan proved the existence of the scaling effect in applying the reciprocity principle to a remote sensing image pixel in 1998. In 2002, Snyder challenged Li's proof, and attempted to prove that reciprocity principle is universally valid without any scale limitation. In this paper, we will argue with Snyder's theory and point out that Snyder's theory had neglected an important condition used in Li's proof and, as a result, drawn the wrong conclusion. Here we will restate Li's condition in his demonstration and offer a further proof to verify that reciprocity principle cannot be applied unconditionally to the study of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 (BRDF) of land surfaces in field or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observation scale.  相似文献   
352.
利用变换和模给出了Apollonian度量的解析表达式 ,建立了Apollonian度量与双曲度量的联系 ,得到了拟圆的一个充分条件。最后 ,作为应用给出了著名的Koebe’s 14 定理的一个新证明  相似文献   
353.
目标数量折扣下的供应链协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一些行业的公司在销售渠道中常用目标数量折扣的契约模式。本文通过一个两阶段一对一的供应链模型分析了在这种契约下供应链的协调性,以及它对供应链利润分配的影响。最后针对某品牌型号的手机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54.
基于努力程度的创业投资最优股权分配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围绕与创业投资有关的股权分配及激励兼容问题,将创业资本家努力因素引入收益函数,建立了在创业资本家和创业企业家均衡努力情况下的最优股权分配模型。通过分析得出了创业资本家在创业企业中所占股权是随其努力重要程度λ的变化同向变化的,而不是绝对地按投资阶段递增或递减的结论。文章还讨论了创业企业潜力、股票市场等因素对最优股权分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5.
供应链间的横向竞争与并购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企业竞争模式逐渐转变为供应链间竞争模式的观点,研究了供应链间的横向竞争和并购效应,重点考察了以可观察与不可观察合约为主导的供应链间竞争模式,及其横向并购后的供应链与各个环节的利润和市场变化情况。这些研究为企业并购决策,以及并购后的供应链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356.
提出了基于多载波的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mean squarederror,MMSE)多用户判决反馈检测器(deci sion feedbackdetector,DFD)。MMSEDFD具有结构比较简单且性能优于线性多用户检测器(LMMSE)的特点。多载波系统相对于传统的单载波系统能够有效地消除频率选择性衰落。在多载波的合并上,采用了等增益合并(equalgaincombination,EGC)和最大比合并(maximalratecombination,MRC)方式。仿真表明,MC DS/CDMA系统中的MMSEDFDEGC接收机和MMSEDFDMRC接收机相对于LMMSE接收机可以提高系统性能,特别是MMSEDFDMRC接收机能够明显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357.
改进遗传算法及其在背包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给出了应用该算法的具体步骤。该算法通过使用二元染色体编码方式,利用基因处于不同状态的概率来表示等位基因,既使染色体具有了更多的信息量,又能够保证遗传算法的收敛性。通过旋转变换实现了染色体的进化,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并利用组合优化中典型的背包问题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并和基本遗传算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8.
当图像灰度直方图具有多峰时,模糊散度图像分割方法的参数初始化有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基于直方图指数平滑峰点自动检测原理,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模糊散度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直方图指数平滑峰点自动检测原理,检测出直方图合理的波峰点和波谷点,并统计波峰的个数。然后利用检测到的波谷值初始化目标平均灰度等级搜索区间,利用波峰值初始化散度函数搜索区间,分类数由检测到的峰点个数来确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更具有普遍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359.
超高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系统地介绍了超高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包括提高采样率的方法,高速数据采集系统性能评估,系统的整体设计与实现,利用通用PC机进行高速信号处理,系统设计中的电磁兼容问题等。最后重点介绍了超高速采集系统在激光雷达、高分辨率微波雷达、软件无线电、数字测量仪及虚拟仪器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60.
黑龙江省黑土农田养分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黑龙江省黑土农田的广泛采样、化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黑土农田有机质含量平均为39.44g/kg,全氮含量为2.22g/kg,速效磷26.66 mg/kg,速效钾160.12 mg/kg。1979~2002年期间黑土农田土壤有机质下降了3.76 g/kg,平均每年下降0.16 g/kg;土壤速效磷含量大幅度上升,已是1979年的2倍以上,23年里土壤速效磷上升了14.66 mg/kg,平均每年上升0.64 mg/kg。认为土壤速效磷是过去的20多年里人为生产活动改变最大的肥力因子。除土壤速效磷之外,其他土壤养分指标的空间分布有较明显的地域性,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异,尤其是土壤碱解氮与地理纬度高程度相关。图7,表4,参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