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052篇 |
免费 | 3897篇 |
国内免费 | 7207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7010篇 |
丛书文集 | 3419篇 |
教育与普及 | 52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481篇 |
现状及发展 | 556篇 |
综合类 | 1081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5篇 |
2023年 | 738篇 |
2022年 | 1851篇 |
2021年 | 2194篇 |
2020年 | 2066篇 |
2019年 | 1510篇 |
2018年 | 1599篇 |
2017年 | 2045篇 |
2016年 | 2203篇 |
2015年 | 3898篇 |
2014年 | 5530篇 |
2013年 | 6448篇 |
2012年 | 7191篇 |
2011年 | 8068篇 |
2010年 | 7990篇 |
2009年 | 8648篇 |
2008年 | 9623篇 |
2007年 | 9490篇 |
2006年 | 8852篇 |
2005年 | 7142篇 |
2004年 | 5786篇 |
2003年 | 3868篇 |
2002年 | 4083篇 |
2001年 | 3764篇 |
2000年 | 3267篇 |
1999年 | 1356篇 |
1998年 | 121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54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44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5篇 |
1981年 | 23篇 |
1980年 | 25篇 |
1961年 | 3篇 |
1955年 | 2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布局、布线是集成电路后端物理设计的两个主要环节,可布性分析作为连接布局和布线的枢纽,对优化布局和提高布线的布通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提出一种不可切割(non-slicing)结构的非均匀划分算法,大幅度减少了划分后的区域数量,同时建立了与此相应的适用于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布局的可布性分析模型。对于实验电路的分析证实了本模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02.
基于差分算子的和声搜索算法求解非线性l1模极小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类目标函数非光滑的l1模极小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和声搜索算法.结合差分进化算法的变异策略,用差分向量算子取代和声搜索算法的音调微调.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和声搜索算法能够获得原问题的全体解. 相似文献
103.
以苏里格气田为例,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常规测井曲线和岩石力学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并运用地质统计学的方法建立非均质的岩石力学参数场, 准确认识储层的岩石力学参数。研究结果可以为气田后期水力压裂过程中压裂设计提供依据, 降低压裂设计计算过程中的误差, 有利于得到更为准确的水力压裂裂缝形态, 降低气田开发风险。 相似文献
104.
数字图书馆的优势及缺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范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0):47-48
论述了数字图书馆在流通、检索、借阅、存储、读者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5.
106.
研究了亚纯函数分担多项式的唯一性,在假设函数的零点和极点的重数至少是s(≥1)的条件下,推广和改进了前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7.
基于VSM的中文文本分类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文本分类是指在给定分类体系下,根据文本的内容自动确定文本类别的过程。该文阐述了一个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中文文本分类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对文本分类系统的系统结构、预处理、特征提取、训练算法、分类算法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引入标题权重系数改进词语权重,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算法。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查全率和准确率均达到90%左右,而且标题权重的引入和新分类算法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108.
109.
张猛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29(3)
提出了智能化网络教学系统的基本功能需求。结合ASP.NET开发的特点和软件工程的思想,进行了较详细的系统需求分析。结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需要,设计实现了一个智能网络教学系统。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注重良好的可扩展性,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将其划分为教师子系统,网上答疑子系统,在线测试子系统等功能模块。解决了当前应用需求,并为进一步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提出了开发"通用智能化网络教学系统应用平台"的想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0.
张安玲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8-52
本文针对机器人从区域中一点O到达另一点B的避障最短路径问题展开了设计、计算和分析.根据出发点、目标点以及障碍物的位置关系,设计出了从O→B可能的路径,其中转弯处圆弧的半径均采用最小转弯半径的形式,即半径为10个单位,圆心为所避障碍物的某一顶点,其他处用直线行走.利用解析几何的方法,通过Maple软件数值计算,求出每条路径的长度.经过分析比较得出最短路径以及最短路径的长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