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4篇
  免费   349篇
  国内免费   548篇
系统科学   386篇
丛书文集   274篇
教育与普及   185篇
理论与方法论   54篇
现状及发展   42篇
研究方法   18篇
综合类   9336篇
自然研究   6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240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420篇
  2013年   428篇
  2012年   468篇
  2011年   489篇
  2010年   455篇
  2009年   544篇
  2008年   585篇
  2007年   567篇
  2006年   436篇
  2005年   438篇
  2004年   310篇
  2003年   315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276篇
  1999年   360篇
  1998年   258篇
  1997年   248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149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5种瓢虫酯酶同工酶种间及种内变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的方法分析了5种瓢虫、异色瓢虫4个型及七星瓢虫个体的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种间的酶谱差异明显,每个种都有自己独特的谱型,彼此易于区分;异色瓢虫型间的主带酶谱相似,但总酶带数差异较大;七星瓢虫个体间的酶谱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882.
为对混凝土构筑物的裂纹延迟失稳扩展现象进行严格的理论论证以更深刻地理解它,基于整体能量平衡和裂纹前缘双重衰坏区的概念,建立了裂纹失稳扩展孕育期的理论。将混凝土构筑物视为由一个弹簧和一个Kelvin模型串联而成的三元流变模型表征的标准线性固体,分析了裂纹扩展期间发生的能量耗散和能量释放率G_1。在裂纹失稳扩展的孕育期,外衰坏区的整体特性是初级蠕变的而不是弹性的或瞬时塑性的形变,内衰坏区则随时间而发展二级蠕变。引人C*一积分的定义,并从而推导出用以解释孕育期间裂纹尖端附近整个衰坏区形变特性的特征时间和长度。其次,得到另外一些重要结论如下: 1 为正确对待混凝土构筑物的断裂,应将它看作是一个具有记忆的历史过程、一个具有耗散能的热力学不可逆过程。因此,通常的局部能量平衡方程不再能做为设立的整体能量平衡方程的推论而得到。2 将混凝土视作为标准线性体,其应变能释放率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表明迟滞弹性效应,另一部分表明粘性流效应。所以,裂纹扩展时能量耗散,并且裂纹的形成是不可逆的。3 混凝土裂纹体的G-判据与K-判据间的关系是时间相依的。在恒载条件下,它的能量释放量随时间而增长到一个较高的极限值,从而存在裂纹延迟失稳扩展的临界裂纹尺寸。4 混凝土构筑物的断裂过程中,裂纹失稳扩展前是存在亚临界扩展阶段的,它显现与否取决于所施应力水平。在此阶段,虽然外载保持固定,但裂纹仍随载荷持续时间而缓慢增长,所以裂纹前缘的应力场也是时间的函数。5 在裂纹失稳扩展的孕育期,裂纹尖端的外衰坏区呈初级蠕变变形.而内衰坏区随时间发展着二级蠕变。在长时间后,整个衰坏区的蠕变发展。裂纹尖端应力场可由包括C*的方程(44)给出,而C*与载荷参数有关。6 用以说明裂纹尖端附近整个衰坏区变形特性的特征时间,可从衰坏区蠕变应变集中的“短时间”与整个衰坏区蠕变从初级发展到二级而三级蠕变的“长时间”之间的差推导出。本文研究成果解释了某单支墩大头坝在蓄水8年后原有约3米长的浅裂纹突然失稳扩展成深达50米左右深裂纹的成因。  相似文献   
883.
本文给出了在复杂运动条件下,单摆的运动微分方程。对文献[1]、[2]、[3]所给的问题的解答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这些解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84.
本文主要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钢绞线与水泥浆体(以下简称浆体)结合面粘结—滑移特性,根据实测的粘结应力和滑移量值,用最小二乘法原理给出了粘结—滑移关系的数学模型,为确定预应力锚固沐系内锚头长度和承载能力以及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其破坏机理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885.
马边大风顶大熊猫的年龄结构及其食物资源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绝对数量调查表明,在位于小凉山山系的马边大风顶大熊猫野外观察站约20km^2的研究区域里,共有9只大熊猫,其中幼少组4只,青壮组2只,中年组2只和老年组1只,其年龄结构金字塔属于锥形,显示出略有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886.
887.
本文介绍了PVC膜铂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制过程及性能。电极响应曲线的线性范围为:3×10~(-3)~1×10~(-6)M,电极斜率为:29MV/△PC,适宜的PH范围是:3~6,电极的正向导电内阻为0.3MΩ,反向为无穷大。  相似文献   
888.
云南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面临着许多不利的因素,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清醒地认识这些不利因素,把这些因素作为工作和决策的出发点,确定明确发展的基本思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真正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89.
CO2吸附剂掺钾锆酸锂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柠檬酸-乙二醇络合法,以硝酸锂、硝酸氧锆、硝酸钾为原料制备了掺钾Li2ZrO3超细晶体粉末,采用TG-DSC、XRD、SEM等手段对掺钾Li2ZrO3的前驱体及掺钾Li2ZrO3晶体粉末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凝胶的热分解变化过程和四方晶形结构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在800℃下焙烧150 min,制备出的掺钾Li2ZrO3超细晶体粉末为四方晶型,晶型完整、均匀。采用TG-DSC对掺钾Li2ZrO3晶体粉末在程序升温和高温恒温状态下吸附CO2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最佳吸附温度为500 ℃,90 min样品吸附CO2量可达吸附剂质量的29.5%。  相似文献   
890.
为了明确过江隧道复杂坡段地况对列车运行特性的影响,为运行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建立了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过江隧道两列车辆在长大坡道上动力学模型,展开两列车辆同轨道运行工况下正常运行和不同动力故障时相对运动的动态仿真,并基于Simulink/Virtual Reality Toolbox对两列车相对运动实现可视化.该分析揭示了隧道内复杂坡段对列车最大运行车速和发车间隔的影响,有效指导过江隧道复杂坡断列车运行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