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97篇
  免费   851篇
  国内免费   1292篇
系统科学   1157篇
丛书文集   601篇
教育与普及   4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6篇
现状及发展   111篇
研究方法   31篇
综合类   20686篇
自然研究   15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533篇
  2021年   566篇
  2020年   424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304篇
  2017年   410篇
  2016年   452篇
  2015年   769篇
  2014年   1162篇
  2013年   1130篇
  2012年   1241篇
  2011年   1401篇
  2010年   1301篇
  2009年   1487篇
  2008年   1527篇
  2007年   1449篇
  2006年   1185篇
  2005年   984篇
  2004年   712篇
  2003年   575篇
  2002年   571篇
  2001年   534篇
  2000年   473篇
  1999年   556篇
  1998年   380篇
  1997年   376篇
  1996年   325篇
  1995年   287篇
  1994年   270篇
  1993年   223篇
  1992年   183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52篇
  1989年   143篇
  1988年   125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微孔介质上气泡形成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激光测试技术对微孔介质上气泡形成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微孔介质上所形成气泡的 Sauter平均直径随通气量的增大而减小;液相中盐或醇的引入使形成的气泡直径明显减小。使用不同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单一孔上气泡形成模型难以描述微孔介质上气泡形成规律。为了描述微孔介质上气泡形成过程,不仅要考虑孔径减小带来的影响,而且要考虑操作条件及体系性质的变化对实际生成气泡的“有效孔”数目及当量直径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2.
TSCR工艺生产IF钢相变及组织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条件下(TSCR)无间隙原子钢(IF钢)的动态连续冷却转变规律,并分析了其组织演变规律.研究表明:Ti-IF钢的相变开始温度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而下降,即Ar3降低,有利于低温终轧,并获得性能良好的IF钢.同时IF钢的硬度值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冷却速度从1℃/s变化到30℃/s时,HRB从53.4增加到68.3,即其强度随冷却速度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3.
对SARS冠状病毒(SARS Coronavirus,SARS-CoV)进行了系统发育基因组研究.应用CLUSAL-X1.83程序,将来自GenBank数据库的全部102条SARS-CoV全基因组序列记录做多序列联配,然后采用MEGA3软件包进行系统发育基因组分析,使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根据该系统树,SARS-CoV全基因组记录可以分为2类.第1类包括2个来源于动物的分离株;第2类则覆盖了所有的人源分离株,并且可进一步分为2组,其中第1组包括5个来自于广东省的分离株,而第2组则覆盖了其他的来自于香港、内地和海外的分离株.这一分支格局代表了SARS-CoV从兽到人、从广东到全球的传播过程,并且基因组的替代变异幅度在传播过程中由大到小,逐渐稳定下来.还详细地给出了区分上述2群和2组的分子标签,为新毒株的鉴定和分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4.
讨论了最大似然估计的渐近性质,利用Taglor展开和Havtman-Wintner定理,证明了最大似然估计满足重对数律。  相似文献   
145.
基于GIS的中国松树萎蔫病发生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松材线虫在中国被认为是最具有破坏性和威胁性的外来入侵生物种之一.松材线虫潜在的区域扩散不论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还是从经济损失的角度都会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服务功能和美学价值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中国存在很多的松材线虫容易感染的寄主植物,其中日本黑松和马尾松已经被证明是最容易感染的树种.媒介昆虫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是松材线虫病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媒介昆虫.这种天牛主要分布在河北及河北南部的大部分省份,其大范围存在使松材线虫病在中国更大区域的传播和扩散成为可能.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温度和积温都适合松树萎蔫病病原线虫和媒介昆虫的大面积发生.利用GIS对传媒昆虫、寄主树木、病原线虫以及气候等空间信息处理和分析,得出松材线虫病在中国有着极大扩散和传播可能,其中广东部分地区、广西和福建部分地区为松树萎蔫病理论上发生最为严重的区域;安徽、江苏、浙江、上海、湖南、湖北、贵州、四川、河南和山东部分地区为松树萎蔫病理论上发生的适宜区.科学的预防和严格的地区间检疫等措施对目前防止松材线虫更大范围内传播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6.
针对于实际应用中的小信号特别是完全被噪声淹没情况下的微弱信号提取的问题,本文依据白噪声信号的小波变换系数相对比有用信号的小波系数小的特点,利用小波变换对信号进行消噪来提取微弱信号,仿真结果表明:小波变换能够有效的消除噪声,将有用微弱信号从受噪声污染的信号中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147.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交流阻抗技术对热分解法制备的纳米铂催化电极的形貌及催化活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高清晰的电镜照片.制备条件不同,铂催化剂的形貌及其催化活性不同.当热分解温度为390℃,载铂量为6μg/cm^2时,制备的铂催化剂在电极表面呈粒径为8nm左右的纳米粒子状态,电极的催化活性最高,而且表现出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8.
反相HPLC色谱法测定盐芥和菠菜中的甜菜碱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利用反相HPLC色谱法测定了盐芥和菠菜中的甜菜碱含量,实验分别以菠菜和盐芥的叶组织为材料,用去离子水提取甜菜碱.提取液经浓缩后依次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和阴离子交换树脂柱进行纯化,用NH4OH洗脱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洗脱液收集浓缩干后用磷酸盐流动相溶解.样品用C18反相色谱柱进行分离,流动相为50nmol/L的KH2PO4溶液(pH4.56),色谱条件为0.7ml/min。192nm波长测定;此色谱条件能使甜菜碱与其它组分很好的分离,甜菜碱加样回收率达到90%-98%.经测定。盐芥叶片中的甜菜碱含量为1.367mg/g,菠菜叶片中的甜菜碱含量为1.656mg/g.  相似文献   
149.
给出了线性Sobolev方程初边值问题的半离散H^1-Galerkin混合有限元格式,通过误差分析,得到了未知函数的L^2模和梯度函数的散度空间模的最优阶误差估计。  相似文献   
150.
利用芜湖市城区南部的砼预制桩静载试验资料,参照有关规范,根据统计学的有关理论,通过计算机编程进行分析计算,能够得出不同的桩基参数取值方法对承载力取值的影响,并制定本地区砼预制桩桩基参数取值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