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745篇 |
免费 | 684篇 |
国内免费 | 113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886篇 |
丛书文集 | 671篇 |
教育与普及 | 312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7篇 |
现状及发展 | 89篇 |
研究方法 | 34篇 |
综合类 | 17542篇 |
自然研究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5篇 |
2023年 | 158篇 |
2022年 | 278篇 |
2021年 | 389篇 |
2020年 | 257篇 |
2019年 | 184篇 |
2018年 | 224篇 |
2017年 | 250篇 |
2016年 | 299篇 |
2015年 | 558篇 |
2014年 | 807篇 |
2013年 | 787篇 |
2012年 | 956篇 |
2011年 | 1004篇 |
2010年 | 984篇 |
2009年 | 1130篇 |
2008年 | 1207篇 |
2007年 | 1207篇 |
2006年 | 984篇 |
2005年 | 919篇 |
2004年 | 700篇 |
2003年 | 578篇 |
2002年 | 674篇 |
2001年 | 675篇 |
2000年 | 550篇 |
1999年 | 575篇 |
1998年 | 428篇 |
1997年 | 480篇 |
1996年 | 396篇 |
1995年 | 361篇 |
1994年 | 268篇 |
1993年 | 260篇 |
1992年 | 187篇 |
1991年 | 181篇 |
1990年 | 171篇 |
1989年 | 150篇 |
1988年 | 122篇 |
1987年 | 82篇 |
1986年 | 48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揭示该地区个人舒适系统(PCS)作用下的居民冬季热舒适特征和供暖能耗需求,以杭州市为对象,采用问卷调研和入户现场实测的方式得出冬季住宅开窗、遮阳、使用空调和PCS等典型热环境组合调节模式以及典型供暖模式和居民活动状态组合下的热舒适特征;在此基础上模拟得到冬季室内热舒适和供暖能耗特征。结果表明,冬季“无设备+静坐”“、空调+静坐”“、PCS+静坐”“、无设备+家务劳动”“、空调+家务劳动”、“PCS+家务劳动”等6种工况下的冬季中性温度分别是17.3、18.8、16.4、15.7、15.7、13.9℃,舒适温度区间分别是14.3~20.3℃、17.1~20.5℃、14.4~18.4℃、13.7~17.8℃、13.3~18.1℃、11.0~16.9℃。冬季室内热舒适水平受热环境调节模式影响较大,客厅在室舒适时间占比在43.74%~80.21%之间,卧室在室舒适时间占比均为70%以上。使用空调与PCS供暖时,典型建筑在冬初冬末的供暖能耗强度是1.28 kWh·m-2,在严冬的供暖能耗强度是13.06 kWh·m-2。 相似文献
52.
基于G/G/1排队模型的802.11 DCF延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802.11 DCF分析模型在进行退避机制分析时不考虑周围节点状态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非饱和情况下IEEE 802.11 DCF协议的性能分析方法,推导出了以802.11 DCF为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协议的单跳无线网络中,MAC层的分组延迟及其抖动表达式,并分析了不同分组到达速率、节点数和退避窗口大小对MAC层分组冲突概率、延迟及其抖动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MAC层的分组冲突概率、延迟及其抖动随着分组到达速率、节点数的增加而增加;以冲突概率的增加为代价,减小最小退避窗口可以减小MAC层的分组延迟及其抖动. 相似文献
53.
参阅相关文献资料,述评中国乒乓球运动海外兵团问题的理论研究现状,分别选取历史与近期发生的何智丽事件和唐娜事件所呈现的典型事件,引发对冠军的稀缺性、体制的不完善性、人生价值实现、治理模式、基本生活保障等深层次问题的理性思考;最后,从媒介表达、以人为本、理论建设、体制改革4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4.
针对期望信号假设来向与实际来向存在误差时,传统的宽带波束空间自适应阵列有较大的性能损失,提出了一种对信号来向误差具有稳健性的算法。该方法利用信号的恒模特性,在期望信号来向未知的情况下,实现了对宽带信号的无失真接收。首先利用扇形滤波器,形成一组具有频率不变性的正交波束,然后基于恒模准则对各波束的输出进行处理得到最优权值。该方法对信号来向具有很强的稳健性,同时具有收敛速度快等优点。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55.
自组装DNA计算在解决NP问题,尤其是破译密码系统方面,具有传统计算机无法比拟的优势。采用DNA分子瓦编码信息,借助于分子瓦之间的粘性末端进行自组装,给出了乘法运算的实现方案。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非确定性的指派分子瓦,提出了一种用自组装DNA计算破译RSA公钥密码系统的非确定性算法。通过创建数以亿计的参与计算的DNA分子瓦,在DNA计算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该算法可以并行地测试每个可能的因子,以高概率地分解整数。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充分利用了DNA分子瓦具有的海量存储能力、生化反应的巨大并行性以及组装的自发有序性。 相似文献
56.
针对信息化条件下的武器装备模拟训练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用户多任务模拟训练系统的概念,这种模式的系统能够满足大规模、多人次的装备教学和训练需求。首先,建立了面向大规模训练的两级用户管理体制,以及B/S与HLA结合的系统体系结构;然后,综合利用Web技术、网格技术(Globus Toolkit 4,GT4)和分布仿真技术(HLA/RTI)等解决了HLA联邦资源共享与整合、系统组织与协同等核心问题,实现了在同一套模拟训练系统上多组用户同时进行相同或者不同训练任务的设计目标;最后,面向通用雷达装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它具有资源利用率高、重用性强、用户容量大等特点,在XX实验室建设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7.
58.
阐述了在研及预研型号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方案论证及效能评估的重要性,以此为需求牵引,分析了构建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综合仿真支撑平台的必要性,结合当前实际应用对改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建模、仿真试验及结果分析全过程的需求,以提高仿真建模效率为目的,提出了以模型重用技术为基础,建立基于建模与仿真知识库的导弹武器系统综合仿真支撑平台的总体构想,并给出其基本技术方案。该综合仿真平台建立了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与其主要性能指标的联系,能够用于综合评价不同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能力。应用实例表明,该平台建设方案合理可行,基于综合仿真平台进行效能评估,不失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分析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9.
虚拟装配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在设计与制造领域的重要应用。在对虚拟装配的研究现状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发动机虚拟装配的关键技术和虚拟装配系统的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包括基于数据手套的虚拟手操作、实时碰撞检测、装配路径和装配顺序规划等问题。并首次提出了将虚拟装配与发动机教学实验相结合的虚拟发动机装配教学实验系统的构想。最后还展示了利用发动机三维可视化虚拟装配教学实验系统完成虚拟装配操作的实例,并分析了该虚拟装配教学实验系统与传统装配相比较的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60.
针对JPEG2000中Tier1编解码算法的复杂度高和硬件实现困难,提出一种Tier1编解码复用的VLSI体系结构。该结构改进了传统的位平面扫描方法和Tier1串行解码模式,充分利用了硬件资源,在通道并行处理的基础上实现编解码复用,具有很高的编解码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