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89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292篇
系统科学   327篇
丛书文集   225篇
教育与普及   168篇
理论与方法论   63篇
现状及发展   1041篇
研究方法   67篇
综合类   7641篇
自然研究   12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8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364篇
  2011年   400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680篇
  2003年   619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289篇
  2000年   337篇
  1999年   375篇
  1998年   240篇
  1997年   238篇
  1996年   233篇
  1995年   196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86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46篇
  1979年   62篇
  1978年   41篇
  1974年   57篇
  1973年   49篇
  1972年   50篇
  1971年   66篇
  1970年   54篇
  1969年   68篇
  1968年   59篇
  1967年   41篇
  1966年   55篇
  1965年   4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天然荷叶为衬底,结合真空磁控溅射法沉积银薄膜,制备出了一种高效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基底.研究发现银/荷叶基底对婴儿配方奶粉中掺杂的三聚氰胺(MA)表现出良好的识别能力,而不需作额外的样品预处理.对掺杂不同浓度三聚氰胺的奶粉溶液进行定量分析,在5~5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获得了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0.99).根据3σ准则,检测极限估计为1 mg/L.此外,银/荷叶基底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为7.64%和10.54%).该方法对婴儿配方奶粉中三聚氰胺的检测具有简单快速、成本低且无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2.
块体金属玻璃微磨削加工的温度场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单颗磨粒微磨削的正交切削模型和玻璃金属的本构关系方程,采用有限元工艺仿真系统对块体金属玻璃进行微磨削加工的温度场仿真,从而得到块体金属玻璃在微磨削过程中的温度以及温度变化趋势,进而观察其磨削温度是否达到块体金属玻璃的玻璃转变温度.因此,对玻璃金属磨削加工过程的温度仿真可以有效预测非晶表面是否有晶化现象的发生.改变微磨削加工参数,对块体金属玻璃的各个磨削区的温度变化趋势进行观察.通过仿真实验发现,块体金属玻璃的最高磨削温度发生在磨粒前刀面与磨屑接触的区域,即第二变形区.  相似文献   
103.
研究了主组成及少量外加物对Y_xBa_(1-x)CuO_3系超导陶瓷导电性与超导电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配料组成Y∶Ba≈1∶2时最容易制取稳定的、零电阻为88K以上的高临界温度T_c的超导材料;采用Bi、Pb、Na、Co等对阳离子进行部分替位更换,仍能获得超导特性,但对T_c值没有改进;少量外加物对YBa_2Cu_3O_(7-δ)系超导陶瓷的T_c值有明显的影响,微量钴离子的掺入可使T_c提高到110K,但掺入量较多时反使T_c降低.  相似文献   
104.
以重组枯草芽孢杆菌谷氨酰胺合成酶(L-谷氨酸:氨连接酶,Glutamine Synthetase, GS EC 6.3.1.2)蛋白表达宿主菌株BL21(DE3) (pET3C/谷氨酰胺合成酶)作为研究对象,借助SDS PAGE分析方法,对于用乳糖诱导由T7lac启动子控制的重组目的产物蛋白的各种基本参数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了最佳本底培养基、最佳碳源及其最佳添加比例、碳源与诱导物的最适组合,并探索了适用于改良型培养基的诱导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重组目的产物蛋白,改良型M9培养基完全可以替代LB培养基;以甘油为碳源,可以避免葡萄糖对T7lac启动子的屏蔽作用.以乳糖为诱导物,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可溶性及酶活与以IPTG为诱导物基本接近.研究结果为酶法合成谷氨酰胺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5.
变数据窗阻抗算法的频域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典型变数据窗阻抗算法的估计原理和特点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阻抗估计算法的新型频率响应计算方法 ,为不同算法的频域特性分析和比较提供了共同的基础 .该方法也可用于对算法抑制非周期分量的性能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6.
提出了采用醋酸溶液调质石灰石和白云石的方法来提高它们在循环煅烧-碳酸化过反应过程中吸收CO2的能力.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分别研究了石灰石和白云石的醋酸化产物醋酸钙和醋酸钙镁在循环煅烧-碳酸化过程中的碳酸化转化率.结果表明:碳酸化温度在600~700℃时,醋酸钙和醋酸钙镁的转化率分别明显高于石灰石和白云石,经过15次循环和20次循环后其碳酸化转化率分别可达0.54和0.6.当煅烧温度从920℃增加到1 050℃时,醋酸钙和醋酸钙镁转化率和抗烧结性能明显优于石灰石和白云石.随着碳酸化气氛中CO2浓度的增加,醋酸钙和醋酸钙镁转化率的增量小于石灰石和白云石.存在最佳的粒径范围使醋酸钙和醋酸钙镁的碳酸化能力最大.虽然醋酸钙镁的碳酸化转化率高于醋酸钙,但单位质量煅烧后的醋酸钙的CO2吸收量大于醋酸钙镁.  相似文献   
107.
Pt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the chemical reduction method.The average diameter of Pt nanoparticles was determined to be 2.5nm by TEM.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s of Pt nanoparticles were studied by cyclic voltammetry,In comparison with massive Pt,the oxidation current peak of CO adsorbed on Pt nanoparticles in broader.Twin adsorbates of CO on Pt nanoparticles were determined by in situ FTIRS for the first time.It has revealed that the linear and twin-bonded CO can be converted into bridge-bonded CO with the variation of electrode potential.A series of special properties of Pt nanoparticles,such as enhanced IR absorption of CO adsorbates,were also observed.  相似文献   
108.
黄果树、龙宫旅游区旅游者行为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前来黄果树、龙宫旅游的游客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了对旅游心理分析;旅游行为分析;游客背景分析等。揭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特征,找出两景区目前在开发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经营管理部门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两区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9.
隧道反射波超前探测有限差分正演模拟与偏移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地下工程领域隧道不良地质灾害超前探测问题,构建断层、倾斜软弱夹层等地质灾害体的隧道介质模型,研究隧道反射波超前探测的波场传播机理与偏移成像问题。利用一阶速度-应力弹性波方程和高阶交错网格差分计算方法,导出隧道工程反射波探测数值模拟的差分计算格式、数值稳定性条件以及边界条件,对上述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得到相应模型不同时刻的波场快照与地震合成记录;通过对这些模拟结果进行分析,验证高阶交错网格差分法在隧道波场正演中的有效性。在导出弹性波方程逆时延拓交错网格差分计算格式基础上,通过求解程函数方程,获取激发时间成像条件,进而得到隧道全波场逆时偏移算法及偏移处理程序,并应用于隧道波场偏移成像中。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逆时偏移算法能使反射波归位,绕射波收敛,从而大大提高了隧道工程反射波探测的分辨率,为隧道超前探测资料的解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Receptive field plasticity of neurons in rat auditory cortex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Using conventional electrophysiological technique, we investigated the plasticity of the frequency receptive fields (RF) of auditory cortex (AC) neurons in rats. In the AC, when the frequency difference between conditioning stimulus frequency (CSF) and the best frequency (BF) was in the range of 1--4 kHz, the frequency RF of AC neurons shifted. The smalle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SF and BF, the higher the probability of the RF shift and the greater the degree of the RF shift. To some extent, the plasticity of RF was dependent on the duration of the session of conditioning stimulus (CS). When the frequency difference between CSF and BF was bigger, the duration of the CS session needed to induce the plasticity was longer. The recovery time course of the frequency RF showed opposite changes after CS cessation.The RF shift could be induced by the frequency that was either higher or lower than the control BF, demonstrating no clear directional preference. The frequency RF of some neurons showed bidirectional shift, and the RF of other neurons showed single directional shif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frequency RF plasticity of AC neurons could be considered asan ideal model for studying plasticity mechanism. The present study also provides important evidence for further study of learning and memory in auditory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