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910篇 |
免费 | 1473篇 |
国内免费 | 115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866篇 |
丛书文集 | 626篇 |
教育与普及 | 45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83篇 |
现状及发展 | 92篇 |
研究方法 | 36篇 |
综合类 | 21370篇 |
自然研究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83篇 |
2023年 | 220篇 |
2022年 | 411篇 |
2021年 | 402篇 |
2020年 | 366篇 |
2019年 | 239篇 |
2018年 | 252篇 |
2017年 | 355篇 |
2016年 | 370篇 |
2015年 | 691篇 |
2014年 | 1013篇 |
2013年 | 958篇 |
2012年 | 1107篇 |
2011年 | 1255篇 |
2010年 | 1281篇 |
2009年 | 1392篇 |
2008年 | 1531篇 |
2007年 | 1548篇 |
2006年 | 1226篇 |
2005年 | 1085篇 |
2004年 | 844篇 |
2003年 | 809篇 |
2002年 | 921篇 |
2001年 | 789篇 |
2000年 | 653篇 |
1999年 | 632篇 |
1998年 | 424篇 |
1997年 | 436篇 |
1996年 | 363篇 |
1995年 | 335篇 |
1994年 | 281篇 |
1993年 | 221篇 |
1992年 | 186篇 |
1991年 | 194篇 |
1990年 | 153篇 |
1989年 | 135篇 |
1988年 | 119篇 |
1987年 | 77篇 |
1986年 | 46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一体化转子系统动力分析的预应力模态综合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盘片轴一体化转子系统的大规模网格问题,提出用于该类结构动力分析的预应力模态综合法.对前两级整体叶盘进行静、动频分析,给出了影响一体化结构动力分析精度的模态截断数的选取原则,同时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准确性.计算了盘片轴一体化转子系统的静、动频,给出了旋转作用对该系统模态的影响.比较整体叶盘与一体化转子的模态结果发现,引入转轴的作用使叶片振型对应的动频降低,且一体化转子振型中存在叶片、轮盘及转轴之间的耦合振型,这阐释了利用预应力模态综合法进行大规模网格盘片轴一体化结构动力分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02.
为探讨白细胞介素24(IL-24)对成人急性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体外生长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随机选取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15例,均经FAB分型或免疫学分型确诊,其中确诊未治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5例,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10例。取患者骨髓,分离单个核细胞并培养,将不同浓度IL-24作用于BMMNC。应用四氮唑蓝(MTT)比色还原法、AnnexinV-FITC染色流式细胞术及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分别检测IL-24对急性白血病BMMNC体外细胞增殖与凋亡及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IL-24对体外培养的白血病BMMNC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4浓度50 ng/mL作用急性白血病BMMNC,48 h后凋亡率为39.21%±5.79%,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浓度IL-24处理白血病BMMNC,能够降低bcl-2 mRNA的表达。IL-24体外培养的成人急性白血病BMMNC,有明显的生长抑制、诱导凋亡作用。由此可知,IL-24可以下调bcl-2 mRNA表达,可能是IL-24抑制急性白血病BMMNC生长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03.
采用微观组织观察和准静态拉伸试验分析了冷速对X80管线钢的淬火双相组织及其应变硬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X80管线钢通过淬火热处理获得铁素体+贝氏体的双相组织;随着冷速的降低,铁素体体积分数增加,强度降低,均匀伸长率增加;当铁素体体积分数不小于5.27%时,应变硬化指数与材料的均匀伸长率正相关,与屈强比负相关;当铁素体体积分数达到22.8%时,加工硬化率经历先快、后慢的两个下降阶段,后一阶段推迟了颈缩变形;淬火组织中的贝氏体随着冷速的降低,形貌由板条状转变为粒状,并生成了MA组元,通过位错强化、第二相强化机制的转换保证加工硬化性能,提高了均匀塑性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904.
为验证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的成骨定向分化,将成骨分化培养基培养作为成骨组,完全培养基培养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VON KASSA 染色结果显示:hMSCs 具有良好的成骨分化能力,钙结节明显;碱性磷酸酶(ALP)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成骨组的ALP 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 在12 d 达到峰值,随后进入平台期.为验证hM- SCs 和聚乳酸-羟基乙酸/磷酸三钙(PLGA/TCP)的相容性,将PLGA/TCP 上培养作为立体培养组、平面上培养作为平面对照组进行相关分析,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细胞能在材料上 粘附生长并进行成骨分化,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结果显示立体培养组的增殖率在5 和7 天时要明显高于平面对照组(P <0.01),ALP 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立体培养组的成 骨分化效果在3、5、7 天时要好于平面对照组(P <0.05),证明hMSCs 和PLGA/TCP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两者具有结合生成组织工程骨的潜力. 相似文献
905.
传统基于热力学的混凝土结构温度场分析方法存在着假设过多、参数取值困难、计算能耗过大的缺点. 为研究轨道板竖向温度梯度分布规律,结合轨道板温度场的长期观测数据,建立误差反向传播的多层人工神经网络,选用易于取得的气象参数作为训练样本,对轨道板竖向温度梯度进行预测,并采用实测数据验证其准确性.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日温差、日照时数和风速对轨道板竖向温度梯度的影响规律. 研究表明:采用日温差、日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 3 种气象参数作为训练样本,所建立的 4-16-1 结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最大误差为 2. 0℃,平均相对误差为 0. 38%,可准确预测轨道板竖向温度梯度,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各气象参数与轨道板竖向温差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总体而言,日照越强,风速越高,轨道板竖向温度梯度越大;对我国中部地区而言,轨道板竖向温度梯度为 -2 ~10℃. 相似文献
906.
在具体分析立式混流泵结构特征和启动特点的基础上,以水泵启动过程最大水锤压力为控制目标,设计正交试验表,进行三维水锤计算并分析水泵电机启动时间、蝶阀开启时间和水泵叶片角度等因素对水泵启动过程的影响,为立式混流泵启动操作优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电机启动时间的增加,水泵最大启动水锤压力逐渐降低,最大降幅为 4. 4%;随着蝶阀开启时间增加,水泵最大启动水锤逐渐上升,最大增幅为 3. 4%;而随着叶片角度的增加,水泵最大启动水锤压力的变化比较复杂;电机启动时间对启动过程最大水锤压力的影响最为显著,而蝶阀开启时间对最大水锤的影响最弱. 同时,考虑到水泵在部分叶片角度下的扬程曲线中明显存在马鞍区域,从保障水泵正常运行安全性的角度出发,水泵启动参数的最优配置为:电机启动时间 26 s、蝶阀开启时间 30s 和叶片角度 -3°. 相似文献
907.
针对基于聚类的离群点检测算法在处理高维数据流时效率和精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高维数据流的聚类离群点检测(CODHD-Stream)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滑动窗口技术对数据流划分,然后通过属性约简算法对高维数据集降维;其次运用基于距离的信息熵过滤机制的 K-means 聚类算法将数据集划分成微聚类,并检测微聚类的离群点。通过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提高高维数据流中离群点检测的效率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908.
Yuyang Yuan ;Chunfang Cai ;Tiankai Wang ;Lei Xiang ;Lianqi Jia ;Yan Chen 《科学通报(英文版)》2014,59(28):3638-3649
Cherts of the Piyuancun Formation and black mudstones of the Hetang Formation in Diben Town, Kaihua County, Zhejiang were deposited in a deep water basin of the Lower Yangtze area during the Ediacaran–Cambrian transition(E–C transition), offering an opportunity to reconstruct the ancient redox condition of the deep water basin. Total 53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for iron speciation, including pyrite iron(FePy), carbonate associated iron(FeCarb), iron oxide and hydroxide(FeOx),magnetite iron(FeMag) and total iron(FeT) as well as d13 Corg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specific redox condition during the period. The results show that(1) most samples have pyrite concentration 1 %, with the FePy/FeHR ratio ranging from 0.01 to 0.81(mostly 0.5), and the FeHR/FeT ratio between 0.39 and 0.93(mostly [0.5).(2) The E–C boundary in the Diben section occurred at the maximum negative excursion of organic carbon isotope within the Piyuancun Formation, which can be correlated with other sections by using d13 Corg. We thus concluded that the relatively high content of highly reactive iron and low content of pyrite iron in the Diben section indicate a minor occurrence of H2 S and a predominance of anoxic and ferruginous environment, which is similar to other reported sections such as the Longbizui and Yanwutan sections, western Hunan. In addition,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sea water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in the interval corresponding to the bottom and upper layer of the Hetang Formation as indicated by the FeHR/FeT ratio, which decreased from 0.7 to 0.38, however, it was not great enough to oxidize the whole deep water. Therefore, during the E–C transition deep water basin in South China was most likely an anoxic and ferruginous enrironment, which prevented metazoon from the evolution in the deep water basin. Our work offer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to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patiotemporal occurrence and dynamic processes of the ‘‘Cambrian Explosion'. 相似文献
909.
针对肺部结节的分割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模版种子点的分水岭分割方法。该方法在PET图像中采用基于SUV均值的分层次模版匹配算法检测出可疑区域,标记出分割种子点,同时在对应CT图像中使用改进的分水岭算法将可疑肺结节分割出来。将该方法与特征提取结合应用于肺结节的辅助诊断中。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当前单独采用CT或PET图像特征分割结果相比,该方法在确保真阳性以及分类准确性的基础上,极大降低了假阳性,从而表明了该方法在肺结节临床分割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10.
陀螺管芯是微机电(MEMS)陀螺的核心器件,利用多频激励方法可以提高陀螺管芯的动态特性测试效率。该文基于静电激励-电容检测的原理进行线振动MEMS陀螺的动态特性测试,构造了线性初始相位差分布的等幅多频激励信号解决合成信号最大值限制的问题。用多频激励方法,完成频率分辨率为1 Hz、 谐振频率3 000 Hz附近601个频率点的单个模态测试只需1.5 s。多频激励和正弦扫频激励对比测试表明: 两种方法测得幅、相频特性曲线几乎完全相同; 谐振频率、幅值和相位的测试重复性相近; 但多频方法测试精度略低于扫频激励。多频方法完全可满足大批量管芯装配前的筛选和配对测试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