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系统科学   38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越级跳闸是煤矿供电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有效的解决越级跳闸方法对煤矿供电安全意义深远。简要分析了煤矿供电系统的保护现状以及由其引发越级跳闸的原因,研究了现有解决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提出了"面保护"理论与保护装置纵向关联相结合的新方法,重点研究了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实现逻辑。以"面保护"理论为基础,通过通信通道将上下级保护装置纵向关联,保护装置除判断自身故障信息,还需判断是否接受到下一级保护发送的闭锁信号,然后决定是否跳闸,这种保护装置纵向关联、共享故障信息的方法,克服了传统保护故障信息孤立的缺点,能有效防止越级跳闸。设计了以TMS320F2812为核心的硬件测试系统,模拟测试结果验证了论文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2.
考虑一个煤炭勘探开采企业和一个煤炭销售运输企业组成的两级煤炭供应链,建立了煤炭市场需求服从SARMA时间序列过程,煤炭销售运输企业采用MA技术预测市场需求和Orderup-to库存策略的煤炭供应链牛鞭效应量化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算例验证。研究表明:0<ρ<1,0<θ<1时,煤炭供应链必会产生牛鞭效应;L≤k≤S时,牛鞭效应值较小;季节性自回归系数、季节性移动平均系数、季节性循环周期、订货提前期和历史数据个数5个参数对煤炭供应链牛鞭效应有直接影响。具体而言,季节性循环周期的增大有助于减少煤炭供应链牛鞭效应,季节性自回归系数的增大并不总是能减少煤炭供应链牛鞭效应,而季节性移动平均系数和订货提前期的减少有助于减少煤炭供应链牛鞭效应。  相似文献   
73.
冶金反应工程学属于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建立自己的一套研究反应动力学的新方法。为了避免与冶金物理化学的方法和内容的重叠,本文提出分段尝试法可作为研究冶金反应过程动力学的新方法。依据反应过程特点,建立相应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尝试,能够得到该过程控制环节转换时间点以及动力学参数,为冶金模拟提供必要的物性参数。由于在实际冶金反应过程中,化学反应过程和质量传输过程的耦合是客观存在的,化学反应控制时质量传输也发生;同理,质量传输控制时也有化学反应。因此,提出通过引用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唯象理论来确定出化学反应和扩散控制的两种通量之间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完善分段尝试法。  相似文献   
74.
双缸液压电梯的同步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双缸液压电梯双缸不同步运动的原因,并在系统建模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仿真和试验台试验,比较了增量式比例-微分-积分控制和模糊PID控制双缸同步误差的效果。  相似文献   
75.
重点研究了双层铁磁薄膜系统在层间反铁磁耦合下,体单轴各向异性对自旋波色散关系和共振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体单轴各向异性常数的增加,各类型模之间相互转化;高能禁闭模共振减弱,低能禁闭模和界面模共振增强.  相似文献   
76.
含钼氧化物对碳烟和NOx的催化去除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在MoO3上添加不同金属氧化物,制备了一系列含低熔点物质的催化剂.利用程序升温控制反应(TPR),探讨了紧接触、松接触不同条件下活性组分和载体对碳烟的催化氧化及NOx还原活性的影响,分析讨论了碳烟和NOx同时催化去除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添加K和某些金属氧化物能改善碳烟和催化剂的接触,提高催化活性.NiO的添加使得NOx转换效率达到最高(38%),CuO的添加使得碳烟的起燃温度最低,不同载体的催化活性顺序为TiO2〉SiO2〉ZrO2〉Nb2O5〉Al2O3.  相似文献   
77.
为解决靶场测量中基于图像处理的光电经纬仪自动调焦过程中计算量大和背景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大小和位置自适应目标变化的调焦窗口构建方法。该方法利用Mean-shift算法进行跟踪获得目标位置信息,并以目标中心位置为参考点,计算图像像素归属度;使用Log-Gabor滤波器组和高斯差分模型模拟人类视觉系统进行显著性检测,以归属度加权的视觉显著性特征确定目标区域,结合Epanechnikov核函数构建自适应核函数,降低目标尺度变化及背景像素的影响,实现目标的有效跟踪。对目标区域利用对角邻域法进行边界扩展,构建自适应目标变化的调焦窗口。在某型号光电经纬仪上的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实时、有效地跟踪目标并构建调焦窗口。处理720piexl×576piexl大小的图像,耗时小于20 ms,满足光电经纬仪实际需求,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
提出了一种基于监督学习的目标词自动识别方法,分析并检验了多种区分目标词、框架元素和非实义词的分类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监督学习与规则匹配方法,形成了兼顾扩展性和精确性的目标词识别系统。在FrameNet语料集的实验结果显示,融合方法的目标词识别获得了3.86%的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79.
研究了树图上有限非齐次马氏链随机转移概率的几何平均强极限定理和有限非齐次马氏链关于状态序偶出现频率的强极限定理。首先给出了一个引理,利用这个引理建立了树上有限非齐次马氏链随机转移概率的强极限定理,给出了树上有限非齐次马氏链关于状态序偶出现频率的用不等式表示的强极限定理。  相似文献   
80.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粉防己碱前后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水平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探讨粉防己碱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抗炎症作用. 方法选择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给予粉防己碱2# ,3次/d,口服,其它用药同对照组;对照组每日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20 mL;治疗前、治疗后进行血清hs-CRP测定,并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标准评分,比较两组间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治疗前两组间血hs-CRP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治疗后两组均在梗死后7 d达到最高水平,随后逐渐降低.治疗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4 d血清hs-CRP水平和治疗前、治疗后7 d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7 d治疗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5),14 d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粉防己碱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可以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脑梗死部位缺血缺氧和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