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40篇
  免费   583篇
  国内免费   1260篇
系统科学   1132篇
丛书文集   363篇
教育与普及   17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篇
现状及发展   111篇
研究方法   19篇
综合类   15044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79篇
  2015年   464篇
  2014年   669篇
  2013年   757篇
  2012年   860篇
  2011年   984篇
  2010年   1031篇
  2009年   1059篇
  2008年   1171篇
  2007年   1159篇
  2006年   1008篇
  2005年   925篇
  2004年   712篇
  2003年   724篇
  2002年   887篇
  2001年   785篇
  2000年   564篇
  1999年   373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5篇
  196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431.
利用实验室规模电渣炉在大气气氛下重熔304不锈钢,考察了不同电流强度(1500、1800、2100A)下电渣锭中夹杂物的特征及全氧含量、硫含量变化,并对钢中硫化物的析出行为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电渣重熔过程可以有效去除钢中的夹杂物,但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大,电渣锭的全氧含量和硫含量增加,夹杂物数密度及尺寸增大,电渣锭的洁净度恶化。当电流强度较低(1500A)时,电渣锭中夹杂物主要是以氧化铝为核心、外表裹有硫化物的双层结构,未发现单个的(Mn,Cr)S夹杂;而1800A和2100A重熔时,电渣锭中不仅有以Al-Si-Ca-Ti-Cr-Mn氧化物为核心、外围包裹着(Mn,Cr)S的双层结构夹杂,而且由于电渣锭中硫含量高和凝固过程中残余液相中溶质的富集,其中还有单个(Mn,Cr)S夹杂物存在。本试验条件下,在1500A下重熔更有利于提高304不锈钢电渣锭的洁净度。  相似文献   
432.
A method for preparing novel ceramics wa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Different ratios red muds were added to steel slags to optimize the preparation of novel ceramics by a traditional ceramic preparation process. The sintering mechanism, micro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were studied by X-ray diffraction technique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combined experiments of linear shrinkage, water absorption, and flexural strength.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red mud can reduce the volumetric instabilities through the complementarity of red mud and ferroalloy slag. The crystal phases in the ceramics are all pyroxene group minerals, including diopside ferrian, augite, and diopside. The flexural strength of the ceramic that contains 40wt% red mud and was prepared at the optimal sintering temperature (1140℃) is greater than 93 MPa; its corresponding water absorption is less than 0.05%.  相似文献   
433.
烧结矿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含铁矿物的强度、粘结相自身的强度以及粘结相与含铁矿物间的粘结强度。研究表明粘结相与含铁矿物间的粘结强度是烧结矿强度的主要制约因素。将粘结强度与能满足工厂生产要求标准的烧结矿粘结强度(12.58 MPa)的比值定义为粘结强度特征数,并用其评价烧结矿的整体强度。同时,结合烧结矿的微观结构对烧结矿强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粘结相自身微观结构相比,粘结相与含铁矿物界面的微观结构较为疏松;固液两相之间的冷收缩系数不同,粘结相与含铁矿物之间易形成内应力,不利于粘结强度的提高。因此,粘结强度满足一定要求时,烧结矿的强度就能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434.
人工神经网络在模式识别和智能计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但目前的人工神经网络存在结构复杂、训练耗时、占用大量的硬件资源等缺陷.设计了一种简单的基于MackeyGlass非线性方程的混沌储备池计算系统,它把大量不同时刻的混沌状态当作虚拟节点,从而简化了系统结构.利用系统分别实现了3种波形和对应3种不同频率的共9个不同波的识别,分析了储备池计算系统主要参数对多波形识别效果的影响.在最优系统参数条件下,对3种波形和9个波识别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分别达到了0.11和0.22.  相似文献   
435.
泥层高度和底流浓度是深锥浓密机最为重要的两个参数,因此有必要研究底流浓度随泥层高度的变化规律.采用自制小型深锥浓密机,对尾矿非连续/连续动态压密过程进行了物理实验;借助于有效孔隙比与泥层压强间遵循的Power函数关系,结合对尾矿颗粒的受力分析,推导出了底流浓度与泥层高度的数学模型,揭示了浓密机底流浓度与泥层高度的内在关系,并从尾矿颗粒空间结构的角度解释了该模型的变化规律;结合矿山生产对于底流浓度的要求,应用该数学模型,为其推荐了泥层高度的合理范围,验证了底流浓度数学模型的可靠性.该模型为深锥浓密机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6.
提出一种由一个RPS约束分支和5个UPS主动分支构成的新型空间对称五自由度并联机构.为研究动平台和定平台半径变化对该五自由度并联机构速度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利用虚设机构法求出机构一阶和二阶影响系数矩阵,并推导了速度和加速度表达式,利用推导的Jacobian矩阵对机构进行速度全域性能指标分析,并绘出上述性能指标图谱,得到动平台和定平台尺寸变化对并联机构性能的影响趋势,同时也得到所给动平台和定平台尺寸范围内速度性能较好的尺寸,为机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7.
针对二进制程序模糊测试中加解密函数定位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进制熵的加解密函数定位方法.该方法对二进制程序的控制流信息进行模型构建以定位程序关键代码,提取关键代码前后的数据流并计算其二进制熵,通过前后二进制熵的关系确定被测代码中是否存在加解密函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发现程序中的加解密函数,准确率大于99%;该方法可以用于提高模糊测试发现漏洞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8.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掺入碳量子点(CQDs)的TiO2纳米复合光催化剂,通过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进行表征,并在可见光下降解亚甲基蓝(MB)染料溶液以评价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表明,CQDs具备上转换荧光特性,掺入CQDs的TiO2样品可见光响应明显提升.水热法180℃下反应6h制备的CQDs,其溶液加入量为10mL时TiO2/CQDs样品光催化活性最高,115min后MB的降解率达80%.TiO2/CQDs样品主要以锐钛矿相存在,颗粒呈球形,比表面积高达200m3·g-1.  相似文献   
439.
以二维无限长圆柱在水下的垂向振动为例,对其有限区域的不可压缩流场进行分析;通过数值计算并借鉴刘易斯法,分析了水域宽度比、水深比和浸没深度比等无量纲参数对刚体附连水质量的影响;提出了水下航行器附连水质量的快速预测公式.结果表明:刚性壁面可使刚体的附连水质量增大,但当刚体与壁面的距离增加到一定程度(截面半径的5倍)时,刚性壁面的影响可以忽略;自由表面可使刚体的附连水质量减小,当刚体与自由表面的距离达到截面半径的6倍时,可以忽略自由表面的影响;当刚体的垂向运动频率较高或刚体与自由表面的距离较大时,可以认为自由表面的速度势为零.  相似文献   
440.
根据前期对本科毕业设计新模式的构想,结合笔者指导的2013年教学研究项目的实践,建立工程项目团队形式,通过各专业学生组建设计小组,并实施了校内外双导师制,通过以项目团队模式完成设计过程,学生受益匪浅。使学生意识到工作过程的团队精神,最终完成一份较为完整系统的工程设计书以及施工图纸。旨在为以后更好地实施教学项目和进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