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8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540篇
系统科学   470篇
丛书文集   332篇
教育与普及   8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篇
现状及发展   43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774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315篇
  2014年   431篇
  2013年   490篇
  2012年   531篇
  2011年   567篇
  2010年   561篇
  2009年   630篇
  2008年   687篇
  2007年   671篇
  2006年   576篇
  2005年   457篇
  2004年   392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277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恒压供水模糊控制器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控制器依据恒压供水的工作过程,以8031单片机为核心进行硬件设计,并采用模糊控制方法构成单回路控制系统,编制了相应的软件。实际应用表明,该控制器达到了设计指标,并表现出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2.
根据已经克隆的植物抗病基因和候选抗病基因的保守序列P-loop、Kinase-2及GLPLAL设计一系列简并引物,利用同源序列扩增法,对玉米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对5个扩增产物的克隆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在Gen—Bank内进行BLAST检索,发现A9克隆序列与玉米BAC库中的206C17克隆的部分序列有很高的相似性,并且距离GenBank内注册的玉米抗锈病基因rpl位点中的rpl-3基因、rpl-4基因分别约有66Kb、20Kb,且A9克隆序列在玉米基因组中是单拷贝的.这为玉米抗锈病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抗锈病基因的克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3.
介绍了混粉镜面电火花加工的发展和应用,论述了大面积混粉电火花加工机理,分析了传统大面积电火花加工很难获得良好表面质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94.
以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和对苯二甲酸为原料,制备了4,6-二氨基间苯二酚-对苯二甲酸盐(TA盐),并采用傅里叶红外(FTIR)、质谱(MS)、差热分析(DSC)和元素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多聚磷酸为介质,将TA盐缩聚得到具有较高粘度(特性粘数[η]=24.5dL/g)的聚苯撑苯并二恶唑(PBO),并通过FTIR、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TGA)等对PBO合成工艺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这种通过TA盐聚合的方法不仅缩短了反应时间,而且比较容易得到具有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BO.  相似文献   
95.
将蜚蠊的非致病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CQMal02菌株的分生孢子注入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血腔后,诱导了蜚蠊血淋巴强烈的免疫反应,其血细胞数量发生了显著变化,血细胞通过吞噬作用及形成结节使绿僵菌孢子钝化,萌发受到抑制,或被彻底分解;注射高浓度孢子时,蜚蠊的免疫体系受到严重破坏,容易感染细菌而死亡;但注射低浓度孢子却能够增强蜚蠊的免疫机能。生理盐液也能诱导蜚蠊血淋巴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6.
基于CSD量化的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字滤波器在数字信号处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当前滤波器资源消耗大的问题,仔细研究了基于CSD(Canonic Signed-Digit)量化的滤波器设计方法,并对以往的CDS量化过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降低滤波器运算量的改进方法,给出了设计基于CSD量化的滤波器的参考意见。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对滤波器频率特性有一定改善,系统硬件实现时的存储资源也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97.
利用三丁基氯化锡和2-吡啶甲酸在三乙胺存在下以1:1摩尔比反应,合成了非预期有机锡配合物[(n-C4H9)2Sn(2-PyCO2)2(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为单体结构,锡原子呈七配位畸变五角双锥构型.通过配位水分子和游离羰基氧原子的氢键作用,形成了二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98.
Different land cover types in Otindag Sandy Land and Bashang area of Hebei Province are linked to a material source of sand stormy weather in Beijing based on results of field vegetation and soil survey and laboratory works. Results of grain size analysis show that dust release potential in per unit area of moving sandy land is small,while lowland meadow and meadow steppe in stony hills have high potential of releasing dusts in per unit area during sand stormy weather occurrence. Further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vegetation, it is inferred that the moving sandy land served as a material source of past dust storm and the possibility of dust release in per unit area is low in current time.Typical steppe in stony hills is undergoing desertification and its dust release possibility in per unit area is high. Farmland has strong potential of release dusts when they are ploughed in spring, but a large amount of therophytes grow and thus prevent dusts from release when cultivation was terminated.Potentials of dust release in per unit area in fixed sand dunes,stony mountain meadow steppe and low land meadow are lowdue to high cover of perennials. Sand dune reactivation and desiccation of lakes and lowlands under estimated future climatic change will make them serve as a future material source of sand stormy weather.  相似文献   
99.
河流相储层在我国石油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其具有很强非均质性的特点 ,使得难以对其进行定量描述 .随机建模技术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并逐渐完善的一项先进的储层表征技术 ,它能够较好地表征储层的非均质性 .介绍了包括布尔模拟、顺序指示模拟、截断高斯模拟、目标法及层次目标法 ,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 .可表征储层非均质性及对储层不确定性进行定量评价 ,适合我国以陆源碎屑岩储层 ,尤其以河流相储层为主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0.
蟠龙探区长2砂岩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查明低孔、低渗砂岩储层非均质性的原因,对该类油藏的研究、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对蟠龙探区上三叠统长2砂岩进行了沉积相、砂岩岩石学和成岩作用及储层物性演化影响等研究,结果表明:其物性受沉积相、裂缝发育程度与规模、砂岩碎屑成分及成岩作用的控制,辫状河河心砂坝中细-细砂岩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平均13.5%)和渗透率(平均16.656×10-3μm2),曲流河天然堤粉细砂岩和细砂岩的孔隙度(平均11.2%)和渗透率(平均7.085×10-3μm2)较低;埋藏压实作用是导致砂岩孔隙丧失的主要原因,使平均孔隙度丧失23.3%,胶结作用使平均孔隙度丧失6.4 %,碳酸盐是砂岩孔隙度丧失的主要胶结物;次生溶解作用是物性得到改善的重要途径;裂缝(平均1.8%)对砂岩渗透率的提高起了重要贡献。认为裂缝是导致砂岩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和影响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