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93篇 |
免费 | 446篇 |
国内免费 | 29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77篇 |
丛书文集 | 151篇 |
教育与普及 | 114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1篇 |
现状及发展 | 11篇 |
研究方法 | 16篇 |
综合类 | 4848篇 |
自然研究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65篇 |
2023年 | 84篇 |
2022年 | 115篇 |
2021年 | 119篇 |
2020年 | 95篇 |
2019年 | 44篇 |
2018年 | 69篇 |
2017年 | 96篇 |
2016年 | 101篇 |
2015年 | 171篇 |
2014年 | 212篇 |
2013年 | 201篇 |
2012年 | 186篇 |
2011年 | 233篇 |
2010年 | 203篇 |
2009年 | 203篇 |
2008年 | 241篇 |
2007年 | 195篇 |
2006年 | 171篇 |
2005年 | 166篇 |
2004年 | 120篇 |
2003年 | 248篇 |
2002年 | 355篇 |
2001年 | 275篇 |
2000年 | 193篇 |
1999年 | 194篇 |
1998年 | 115篇 |
1997年 | 136篇 |
1996年 | 134篇 |
1995年 | 98篇 |
1994年 | 99篇 |
1993年 | 81篇 |
1992年 | 76篇 |
1991年 | 58篇 |
1990年 | 55篇 |
1989年 | 44篇 |
1988年 | 38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针对电打火控制芯片的版图设计中有部分器件没有达到最小尺寸的情况,研究了将原版图缩小的方法.文中以电压功能模块为例,说明了此种方法,并进行了设计规则检查,在整体版图优化设计后进行了网表一致性检查,最后进行流片.结果表明,对电打火控制芯片原版图的缩小是切实可行的.通过对版图的缩小以及对器件重新优化布局规划,使芯片面积大大缩小,从而降低了设计成本,减少了器件的功耗. 相似文献
112.
阐述了基于DFL的Agent商务谈判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模块及其实现技术和方法,最后总结了系统具有的一些优点.为解决商务谈判中的动态模糊问题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3.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建立了一个趋势回归模型、虚拟参数的季节模型和时间序列分析的统计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分离出时间序列中的趋势成分,且能够很好地刻画它在各个年度周期内部光滑的季节成分.该文将地下水位统计数据进行了消除趋势成分及消除季节影响的处理,再将新得到的数据进行平稳化、零均值化处理,并利用时间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偏自相关函数的性质,最终确认了适当的时间序列模型.以北京市1990~1994年共60个月份的地下水位统计数据为实例进行分析,确定此模型为ARMA(1,4)模型.通过对数据的计算,可预测出北京市1995年地下水位值. 相似文献
114.
发现了航片水平、地形平坦的理想状态下,关于立体象对象基线的一个恒等式:b=r1|cosa|+r2|cosβ|,式中b为立体象对的象基线,r1、r2为航片上任意一个同名象点在立体象对左右邻片上的辐射距,α,β为该同名象点左右邻片上的辐射距与立体象对象基线的夹角。 相似文献
115.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数字产品大量产生,它丰富了产品的内涵,改变了传统市场中产品的定义和特征。有关数字产品的研究近年来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与关注。本文综合分析已有文献的内容,认为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数字产品的相关概念与分类、数字产品的物理特征和经济学特征、数字产品的定价策略、数字产品质量信息不确定性等问题,探讨了当前数字产品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6.
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温和的条件下合成高产量的、均匀的、单分散的硫化银纳米粒子的方法.该化学方法采用硫脲作硫源和稳定剂,室温下与硝酸银反应一步即可获得Ag2S纳米粒子,因而不需采用任何模板和基底.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手段对所合成的产物进行表征.XRD结果表明产物为单斜相的硫化银,TEM可以看出产物为直径约为50±10 nm左右的球状纳米粒子.XPS分析表明产物中Ag为 1价而S为-2价,它们的原子个数比为AgS = 10.489.UV-Vis观察到合成的硫化银纳米粒子在292 nm处有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117.
检测血浆中是否含有絮状物是保证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针对絮状物人工检测法的缺点,设计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和神经网络的血浆絮状物无损检测系统,并对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基于MATLAB平台设计系统软件以实现图像采集,并采用剪切、反色、中值滤波、灰度切割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采用fisher判别方法,结合迭代阈值分割法和标注矩阵连通区域选择法,消除气泡干扰,提取絮状物。系统通过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的识别模型,完成血浆絮状物的判别。临床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有效地检测出血浆中是否含有絮状物,具有较好的检测重复性和准确性。每袋样品从图像采集、处理到最终给出检测结果的时间不超过1 min。 相似文献
118.
通过热网络离散节点群控制方程的敏感性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热网络方程求解改进方法———分离变量参数系数方法,用于分析航天器表面材料性质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同时,采用蒙特卡罗射线踪迹法求解太阳直接入射面积和太阳辐射传递系数,考虑了航天器几何遮挡关系对热网络系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航天器虚拟模型主体部位的最大温度值要高于太阳电池板的温度.在开始阶段,冷却速度迅速增加至最大值,然后再慢慢降低并有17K温度的偏差.为了分析材料表面的太阳吸收系数对温度分布的影响,以a=0.35为算例原值,对于与原值的吻合程度,太阳吸收系数增大的影响优于其减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9.
本文给出固定边界发汗控制方程显式与隐式差分解法的并行化方法.数值试验表明隐式差分格式的数值稳定性的条件比显式差分格式的条件要宽松得多,这与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数值试验还表明显式方法的加速比及效率均高于隐式方法,但隐式方法的时间步长可以放大,从整体上更节省CPU时间.本文给出固定边界发汗控制方程显式与隐式差分解法的并行化方法.数值试验表明隐式差分格式的数值稳定性的条件比显式差分格式的条件要宽松得多,这与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数值试验还表明显式方法的加速比及效率均高于隐式方法,但隐式方法的时间步长可以放大,从整体上更节省CPU时间. 相似文献
120.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聚丙烯腈/衣糠酸共聚物纤维在氧化性气氛(空气)和非氧化性气氛(氩气)下环化反应和氧化反应受加热速率的影响,计算了不同气氛下的反应活化能.采用元素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氧化反应速率的变化,分析了氧的扩散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含氧气氛中的反应活化能高于惰性气氛中的反应活化能,预氧化初期整个... 相似文献